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夫子耍大刀(歇后语)

孔夫子耍大刀——能文能武。

解释:孔夫子开创私人讲学之风,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三年,晚年修订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是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夫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论语》,该书被奉为儒家经典。

夫子耍大刀指其武艺高深,既能讲学,又会武术,所以指能文能武的全才。

扩展资料

其它歇后语:

1、孔夫子念文章——咬文嚼字。

解释:孔夫子念的文章都是文言文,一个字一个字的念,一个字一个字理解意思,字虽少却意思深,因此这句歇后语是咬文嚼字。

2、孔夫子的嘴巴——出口成章

解释:孔子为人讲学时能因材施教,说出来的话被奉为经典记录在册,歇后语用来形容人文思敏捷或擅长辞令。

3、孔夫子的徒弟——贤(闲)人 。

解释:孔夫子开创私人讲学之风,倡导仁义礼智信,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所以他的徒弟叫贤(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