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北京的一些活动
婚嫁喜庆:设一间典雅的新婚洞房,室外置一顶喜轿。宾客可在这里披红戴花,当一次新郎或新娘,领略富有老北京民间传统的婚礼,享受天伦之乐。具体顺序为:保亲,合婚,放定,陪奁,迎娶,回拜等等。
丧俗:1、倒头 2、接三 3、送库 4、成主 5、发引 6、烧伞,烧纸一百天。
时令节年习俗
春节:1、腊八粥 2、祭灶3、除夕(帖春联,门神,挂线,供佛堂,祭祖,送财神爷,守岁娱乐)4、正月初一(拜年礼仪,禁忌) 5、正月初二祭财神6、人日(吃春饼.......) 7、顺星(祭星仪式)
上元节:1、张灯与观灯 2、走桥,摸钉 3、花炮,焰火 4、打灯谜 5、吃元宵
祭祀太阳星君:二月初一,日出,设香案供太阳糕3-5碗,遥向东方日出处焚香膜拜,诵<太阳经> 。
龙抬头:1、二月二,龙抬头,“引龙熏虫” 2、吃春饼
清明寒食节:1、烧包袱(祭祖) 2、踏青,聚饮,放风筝
端午节:1、熙游避灾 2、品鲜(樱桃,桑葚) 3、吃粽子 4、插菖蒲,艾草避瘟 5、扔灾防病。
七夕:1、拜银河,供花瓜 2、乞巧游戏
中元节:1、中元法会 2、放河灯 3、应景戏
中秋节:1、吃月饼 2、兔儿爷摊 3、***月
重阳节:1、登高 2、重阳花糕
冬至:1、食馄饨 2、九九消寒图
尤其是庙会:
白云观庙会农历正月初一——正月十九
位于复兴门外白云路的白云观,历史上每年都举办新奇热闹的庙会,以香火最盛、开放时间最长闻名京师。
在庙会上,有不少老北京的民俗活动,诸如:摸石猴、窝风桥打金钱眼等。在白云观庙门内的弧形石雕下方,有一石猴浮雕,老百姓认为摸一下石猴可以去病消灾、延年益寿,于是竞相触摸;窝风桥下的桥洞里吊着一枚大铜钱,铜钱孔中有一只小铜钟,上书“钟响兆福”四字,你若是能用手中的硬币投中铜钟,就能心想事成,这两项是庙会上最热闹的活动。
此外,庙会上还有各类民间小吃、传统手工艺品、古都民俗风情画展以及现代的大型游乐项目等。
五显财神庙会农历正月初二———正月十六
五显财神庙位于广安门外,庙内供奉着五路财神。过年到财神庙祈福,是很多老北京人的一项重要活动。
年初二大清早,人们纷纷赶到财神庙去烧头柱香,企盼来年发财进宝。敬香结束后,还要从财神庙里请一些写着“福”、“寿”字样的红绒花和剪金纸花、金元宝等回家,这也就是把“福”请回家了。
大观园迎春会春节期间
众所周知,大观园是根据名著《红楼梦》所修建。每年春节期间举办迎春会,园内有以《红楼梦》为题材的演出和猜谜活动,还提供古代人物服饰供人们穿戴拍照留念。
整个活动中最吸引人的是“元妃省亲”,100余人身穿华丽服装,扮成古代仪仗队,护卫陪同“元妃”的宫轿进园,这一过程再现了大观园省亲的盛况。
香山红叶节十月下旬(霜降前后)
北京西部香山及其周围山坡上,种植着大片的黄栌树和枫树,每年霜降前后,树叶变红,红叶连成一大片,漫山遍野,如火似锦,层林尽染,非常壮观。此时也是北京最佳旅游时间,天高气爽,登山远眺,颐和园、玉泉山的美景和大片田园风光尽收眼底,令人心旷神怡。位于香山中部的玉华山庄为你提供了一个边品茗边赏红叶的休闲场所。
其实,在北京郊区,深秋赏红叶的地方还有那么几个:百望山、阳台山、红螺寺、妙峰山、白龙潭、松山、十渡等。西山的八大处近年来也成为观赏红叶的一个好去处。
龙庆峡冰灯艺术节1月15日——2月28日
是继哈尔滨冰灯游园会之后,我国规模最大、且成为传统游览项目的冰灯艺术展,也是世界上纬度最低的大型室外露天冰灯展。龙庆峡冰灯,以其鲜明的主题、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冰灯与彩灯有机结合的形式,在中国冰灯艺术界独树一帜,成为中国民间艺术百花园中的奇葩。
北京厂甸文化庙会农历正月初一——正月十六
庙会原是寺庙的一种宗教活动,人们在庙内烧香礼佛,庙外还有各种饮食摊、货摊,还有一些助兴的杂耍曲艺表演,从而形成以民俗文化表演为主的活动。近年来,随着时代变化,古老的庙会亦增添了不少新内容,如借庙会之时洽谈生意等,但展示民俗一直是庙会最主要的特色。
春节逛厂甸,一向是老北京的年俗。厂甸庙会始于明朝嘉靖年间,每年的正月初一到十六的半个月,这一条街上热闹非凡。民国年间逐渐衰落,到文革时完全停办。
新千年来临之际,北京市政府决定恢复这一颇具北京特色的民俗活动。恢复后的首届庙会活动从2001年的1月24日到1月29日止,以南新华街、东西琉璃厂街为主线,北起和平门路口,南至虎坊桥十字路口以南。为再现古都神韵,将实行开放型步行旅游商业街模式。
庙会的主要内容有:舞狮、传统民族花会、现代舞、北京民俗人物造型、传统商业“幌子”展、老北京老照片展、民间手工艺展、特价书市和京剧、武术、杂技专场等。庙会集旅游观光、休闲娱乐、购物餐饮为一体,具有鲜明的传统民族特色。
什刹海文化旅游区:域地处在北京中心地带、占地146.7公顷、其中三海水面占33.6公顷。胡同纵横、四... 老北京“胡同游”:不但可看到老北京的传统民居四合院、名人故居、名胜古迹、而且还可与居民接触...
