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卦胡司令
"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这是军人的气魄和军人的真实写照。在这其中,中国军人尤甚。不屈的意志,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气魄,为实现理想不停奋斗甚至牺牲的豪迈,应该说许多美好的词语都可以用来形容军人。新中国的开国将领就是这样的一群人,胡奇才将军便是其中之一。
中日的民族矛盾是 历史 矛盾,中日之间在 历史 上是有着血海深仇的。 历史 不会忘记,国人也不会忘记日军侵华犯下的罄竹难书的滔天罪行。当然也不会忘记在这个过程当中,为了民族独立和解放奋起抗争的中国军民。新中国的开国将领无一例外都和日本人进行了殊死搏斗,***产党的军队是人民的军队,代表着人民的意志。因此,***产党的胜利就是人民的胜利,每次我们在和日军的搏斗中获胜,老百姓都会为之欢呼。胡奇才将军在冶源一战就是如此。
1937年7月,日军全面侵华,国***合作。胡奇才将军先任129师358旅第770团副团长于一线抗战,后派往抗日军政大学学习。毕业之后,在山东负责敌后工作,1938年8月,担任八路军山东纵队第8支队副支队队长。1940年任第一支队司令员,1943年3月,担任鲁中军区参谋处处长。在将军不断升迁的过程中,将军在和日军不断地接触当中逐渐了解日军的行军策略,多次立下奇功。
沂水一战,击毙、俘虏大量日军和伪军。配合王建安在葛庄伏击,不仅击毙、俘虏大量敌人,还缴获了日军一门大炮和大量武器装备。1945年5月,八路军开始反攻,6月5日安丘战役爆发,胡奇才将军负责摧毁冶源这一据点,将军早已经包围冶源,日军听闻消息之后,派军前来支援。将军早已经熟悉日军的套路,岂能让对方如愿?
日军派来33人的小分队前来支援冶源的敌人,将军早就在临朐县城外设好埋伏。"围点打援"战术再一次取得了胜利,将军围住冶源的敌人,当作诱饵,直接消灭日军这一支小分队,俘虏一名翻译官。平日里,此处的日军甚是猖狂,四处凌虐百姓,百姓对其恨之入骨。将军一来直接让此处的日军消失。
面对这样的好消息,老百姓编成歌谣四处传唱:"胡奇才,真勇敢,指挥八路打冶源,打死鬼子三十三,活捉一个翻译官。"可见百姓的喜悦之情。将军只是觉得自己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从来没有想过会受到百姓如此赞扬。这个事情还是迟浩田将军告诉他,他才知晓有这么一回事儿。
原来迟浩田在担任济南军区政委的时候,三上沂蒙山。
1986年的夏天,迟政委在前往临朐的途中,看到一位老翁在沂水垂钓,看上去年纪超过六十岁,满头白发,但是精神头儿很好。迟政委一看,觉得很像是传说中的高人,便下车与之交谈。在交流中发现迟政委曾经在临朐打过仗,便抚着胡须笑着问:"可知当年有个胡司令?"迟政委回答道:"是否是胡奇才将军?"一听这话,渔翁大喜,嘴里叼着烟斗,手舞足蹈,唱道:"胡奇才,真勇敢,指挥八路打冶源,打死鬼子三十三,活捉一个翻译官。"1987年,迟浩田到北京开会,特意把这首抗战民谣书写下来赠送给胡奇才将军。
事隔三十多年,抗战时期传唱的民谣,年逾六十的老者仍然记忆犹新。提起胡奇才将军便能够唱出歌谣。试想一下,我们能够对三十年前的事情记得清清楚楚,那一定是对我们个人来讲十分重要的事情。这位老者记住的不是自己的什么事情,而是胡奇才将军,说明胡奇才将军做的事情远远超过了自己做的事情,让他印象深刻。不是吗?
