空竹原理
1、简介
空竹为圆盘状,中有木轴,以竹棍系线绳缠绕木轴拽拉抖动。空竹分为单轮(木轴一端为圆盘)和双轮(木轴两端各有一圆盘)两种。圆盘四周有哨口,以一个大哨口为低音孔,若干小哨口为高音孔,分为双响、四响、六响,直至三十六响。拽拉抖动空竹时,各哨同时发音,高亢雄浑,声入云表。
2、抖空竹
抖空竹,是一种古老的汉族民间游艺活动,汉族传统文化苑中一株灿烂的花朵。流行于中国各地,天津、北京及辽宁、吉林、黑龙江等地尤为盛行。它以竹木为材料制成,中空,因而得名;清代曾与空钟混称,俗称响葫芦;江南又称之为扯铃,也有称之谓"天皇皇",包括另一种类似空竹,但是在地上倒置着转的叫“地皇皇”。以北京、天津所产的最为著名。
3、原理
当空竹转动时,由于空竹的旋转,大气对空竹内腔中的空气进行激扰,这时,空竹气腔内的空气就会按一定的频率振动而发音。由于两个大气室中的气柱较长,气柱收到的外界大气激扰力小,振动频率低,所以发出的音调就偏低;而那些小气室中的气柱比较短,气柱收到外界大气激扰力大,振动频率就高,发出的音调就高。并且,空竹的转速越高,大气对空竹气室内的气柱激扰力越大,其发出的声音也就越大。这就是空竹结构的声学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