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利八世是如何进行宗教改革的

一、宗教改革的背景及导火线

亨利八世宗教改革的背景可以概括为:(1)资产阶级要求冲破封建神学思想的束缚,要求宗教改革;(2)随着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思想的传播,社会各阶层反教会情绪不断高涨;(3)日益强大的王权力图摆脱罗马教权的桎梏三点。

英国宗教改革运动的导火线是亨利八世的一场离婚案。16世纪20年代后,王后凯瑟琳已无生育的希望,将来继承王位的,非那位公主莫属了。但是在英国历史上女王执政尚无先例。于是离婚再娶的求子嗣成为亨利八世心目中的一件大事。当时,英国新兴市民阶级和贵族都希望英国实行宗教改革,国为他们都垂涎教会的财产,而且市民阶级也迫切要求推翻天主教的统治以利于工商业的发展。亨利八世在市民和贵族的支持下,决定与罗马天主教廷决裂。他于1529年召议会,讨论宗教改革问题。1530年下半年在枢密会议内形成了以托马斯·克伦威尔为首的改革集团。

二、宗教改革的内容

英国宗教改革的内容主要有两点:一是确立英国国王对于英格兰教会的至尊地位;二是剥夺修道院的土地和财产。前一方面主要体现在《至尊法案》、《反对教皇权力法案》等一系列国会法规中,这些法案一劳永逸地使英国国王取代凶教皇的权力,成为英国最高的世俗领袖和宗教领袖,并且把许多否认国王至上权威的主教、修士和官吏们处以死刑(其中包括红衣主教约翰·费希尔和大法官托马斯·莫尔等人)。在后一方面,截止到1540年,***有560所修道院被查禁,年收入值13.2万英镑的土地归于英国王室,后来又通过赐赠和变卖等方式流入贵族和地方乡绅之手,实现了土地产权从修道院向世俗乡绅的转化。土地所有权的转换使英国一批乡绅在经济和政治舞台迅速崛起,成为英格兰宗教改革的中坚力量和新兴的土地资产者。

三、宗教改革的局限性

亨利八世虽然将自己的离婚案演绎成了一场宗教改革运动,但他本人仍然是一个虔诚的天主教徒;他虽然不承认罗马教皇的至高权力,却仍然奉守天主教的各种教义与教规。在他的在有生之年,英国与罗马教会的关系虽然紧张,但是英国的宗教改革却始终被限制在一个非常有限的范围内,与欧洲激进的宗教改革运动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他将英格兰宗教改革仅仅限制于教会政治和经济方面,很少涉及宗教神学和教义、教规方面的问题。他要求英格兰教会继续保留罗马天主教会的教义和教仪,宣称自己所信奉的仍然是正统的天主教信仰,并且明确地与新教划清界限。

1539年,亨利促使国会通过了“六条教规”,该教规的正式名称为《废除不同信仰法案》,它表明了亨利试图与罗马天主教会重修旧好的意愿。该教规重申“化体说”、教士独身、秘室忏悔制度和其他一些罗马天主教会的教义和仪式,将否定这些教义和仪式的人判为异端。“六条教规”引起了国内新教徒和欧洲大陆新教派别的强烈不满,激化了天主教徒与新教徒之间的矛盾,从而使英格兰成为“各种宗教流派诞生与实验的大本营”。

四、宗教改革的影响

进一步完善了政府的组成,并确立了主权国家的对外主权,对英国民族国家的形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英国宗教改革期间,亨利八世所实行的措施中,有一项措施对后世的影响甚大,那就是废除修道院制度。

五、总结

亨利八世同他的妻子(阿拉贡的)凯瑟琳在婚姻和王朝方面的麻烦,从表面上看,是由于凯瑟琳没有能够为他生育合法而又成活了的男性继承人所激化的矛盾造成的。但实际上,当时“国王的大事”是宗教问题。基督教世界的精神领袖教皇裁决:亨利必须尊重自己的婚姻。但亨利的良心告诉自己,必须解除这一婚姻。这两种立场都隐含着重要的政治意义。在亨利的内心深处,他不仅要同凯瑟琳离异并重新结婚,而且还要进行一系列事先并未预见到的,但同时又是必然的宗教改革,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英国的宗教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