现代化新型住宅区 :新中国成立以来、历届政府十 分重视解决北京市民的住宅问题... 京城“老字号”驰名商家:北京于金、元、明、清四朝、均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历来商业、服...
同仁堂—著名国药店 :创始人乐尊育、浙江绍兴人。明未来京行医、于清康熙八年、在他所住的大栅栏客栈... 鹤年堂中药店:位于菜市口、创建于明朝嘉靖末年。该店以经营汤剂饮片为主、其选择精良、加上细致....
内联升、盛福锡鞋帽名店:京城著名鞋店、由河北武清人赵建、创办于清咸丰三年 (1853)、原址在东江米(东... 荣宝斋:由浙江籍一名姓张的京官创办于1672年、初称松竹斋、主要营销纸、笔、墨、砚文房四宝...
一得阁墨汁厂 :开业于清同治四年(1865)、由南方进京赶考书生谢松岱创办。因谢考试失意后、看到考生们为... 北京工艺关术文化:北京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自古以来就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尤其于金、元、明、清时期...
玉 雕:历史久远、早在新石器时代周口店的“山顶洞人”、妇女就会用玉器作装饰品。后来在漫长历史发展... 牙 雕:历史悠久、尤以明清时期更为盛行。清代牙雕工匠多来自广州、扬州、主要从事...更多牙雕
雕 漆:我国雕漆始于唐代、盛于明清、技艺精湛、名扬中外。雕漆主要原料为漆.... 面人:也叫面塑。其用面粉、糯米粉为原料、再加色彩、石蜡、蜂蜜等、经过防霉防裂处理、制成光亮柔...
料器:始产于山东博山、明末传人北京。其用石英等为原料、经高温熔炼成五光十色的玻璃状体、再予热软化... 景泰蓝:盛产于明代景泰年间、并于在铜胎上点兰色釉为主、故称“景泰蓝”、为北京传统特种工艺精品...
内画壶:又叫鼻烟壶、但作为鼻烟使用早巳成为历史的过去。人们喜爱它、主要因其用料器或名贵的白玉、水晶... 地毯:早在元代时、元大都就已有专为皇宫编织地毯的作坊、到明清时期、则已大为发展...
宫灯:制作精美、用料讲究、框架多用竹子、红木、檀木、花梨木等进行捆扎。外绷彩绘纱娟... 绢花:据传始自唐代的杨贵妃。因杨贵妃左鬓角上有一颗小痣、有碍容颜。为此、她每天要宫女摘一朵鲜花簪...
京 剧:形成于北京、有“东方歌剧”的美称、为中国最著名的剧种之一。京剧起源于1790年的清朝乾隆年间... 京剧行当:又称角色、主要可分为生、旦、净、末、丑五大行当...
戏装艺术:京剧传统戏装是生活与艺术相结合的产物、长期以来已形成固定款式、即蟒、靠、帔... 脸谱艺术:京剧和其他戏曲一样、十分讲究化妆。运用整套的夸张手法、在脸上画出色彩鲜明的图案...
音乐伴奏:京剧乐器伴奏起着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掌握节奏的重要作用。为京剧伴奏的乐队有文场与武场之分... 唱腔与念白:京剧表演中的唱腔与念白、此是音乐艺术与语言表达艺术的完美结合体、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不受时空约束的舞台表演:京剧表演舞台不大、道具也很简单、但可表达上下几千年、纵横数万里的剧情变化... 剧目与流派:中国京剧传统剧目多达1300多个、如“秦香莲”、“空城计”、“杨家将”、“大闹天宫”...
曲艺:北京是北京曲艺的发祥地与集中地、于辽、金、元、明时期、就有秧歌、词话、道情、莲花落等民间曲... 杂 技:由民间的曲艺、变戏法、小魔术等的杂耍发展而来、历史悠久。据(史记)记载、远在商周时代就已有杂...
饮食文化:北京是中国著名的六大古都之一、千百年来全国各地各民族的美味佳肴、驰名饮晶、在此相互影响... 北京烤鸭:历史悠久、据在南北朝时期(公元420-589年)的(食珍录)记载、就已有了烤鸭的篇章...
御 膳:又叫仿膳、宫廷莱或俗称“皇帝餐“。于清代康熙乾隆年间、是大清帝国的鼎盛时期、国富民丰... 满汉全席:这是清王朝最高规格的“国宴“、也是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筵席。其主要由满族的点心和汉族的佳...
御膳菜点趣闻传说:御膳中的冷热点心众多、为食客所青睐。尤其有关点心的由来趣闻、更为人们所乐道... 谭家菜:出自谭祖任之手、谭氏清末学者、广东南海人。谭家历代讲究美食、善用重金聘请各地名厨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