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德新的生平
从清康熙八年(公元1669年)开始任浚县知县,到康熙十一年(公元1672年)调至淇县任知县,后于康熙十四年(1675年)底又调回浚县继续任知县,前后任浚县知县八年。康熙十八年(公元1679年)升任浙江金华府同知,后又任江西吉安府知府、浙江温州府知府及陕西直隶兴安府知府。清嘉庆《浚县志·循政记》记载,刘德新“性清静,好黄老术,政暇辄披道士服”。德新在浚县任知县时,造县署,修县志,广施惠政,为民所爱戴.今天浚县大伾山的清代建筑群多为德新所建,现已辟为旅游风景名胜区,山上另有历代摩崖题字,多处可见“刘德新题”字样.刘德新为浚县文化的传承与发扬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至今,河南浚县有很多关于刘知县的民间传说,由此,他对浚县思想文化的影响可见一斑.大伾山上吕祖祠中挂有刘德新身穿官服的彩色画像.吕祖祠是刘德新因“尚道”而修的道观.图片所示即为吕祖祠正厅,高处山上的八角攒尖式建筑物名字叫做“八卦楼”,亦为刘德新主持修建,现为浚县的标志性建筑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