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津天后宫详细资料大全
旗津天后宫旗津天后宫位于高雄市旗津区第一街旁,主要供奉妈祖,当地民众又称为妈祖庙、妈祖宫,建庙于清朝康熙12年(公元1673),香火相当鼎盛,也是高雄市第一座妈祖庙。公元1979年经 *** 核定为三级古迹。
基本介绍 中文名称 :旗津天后宫 地理位置 :台湾省高雄市 气候类型 :热带和亚热带气候 始建时间 :康熙12年(公元1673) 别名 :妈祖庙、妈祖宫 简介,构造,特色建设,网目,寿梁,竖材,格扇门,石雕,柱础,大殿,外殿内、左右两壁, 简介 闽南式建筑的燕尾剪粘,与映照在蓝天中的大红灯笼,于民国37年(公元1948年) 由地方人士蔡文宾等信徒筹资重修,即为今日所见之庙宇古朴的面貌,庙内两壁皆为石雕,造型及刻工颇为细腻。庙堂上的,庙内尚存有清光绪12年古铜钟一口、‘普济众生’匾,为光绪15年古物、光绪18年木质对联一副。 是目前高雄地区最古老的建筑之一。旗后天后宫是属于传统庙宇建筑,一般依据福建民间的俗例,几乎在所有渔船停泊的码头附近,必建一座妈祖庙,而妈祖庙的置,必定面对渔船进码头的方向。旗后天后宫的庙址水德扬灵,宫址面对高雄港岸,由先民徐阿华等人所留下的“垦耕契文”可知,当时的“妈祖宫”确实在岸边,三百多年来默默地守护着斯土斯民,迄今仍为旗后地区民众的心灵支柱。由旗后天后宫的庙址,不但可供研究台湾早期妈祖庙选择位置、地址与方位见证之活教材,且是妈祖庙面向码头的另一佐证之凭据。天后宫的平面格局为两殿五门两护室,是南方系统之庙宇。它的前殿与正殿之间有一座拜亭相连,虽然庙址挤在车水马龙的熬闹市衢中,仍遵循古制建筑,采用考究的工字型布区,为帝制时代官行建筑的典型,借此在外型上可凸显天后的崇高神格,使用上又能适应南台湾温热多雨的气环境。 旗津天后宫 构造 天后宫从石阶开始,地面、廊墙、廊柱,全用石头砌筑而成,是一座以石材为基础, 砖为墙,木料为顶盖的庙宇。其外廓呈现的精雕细琢,与高雄市内其他庙宇比较时,丝毫遮掩不了它的恢宏气度。庙前广场是汇聚人群之处,以红砖砌成,庙会时一方面做为外台戏的看台,一方面也做为庙祭时摆设供桌、供物之用。在早期的先民,庙埕也成为曝晒罟网,或临时修补竹筏、渔具的场所。庙埕的北建有碑座、办事处、香客休息亭、化妆室等。除碑座为仿古建筑外,其余均为现代式建筑。庙埕西侧建钢制电动的塔状金炉一座。 天后宫的屋顶为纵深二落的三川燕尾脊造形,其上装饰著龙凤、螭首、鸱吻等吉祥或辟邪的剪黏图案。中脊中座是福禄寿三仙翁,双龙左右侍护,脊带上塑有一簇簇的牌头人物,皆取自忠孝节义的故事题材,具有醒世与教诲的社教功能。一如台湾的大多数庙宇,天后宫也用了很多的剪黏来装饰屋顶,作法是以铅线作骨架,搭成各种形态,再糊上灰泥,然后将彩色陶片、玻璃片、瓷片等剪成需要的形状,一片片贴在灰泥上,成为别致艳丽的装饰,其制作过程极为烦琐。从最上方弯曲扬起的燕尾脊线往下依次有双龙、三仙翁、西施脊、大脊堵、排头、卷草等,都使屋顶生动活泼,更有观赏性。现在将各种剪黏说明如下:庙顶以龙来装饰,因民间相信龙能注雨以济苍生,有祈雨辟邪、压制火灾的作用。在庙脊上常见的有双龙抢珠、双龙护八卦,旗后天后宫则为双龙护三仙翁。三仙翁指的是福、禄、寿三者,凡人所求之者,莫不是人生之荣华富贵。大脊堵内装饰著凤凰、麒麟等瑞禽灵兽与万紫千红的奇花异草,讨取吉祥也增加热闹。西施脊即大脊上再加上的一脊,增加华丽的效果,也是清末以来台湾庙宇流行的作法,以虎、豹、狮、象为饰物。排头则是在垂脊的末端,有“盘子”来托住各种剪黏饰物,有的是人物带骑的武场题材,有的则是山水楼阁的文场,非常精致细巧,旗后天后宫的排头为道观练武的造型。卷草是在斜脊最末端的田卷形装饰,使脊线增加弯曲变化,看起来像是花草,又像浪花。 旗后天后宫的屋顶是采“三川脊式”,即将屋脊中央一段抬高,两边较低,使庙脊分为段,并增加垂脊,使屋顶造型更有层次和变化。正殿屋顶是四垂式,即在屋顶上多加一个屋顶,又称“重檐歇山”式,屋脊多而有转折,将屋顶分割成几个较为细致精巧的部分,这是因为正殿是庙的核心,故要建得特别高耸,以显气势非凡。天后宫的前殿有五门,在传统建筑上是尊贵的规制,由于前殿正立面位于进门,地位显著,故檐下、墙壁、石柱布满精彩的艺术作品。