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傲江湖》中,为什么会花那么多的篇幅写林平之?
林平之的笑话不是因为遇到了小师妹,而是因为家有辟邪剑谱,楼主逻辑有问题,小师妹本来就是来看笑话的。
虽说是打抱不平,但失手杀人,掩埋证据,以致仇人杀伐灭门有了名头,拜师学艺没勤于练武,恋爱了又是真爱!至少小师妹真的付出感情了,到死那刻都不负他,林平之所做的任何事情都在完成执念,而未曾致力于专注完善自身能力,有什么可以怨天尤人!且不说萧峰令狐冲,郭大侠,也得是黄蓉厨艺精湛,郭靖下得苦功,才得到洪七公逐步认可,学全降龙十八掌,自身没点正确认识,不下点功夫,也成不了侠之大者。
最后的内容说的很对,偏执即是魔,影响本该完成的事。?令狐冲比起林平之惨得多,最敬重的师父逐出师门,最亲的师弟惨死被误会是凶手,又被诬陷偷了辟邪剑谱,最爱的小师妹又另结新欢,最关爱自己的师娘又自杀而死,最后更得知自己的偶像师傅原来是一个大奸大恶之人。他其实也是父母双亡,而且是亲生父母和养母三亡,他是真豁达,换成林平之像他的遭遇早自杀了。
开始以为林平之是主角呢!看到一本书的一半才知道他就一个配角,如果他心本善良估计求令狐冲传他剑法也能把仇报了,但他却迷失了自己。
林平之代表的是那群身处逆境却没有上天眷顾的人。人人都想当令狐冲,然而游戏规则都是大佬制定的!现实中更多人沦为的是林平之这样的角色,在达到目标的途中逐渐失去自我走上歧途!虽然林平之很悲剧,他却值得我辈学习效仿。金庸小说的特点是最着意描写主角成长变化的轨迹,这里的变化不仅仅是武功、地位等变化,更多的是人物性格、世界观的形成和改变,比如郭靖,杨过,虚竹,段誉等。
这一点和古龙不同,古龙的人物性格一出场就是设置好了的,贯穿始终都不会变,而且是古龙认为最完美的性格,不论优点和缺点都是最好的。笑傲江湖一个特殊的地方是金庸把对主角成长的描写放在了配角林平之身上,而对主角令狐冲却采取了接近古龙的方式。
这也就让人觉得林平之这个人物形象更加有血有肉,当他误入歧途之后反而让人有一种同情感。令狐冲可以说是金庸小说里最接近古龙的人物,其放荡不羁,其豪迈洒脱,其重情重义,其优柔寡断,性格极鲜明,优点和缺点集于一身,但是和古龙的主角一样,缺乏了真实感。难怪有很多人初读小说时很容易误以为林平之是主角。(事实上金庸写笑傲时的态度是全书没有主角,或者每一个都是主角,岳不群左冷禅这些都是主角,金庸写笑傲的背景比较特殊,旨在用武侠展现权与欲争斗下的现实世界,所以故意淡化了故事背景也淡化了人物的主次)。
令狐冲不是有上天眷顾,虽然看上去他一直有奇遇。但事实上,令狐冲这个人就好像今天很多成功人士一样,有个特质,就是他专注。比如说师傅罚他面壁思过,他就是专注于面壁,才发现后洞的秘密。又比如说他去学琴,正是因为他专注于学琴,没去八卦其它有的没的,才引起任大小姐的厚爱。再比如他学会易筋经,他就是专注于学这套功夫,从来没有想过这功夫为什么会是风清扬托桃谷六仙教少林方丈来教自己,他只要分心想一想,他就不会继续学。他的所有成功,都源于他这种专注。
反观林平之做事,则一直是多线程的,想走捷径的。虽然复仇是他目标,可是他根本从来就没有专注在复仇这件事上,而是自作聪明的把别的事扯进来,以为这样就可以尽快完成复仇。最简单的例子,他福威镖局虽然灭门,但吖的他没破产啊。他外公还在呢。尼玛有钱想复什么仇复不了,他却去倚仗岳不群,还去谈起了恋爱,才引致后面那么多事。倘若他有令狐冲那种专注,而不是习惯依赖他人,在岳不群出现的时候就不会主动拜他为师,即使拜他为师,后面不谈恋爱,专心练武,也就不会搞出那么多事。所以,令狐冲的成功不是偶然,林平之的失败也是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