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人偏爱用木材做建筑材料,而外国人偏爱用石材?

中国传统建筑在世界建筑体系中独树一帜,其显著的特点是,无论民居还是宫殿、庙宇,皆采用木材建造,而西方传统建筑则多用石料。许多人觉得,正因为中国建筑使用耐久性较差的木材,远不及西方使用石料建成的教堂、宫殿等建筑保存得长久。如果能改用石料建造,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建筑能保存至今的一定会更多。那麼,中国古人为什麼舍弃石材而偏爱以木材建造房屋呢?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国古时树木众多,人们因有「就地取材」之便利,故大量采用木材来建屋。其实,中国境内也有很多石山,并不缺乏石料来源,要利用石材亦不是困难的事情。况且建造皇宫用的楠木等大料并非当地出产,也是从遥远的地方甚至国外运来的。据史料记载,明成祖定都北京建造皇宫时,仅准备木料就耗时近十年,可见要使用木材并非「就地取材」那麼简单。问题的关键在於历史上东西方文化对建筑物的「永恒」有截然不同的观念。西方人心目中的「永恒」观就是「不变」,要使建筑物永恒不变、永世长存,就必须用石材来建造。据法国建筑史学家奥古斯特.舒瓦西(Auguste Choisy, 1841-1909)考证,其实古希腊建筑的多立克柱式最初也是木造的,後来才改为石造,今人在其构筑上仍可见到模仿木造的痕迹。而「改木为石」的目的,就是要使所建造的建筑物,特别是重要的宗教建筑,能够永久存世。古罗马人後来发现了火山灰遇水硬结的特性,因而创造了人造石——混凝土(也就是如今港人所称的「石屎」),来替代天然石材,成为西方建筑史上的一次革命。与西方人的观念相反,中国古人将「变易」视作「永恒」。像「春夏秋冬,周而复始」、「春华秋实,逐年递嬗」,蕴含的都是「永恒」的意思。我国最古老的经书——《易经》,通篇阐述的就是这种「变易」的思想。「易」就是「变化」,外国人乾脆把《易经》的书名直接翻译为《变化之书》。流传至今的「文王八卦」,将木和春天放在等同的位置,象徵著生命;而将金石与秋冬相提并论,视为死亡的象徵。古时中国的民间建筑工匠也认为,木造建筑是「天精地气」之物,是有生命的。正是因为「木代表生命,石象徵死亡」的传统观念,决定了中国古人用木料建造房屋,而只用石料修建坟墓。史籍中有许多关於皇宫因遭雷击或失火焚毁的记录,但修复时仍旧使用木材,历代不变。木建筑在观感上也给人以温暖和亲近的感觉,而不像石建筑那样冷酷。中国古人不追求建筑实体的永久性,即如梁思成先生所说的「不求原物长存」,他们追求的是建筑所具有的生生不息的生命特徵。中国民间有这样的习俗,即在家道中兴时,拆除祖先留下的旧屋,建造更大的新房。於是,一代又一代,房宅越建越大、越新,但那已经不是最初的祖屋了。从美学角度看,中国古人更重视非物质的意境的创造,这也是中国传统建筑独有的一种特质。大量采用木材建造房屋,必然要砍伐许多树木,加上当时人们并无环保意识,所以造成大片天然森林被破坏甚至消失殆尽。这是中国传统建筑的一个毋庸讳言的负面作用。而中国人视「变化」为「永恒」的思想,导致不断地拆除旧建筑,再造新建筑,也十分不利於古迹的保护。事实上,在一九五零年代之前,在中国基本上没有保护古迹的观念。当然,现在的情形已大不相同了。有趣的是,当现代中国人大量用混凝土建造各类建筑(包括传统建筑)时,西方人却普遍用木材来建造一些不太高的住宅、写字楼、商场等建筑,真可谓是「风水轮流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