在木刻的部分,天后宫的木构屋架,颇具传统庙宇建筑特色的工艺价值,走近三川门一看,屋檐下满是精雕细琢,令人眼花撩乱的木雕,由上而下分别是,色彩缤纷的“网目”,长条形而醒目的“寿梁”,三角状的“雀替”,直立的“竖材”,以及如灯的“吊筒”,各有其特色。 旗津天后宫 特色建设 网目 由相互叠组的“斗栱”所搭成,这里的每个栱,向两边斜跳而出,成为弧线形,搭组 起来有如网状,故称为网目。斗栱是传统木造建筑的重要构件,支撑著梁架、屋檐等,在剧烈震动时可让梁柱减少受力,而保持平衡与稳定,兼具美化的装饰功能。 旗津天后宫 寿梁 位于进门正上方位置,抬头便可望见,横梁上彩绘姿态互异的传奇人物,表情栩栩如生。雀替:又称托木或插角,位于梁和柱的交角上,具有稳定直的功能。 竖材 位于吊筒外面,是为了遮饰吊筒中段的榫眼接缝。位置醒目,刻画有人物、灵兽等神话故事。吊筒:悬在梁下的短柱,在底部雕成莲花或绣球装饰。当成排并列时,获得的装饰效果非常的大。 格扇门 亦称格门,位于中门的两侧,各设一扇。格门是对人开,遇有祭典或中央大吏参谒时,可将格门摘下,使空间流畅。其细部作法分裙板、腰华、格心等三部份,均有故事人物,花鸟与灵兽等涂金之优秀浅雕图案。天后宫格门上所雕刻的历史人物与麒麟,生气活显,为不可多得的民间艺术杰作。 石雕 至于在石雕的部分,从天后宫庙埕踏入三川门,有三级花岗石台阶,是康熙十二年(西元1673年)渡海所用的压舱石砌成。走进三川门门口,这里称为“步口”,举目所见除了瑰丽灿烂的斗栱外,就是各种造型及表现不同技法的石雕作品。龙柱:天后宫***有三对龙柱,在三川门两侧的屋檐下,有一对蟠龙石柱,龙伴花鸟,体态栩栩如生,此对龙柱为清末台湾庙宇流行的典型之“一柱双龙”,匠师称为“天翻地覆”式。其造型为上下各有一条镂空的蟠龙环抱石柱,作翻腾飞舞状,在复杂的雕琢中,又以油彩涂色,显出五彩缤纷的热闹气氛。另两对龙柱分别位于前殿的拜殿及后殿的神龛前,造形类似三川门的龙柱。庙方为了维护文物,龙柱外均以红色的铁栏镶护,以免因意外碰撞而损坏。石狮:中门两侧的石墩上蹲著一对石狮,镇守庙门,天后宫的守护兽,雄狮开口含珠,抚绣球,雌狮则逗弄著小狮子。 柱础 柱础位于柱脚,亦称石珠、柱珠或柱櫍,多角形的侧面,雕刻着虾、蟹、花、鸟等装饰,显现出民间石雕丰富的题材,与匠师巧妙的创意和设计技巧。 花鸟人物堵:在三川门左右两侧的庙壁上,满布著繁复纠结的石雕,以及令人眼花撩乱的图形。尤以廊墙下的花岗石花鸟堵及人物堵,寓意“花团锦簇”、“瑞鸟呈祥”、“出将入相”、“安邦定国”等含义瑞祥传说及历史故事为体裁,颇富古味。 大殿 是寺庙最重要的祭拜空间,旗后天后宫为了供信众参仰膜拜,特在前殿设定拜 亭,避免空间的局促感,且让阳光从屋顶照射下来,让拜殿充满了神秘的气氛。大殿的屋架是整栋建筑中最高的地方,仰望屋架,正中央核心处三通五瓜大屋架,支支横梁,搁附着早被香火熏黑,形如木瓜的筒形短柱,环环相扣,层层相叠,这是旗后天后宫最特别的地方。大殿中门的门扉,以尉迟恭及秦叔宝为斗神,拜殿左墙的龙雕与右墙的虎刻,看来气象万千。传统上有“东青龙,西白虎”的说法,在庙门两侧墙壁,分别雕刻龙虎造形,简称龙墙、虎壁。左门又称龙门,右门称虎门,民间谓“入龙肚、出虎喉”不但大吉大利,且可消除一切灾厄。 天后宫的柱础 旗津天后宫 外殿内、左右两壁 遍布神话故事或历史人物的浮雕彩塑,矩形彩塑有“百花酿酒”与“西池蟠桃”,圆形彩塑有“南清宫姑孙相会”与“卢陵王招亲”等,都是属于清朝末期交趾浮塑,为上乘之艺术作品。 雕塑敷彩流传在中国许多地区,其中以敦煌彩塑最著名,从一般彩塑的形式来说,可釮为壁塑(类似西洋的浮雕)、影塑(高浮雕)、体塑(高雕)、圆塑(完全立体造型)等四大类,天后宫的彩塑是属于壁塑一类。关于彩塑,古代匠师们相传着“塑三画七”的术语,表示两种含意,一是说敷彩的重要性,一是说塑和画不能截然分开,塑造时就考虑到哪些部位用画的,哪些要由敷彩来表现。天后宫的彩塑也几近于“塑三画七”的标准。旗后天后宫纵深二落,左右为护龙的平面格局,东护室“即左护龙”隔成四个小间,分别祀奉著同祀神;西护室(即右护龙)采取总间的形式,后半供祀神之用,前半则搁放王船及储放神俱祭器之用。在大殿与护室之间搭有“过水亭”,让独立居中的正殿,得以和左右护室相通,廊亭也有遮雨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