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寨夫人这个名字怎样来的?为什么要用“压“字?
压寨夫人是对古代占山为王的土匪头子、山贼头目或强盗头子妻子的一种称呼,压寨夫人这个名字最早出现在元朝王实甫编写的《西厢记》中,原文是:“半万贼屯合寺门,手横着霜刃,高叫道要莺莺做压寨夫人。”从此以后,压寨夫人这个词就在旧戏曲、小说中被广泛引用,成为了一个“流行词”。
对于压寨夫人这个名字的来源,还有另外一种说法。据说,压寨夫人这个名字来源于“夹寨夫人”,起源于唐朝的夹寨之战。夹寨是长治附近的一个地方,由于其地处潞州城外的高山之上,地形险要,形状宛如蚰蜒,因此号称“夹寨”。
夹寨的守军将领名叫符道昭,有一天他外出牧马,在河边救了一名落水的女子,这名女子叫侯氏,为了感激符道昭,她就嫁给了符道昭当妻子。侯氏不仅人长得漂亮,还温柔贤惠,且精通音律,善弹琵琶。每当符道昭遇到愁事的时候,侯氏便温言相劝,置酒弹琴,总能让符道昭百愁消散。
公元908年,晋梁两军在夹寨交战,符道昭战死。有一天,晋王李存勖被山林里传来的《胡茄十八拍》的琴声所吸引,寻着乐声而去,李存勖见到了侯氏。李存勖对侯氏一见倾心,并将她带入宫中。李存勖平时将侯氏藏于后宫之中,让侯氏为他焚香弹琴,打仗的时候让侯氏男扮女装,将她带在身旁宠幸,将士们称侯氏为“夹寨夫人”。 由于夹寨夫的的“夹”字与 “压”字音转,长此以往,人们就将夹寨夫人叫成了“压寨夫人”。
其实,土匪和山贼们之所以喜欢将头目的妻子叫成“压寨夫人”还另有原因。因为“压”字在中国汉语中有“稳重”、“镇定”之义,取“稳定”。“压寨”即所谓 “稳定住山寨”,“压寨夫人”也就是 “能够稳定住山寨的夫人”的意思了,“压寨夫人”这个名字叫着顺口,还可以图个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