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做用互联网思路做产品?
对于社区,游戏,纯工具类产品(搜狗输入法,音乐类网站之类)多考虑用户使用场景(手机产品在地铁里用有没有信号啊?躺着用还是趴着用啊)不同情况下用户的心里状态和期待(刚进入社区的人什么心理,刚发一条状态的人什么心理)
用户价值空间(比其他同类产品更快速,更简便,更节省用户成本等等)对于中间页类型的产品,或者说导流量给其他资源类型的产品(比如去哪儿,58,团购)多考虑商业模式,整合哪方面资源,是否在后端有足够的资源掌控力,前端用户流量的采购成本,规模化情况,中段产品每一阶段的转化率等等,一般实际工作能把一方面想的很深就很厉害。
对于活动运营类产品(魔图的那个大咖秀,夫妻相什么的)多考虑传播性,话题性,传播渠道选择,目标用户对内容风格的消费偏好和分享偏好之类,对网感要求很高。
看用户价值: ?这是最基本的,即这个产品是干嘛的,目标用户是什么人,对他们有什么用(行话叫痛点)。看着简单,每句话可以细分出若干子问题,比如,满足了这类用户的什么需求,这种需求满足有没有替代产品和方案,新产品在多大程度上更好地满足了此需求……甚至,这货是不是个伪需求,有它能陶冶情操没它也一样那种。 ?
看数据: ?估计一下产品核心数据的现状和趋势,可以找一些行业分析或者竞品数据加以佐证。比如嘀嘀打车(当初是叫这名字)只能打出租车那会儿,有人通过计算北京有多少出租车、空车率多少、滴滴每单对乘客和司机的补贴多少、滴滴的融资和估值多少,得出结论,这是个无止境烧钱项目,只做出租车市场是不可能回本的,只能学Uber模式增加网约车。现在回头看,是不是特别准。 ?
看商业模式: ?网传这年头有几种经典商业模式:to B、to C、 to VC,翻译过来即企业和广告主买单、用户买单、资本运作高级玩法。这些年逐渐明白一个朴素的道理:人在经济行为中会保持最大的理性,所以to VC的套路也是一群聪明人摸索出来利益和效率最大化的模式,值得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