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钟表有怎样的发展历程
人们掌握了电的振荡特性以后,就开始用电的振荡来制造钟表了。
电子钟表的突出特点是用电的振荡决定走时精度,以至完全代替了机械手表中的游丝、摆轮。
并且用电能代替了原来的机械发条。
一般说来,人类的计时工具发展到现在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机械钟表,另一类是电子钟表,后面我们将要讲到的晶体钟、原子钟都可算作高级的电子钟表。
这里我们首先谈一谈世界上已开始广泛应用的电子手表。
普通手表,我们比较熟悉,而电子手表却有些陌生。
电子手表是制表工业上的一朵鲜艳的新花。
一只新型的电子手表,表面上有6位数字,分别显示时、分、秒,按下一个旋扭时,表面上的时、分、秒显示,立刻变成月、日、星期显示。
它还能根据相应的月份,自动判断出28天、30天或31天。
夜间看表时,只要按一下另一个旋扭,表内小灯就会发光,照亮表面数字,非常精妙。
电子手表在它们的“钟表兄弟”中,算是资历最短的一个了,但是它的发展却很迅速,从刃年代中期瑞士制成了第一代电子手表以来,短短的20几年中,已经过了4代的演化过程。
原始的电子手表,即第一代电子手表,是电子手表和机械手表相结合的产物,游丝摆轮和电的振荡并存。
不过走时精度不再决定于游丝的摆轮,而是决定于电的振荡了。
因为还有游丝和摆轮,故把第一代电子手表叫做“游丝摆轮式电子手表”。
第一代电子手表的基本工作原理是这样的:微型电池给晶体管振荡器提供能量,使之产生并维持振荡。
在振荡过程中,电感线圈的磁场发生周期性的变化,作用于摆轮上的永久磁铁,推动摆轮,使它按着磁场变化的周期(即振荡周期)来回摆动,再通过齿轮系统带动指针转动,指示出时间来。
第一代电子手表还是很粗糙的,它的走时误差为每天15秒左右,与机械手表相比,还看不出很大的优越性,但它却是一个很有生命力的新生事物,必将不断地发展和完善。
在第一代电子手表的基础上,出现了第二代电子手表,称为“音叉式电子手表”。
我们知道,在第一代电子手表中,振荡的频率主要是由回路的电容和电感决定的,它们的数值仍不够稳定,比如像在机械手表中一样,温度就是一个很重要的影响因素。
为了提高计时精度,需要尽可能地使振荡频率稳定,人们就设法寻找稳定振荡频率的方法,作为稳频元件,首先采用的就是“音叉”。
医生检查听力的时候,用一个小锤子敲的那个东西就是音叉。
医生把用小锤击过的音叉放在患者的耳边,在一段时间内,患者耳边就响起持续的“嗡嗡……”的声音,这说明音叉产生了振动。
如果音叉是用受温度影响很小的金属材料制成的,这种振动就是很稳定的。
当然,用来制造“音叉式电子手表”中的音叉,要比医生手里拿着的音叉小得多了,音叉式电子手表是怎样工作的呢?电池向振荡器供电后,振荡器就发生了振荡,电感线圈的磁场和固定在音叉两臂顶端的磁钢相互作用,驱动音叉振动起来,它的振动频率反过来又去控制振荡器的振荡频率,使整个振荡系统的振荡频率主要决定于音叉的振动频率,这就是所谓的稳频作用。
音叉的一个臂伸出一个推爪,音叉振动时,它就推动计数轮,使整个齿轮系统转动起来,带动指针走动。
在音叉式电子手表中,已经割掉了传统的游丝、摆轮系统的尾巴,向着更高一级的方向发展,走时精度也相应地提高了,每天误差在5秒以内。
第三代电子手表是指针式石英手表。
音叉式电子手表的走时精度是提高了,但是它仍不能满足人们对精确时间的要求,人们开始采用更为理想的稳频元件——石英晶体。
石英晶体具有十分稳定的物理和化学性能,它的稳频效果极佳。
第三代电子手表主要是由微型电池、石英晶体、集成电路、微型马达和齿轮、指示系统构成的。
石英晶体作为振荡电路中的一个稳频元件,接通电源以后和集成电路一起形成振荡,产生一个非常稳定的3Z佃赫兹的信号,也是通过集成电路将它变换成每秒振荡一次(1赫兹)的信号,并放大到足够强度,推动微型马达,带动齿轮、指针转动。
第四代电子手表仍然用石英晶体作为稳频元件,但它的机械结构已经减到了最少程度,连传统的齿轮、指针都不见了。
代替齿轮的是集成电路,代替指针的是发光二极管或其他显示元件。
人们称第四代电子手表为“数字显示石英手表”。
在人类制表的历史上,由于用了石英晶体作为稳频元件,又采用集成电路,使手表的制造发生了重大变革。
石英手表是当前世界上走时精度最高的手表,每天误差只有0.1秒,1年还不超过半分钟。
同时,它能自动走时,使用方便,形式新颖、美观、大方,使得它的钟表伙伴们相形见拙。
目前,电子手表正在向着高精度、薄型、小型、多功能方面发展。
有些电子手表的功能竟达20种之多,除了显示时、分、秒,日、周、月外,还能显示出世界时,有的还能作为闹表、跑表使用。
在能源方面,现在人们已经研究出了光电池和太阳能电池,用来代替原来的微型电池,并且正在研究用人体体温作为电子手表新能源的途径,这是一种更为方便、更加实用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