历史 会永远记住那些在民族独立征程中做出贡献的人,就像渔翁记住歌谣一样。
东北战场,是抗战胜利之后国***双方掰手腕的地方。国民党背后有美国的支持,美军早就和在秦皇岛一带的国军狼狈为奸。胡奇才将军此时担任东北人民自治军第3纵队司令员,负责阻止国军在大孤山到皮子窝这一带登陆。1946年,部队整编,胡奇才将军担任4纵副司令员。国民党企图消灭南满解放区,面对敌人的攻击,我方决定在运动中消灭敌人。胡奇才将军深刻领会中央的精神。边攻击边转移,等待时机。
很快机会就送到了眼前。4纵和有国民党千里驹之称的整编25师相遇。国民党25师,是一支很有名的部队,属于蒋介石直接管辖,军事装备参照美军,师长李正谊也不是无名之辈,是黄埔四期的学员。25师擅长长途奔袭,有"千里驹"的外号。
但是,这支部队并非没有弱点。其一,李正谊看不起***军,认为我军装备太差,根本就无法和国军相提并论,一旦相遇,***军必败无疑。其二,我军运动作战的优势明显,可以在敌人还没有发挥出"千里驹"本领的时候夺得先机。
胡奇才将军直接放弃一部分阵地,集中兵力攻打马集。这样25师就不得不回援,在双子岭双方交火。此时,我军没有优势,25师占据有利形势。胡奇才果断放弃,另找时机。胡奇才将地点选在新开岭,准备诱敌至此。
李正谊看到我军边战边退,认为我方溃败,直接调入4纵的埋伏。围困之势已经形成,胡奇才带领部队对25师进行切割、消灭。但是战场是瞬息万变的,我方10师因为客观原因没有提前到达指定作战位置,给了25师机会,25师毕竟是王牌军队之一,直接夺下老爷岭,准备突围。情况危急,好不容易包围了25师,下一次的机会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去。胡奇才临危不乱,直接组织进攻,让纵队火炮团攻击掩护,夺回老爷岭。眼看着敌人增援部队即将到达,胡奇才知道留的时间确实是不多了。将军果断下令打击敌人师部,摧毁电台。这样一来,这匹"千里驹"眼睛就瞎了。兵败如山倒,25师师部被攻击,其余部队全乱套了,很快被胡奇才拿下。
新开岭一战,战果累累。这一战是4纵成立之后第一次大规模的歼灭战,胡奇才将军的指挥才能得到了很好的展现。战术指挥官和战役指挥官是有着本质区别的,而新开岭一战,胡奇才将军便完成了转变,得到了军事专家的认可:"能进能退,进退皆不失主动。有包围,有穿插,包围则十倍于敌,穿插则以一当十。既顽强又机动,顽强在攻起一点,不及其余;机动在大步进退,伺机歼敌。"可以说,这是准确而又中肯的评价。
我们都知道战争理论当中有一个概念叫做"战争维"。从古至今,许多以少胜多的战役都是利用了战争维这一个概念。战场上不是简单的兵力多寡的比拼,掌握了战争维就掌握了获胜的关键。毛泽东就是一个把战争维利用到极致的一位军事专家,胡奇才将军也触摸到了这个点,新开岭一战,将军一战成名,同时积累下宝贵的作战经验。
像胡奇才将军这样的老一辈革命家,连生死都已经看淡了,何况是名利呢?
其实胡奇才将军原名叫胡其财。1939年,胡奇才将军在山东的时候认识了自己后来的夫人王志远。结婚的时候,胡奇才将军给上级打报告。山东分局书记朱瑞在报告上批示:"同意胡奇才同志和王志远同志结婚。"错把其财写作"奇才",将军第二天就上了前线,也就根本没有在意这件事情。
后来,有人调侃将军:"胡老,现在提倡发财,你的这个名字是否要改过来?"将军淡然一笑,答道:"让人家去发财吧!"
中国人信命,认为自己的名字是一种象征,会影响到自己的气运,很多人为了守住自己的气运去改名字,布风水等等。将军原本名字里有"财",后来改为"才"。可以通过改回来把财运带回来。但是,对于将军而言,人生不在于发不发财,而是有更高的追求。因此,不是很在意名字的问题。
能够在钱财面前毫不动心,很难。可是将军做到了。因为将军有着更高的层次:生命的意义在于自己做出了多少贡献,而不是在于自己掌握了多少钱财。所有将军可以说出让人家发财的话。
像胡奇才将军这样的人,是一座永远的丰碑。就像将军在回忆录《坎坷的路》中写道:"得天下不易,我们无数先烈换来今天的胜利和平安,他们的事迹永存,他们的英名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