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姬传八卦
甄姬长得这么漂亮,为何却被赐死了?
魂牵梦绕的洛神首先看这样一段,黄初三年,余朝京师,还济洛川。古代的人说:“斯水之神,名曰宓妃。”感宋玉对楚王神女之事,遂作斯赋。文中提及的“宓妃”,想必大家也猜到是指甄姬。汉赋又是曹植《洛神赋》中的一段前序。大名鼎鼎的中国诗词史经典《洛神赋》,那个让曹植有多少人为其魂牵梦绕的洛神——甄姬
甄姬,原名甄宓,魏文昭甄皇后,通称宓妃,即曹丕皇帝的正室。中山无极者,明帝之母,汉太仆甄邯,世吏二千石,在《三国演义》第33回中首次出现“曹丕乘乱纳甄氏郭嘉遗物辽东。”对了,刚才那个甄姬的故居,现在是河北省定县,住在这里附近的 FANS可以前去考究追朔
当时甄姬的父亲是上蔡令甄逸,甄逸与其妻子常山张氏育有三男五女,甄姬为次女,生于汉光和五年十二月丁酉日(约182年正月二十四日)。父亲在三岁时就去世了,但甄家仍然是盘踞本地的大家庭,而且“家境富裕”。《三国志》的《文昭甄皇后传》曾特别强调甄姬出生时的一件奇事:张氏生产前每晚梦到“一仙人手持玉如意,立于其侧”,而等到“临产时,见仙人入房,以王衣盖体,遂生甄宓”
此女贵不可言其后相士刘良为甄姬及甄家其他儿女算命算命,直指甄姬说:“此女贵不可言。”8岁的时候,家门外“有立骑马戏者,家中所有姊妹皆上阁观之”,唯独甄姬没有去,姊妹们都很奇怪,甄姬却回答:“这岂是女子所见邪?”听了这里,大概觉得甄姬是个很守传统的女人,对马戏之类的活动完全没有兴趣,以为这不是女人可以看的。
可是,《文昭甄皇后传》后面还写了另外一件事:甄姬在九岁的时候,很爱读书写字,而且“见字辄识”,还经常用她哥哥的笔砚,所以哥哥便责怪她应该多做些针线活之类的女工,还说读书写字对女人来说没有用处。但甄姬却回答:“闻古者贤女,未有不学前世成败,自以为己诫。不知道怎么看书呢?」这意味着,任何古代的贤女,都无法从前世的成败得失中汲取经验以为诫,不读书,还能学到什么?
由此可以看出,甄姬的劝学思想完全不属于当时的传统女性。之后,天下战乱,又加上饥荒,家乡的百姓纷纷变卖金银珠宝等家财,而甄家则是“大富大贵,尽买尽藏”,此时甄姬便对母亲说,乱世若多买财宝,就是“取祸乱之端”,又劝母亲应将家中余粮分给“亲族邻里,广施恩惠”,大家听后纷纷“举家称贤”。
14岁时,甄姬的二哥过世了,甄姬便非常孝顺小嫂,对平日对小嫂十分苛刻的母亲进行劝谏,希望母亲能“待之如妇,爱之如女”,最后母亲被她一番话感动得流泪至此,甄姬姐姐的 RP我们已经看得很清楚了。
曹丕娶甄姬后来呢,一说是曹操了解曹丕的心意,当即决定让曹丕娶她;另一说是曹操听说曹丕先进袁绍府本来是要来责怪他的,于是刘夫人跑出来感谢曹操,说曹丕不杀她们,就是有恩于袁家,把甄姬献给了曹丕,让她“为世子拾箕”。不管怎样,曹操和曹丕对甄姬都很满意,曹丕将甄姬纳入其中也是顺理成章的事。而随后曹丕与甄姬的感情也还不错:“有宠,生明帝及东乡公主”。
为了甄姬还把原来的任氏赶走,当时甄姬还劝曹丕不要冲动,说任氏很多地方都比自己强,让曹丕“心中有数”,结果曹丕当然是没有听进去,赶走就是赶走。在曹家的时候,甄姬还颇得曹操之妻——武宣皇后的赏识,称颂她为“真正的孝妇”,甄姬也确实是“贤明以礼自守”。
但是,曹丕废献称帝后变心,山阳公献了两个女儿给他,其中郭氏非常得曹丕心,曹丕便对她宠爱有加。甄姬姐姐当然是很失望的,所以才“有怨言”。是不是有怨言嘛那就是正常啊!就说甄姬姐姐很爱你嘛!
可是……曹丕听了却很不爽,甚至“大怒”,次年六月,便联合郭氏对甄姬任意加罪,又赐一丈白绫,赐死。她妹妹死后,便在邺城安葬,因为所谓“圣闻周达曰昭,德明有功曰昭”。昭而光至,盛久而不昧者也”,因此给皇后文昭以谥号。
传说曹丕赐死甄姬以及杀曹植的原因就是两人之间的感情激昂。因为历史上有一句名言,甄姬与曹丕的婚事,是由袁绍之妻刘夫人为报答曹家不杀之恩,与曹操订下的,所以民间才以为甄姬只是寄人篱下,听其所为,而与曹丕之间并无感情,因为甄姬真正喜欢的是曹植……咳,还有袁熙呢,可怕的四角关系……这样,原本牵涉国力、野心等复杂政治因素的曹丕与曹植之间的一场宫廷权力之争,一下子就变成了甄姬姐姐之间的全部矛盾。
但曹丕纳郭氏等人的所作所为又让她对曹丕失去了信心,而曹丕又生性与父亲一样心存疑虑,无中生有地以为甄姬与曹植“余情未了”,于是将她赐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