鹦鹉还巢文言文
1. 《鹦鹉》的古文翻译
一、译文
山梁货店的鹦鹉十分聪明。东关口店铺的鹩哥,也会说话。两家店拿这两只鸟作比较:鹦鹉吟了一首诗,鹩哥也说了同样的一首,声音清越与鹦鹉不相上下。鹩哥又说了些,鹦鹉却不说了,别人问鹦鹉为何这样,鹦鹉说,他说话的本领不如我,却十分狡猾,我一开口他就偷学去。
臬司的爱子,病的很重,买下鹦鹉作为消遣,山梁货店得老板把鹦鹉用笼装上,献给了他。鹦鹉悲愁不肯吃食,自言道:“我本是山货店中鸟,不认识尊贵的臬司大人。
我最怀念我的老主人,无法用精妙的语言波的新主人你的喜爱。”鹦鹉在臬司家中呆了5天,哀求回去,最后终于得到自由,回到山货店中,可是一到那里就垂颈而亡了。
这是明万历年前的事情
二、原文
山梁货店市肆,养鹦鹉甚惠。东关口市肆有料哥,亦能言。两店携二鸟相较:鹦鹉歌一诗,料哥随和,音清越不相上下。料哥再挑与言,不答一字。人问其故,曰:“彼音劣我,而黠胜我,开口便为所窃矣。”
臬司有爱子。病笃,购以娱之。贾人笼之以献。鹦鹉悲愁不食,自歌曰:“我本山货店中鸟,不识台司衙内尊。最是伤心怀旧主,难将巧语博新恩。”留之五日,苦口求归,乃返之山货店,垂颈气尽
万历年间事也。
三、出处
《书影》
扩展资料
一、创作背景
《书影》为清代学者周亮工所著,凡10卷。
二、作品赏析
周亮工虽然道学气很重,《书影》中亦有些迂腐之见和无根的传闻之谈,但他也曾受到晚明文士风气感染和影响,还颇存风流跌宕的余韵余绪,加上他足迹遍及大江南北,自然见闻益多,涉猎更广泛了,集中包罗着很多评诗赋,论文风,谈艺坛掌故,述文人轶事的篇什,而所涉及的范围之广,又遍及小说、戏曲、绘画诸多方面。
书中内容庞杂,或考释典籍,或评论诗文,或议论经史,或谈艺论技,或记载奇闻异事。特别是《书影》中保存了一些重要的小说史料。
三、作者简介
周亮工(1612-1672),字元亮,又有陶庵、减斋、缄斋、适园、栎园等别号,学者称栎园先生、栎下先生。明末清初文学家、篆刻家、收藏家。河南祥符(今河南开封祥符区)人。
明崇祯十三年进士,曾任山东潍县知县,迁浙江道监察御史。入清后,任盐法道、兵备道、布政使、左副都御史、户部右侍郎等。后屡次被弹劾判死刑,又遇赦免。康熙元年(1662年)起复为青州海道、江安储粮道。周亮工擅古文,宗唐宋八大家。
他一生饱经宦海沉浮,曾两次下狱,被劾论死,后遇赦免。生平博极群书,爱好绘画篆刻,工诗文,著有《赖古堂集》、《读画录》等。
搜狗百科-料哥
2. 鹦鹉噪虎古文翻译一、译文
女几山是喜鹊筑巢的地方。有老虎出没在树丛之中,喜鹊群聚向它大叫,鹦鹉听到后,也跟着聚集起来向老虎大叫,寒鸦见了问喜鹊:“老虎是在地上行走的动物,跟你们有什么瓜葛,而对它大叫?”
喜鹊答道:“它咆哮会产生风,我们怕风会把我们的窝从树上掲下来,所以才大叫赶跑它。”然后问到鹦鹉,鹦鹉无言以对。寒鸦笑道:“喜鹊的巢在树梢上怕风,所以畏惧老虎;你们是住在树洞里,怎么也跟着乱叫呢? ”
二、原文
女几之山,鹊所巢,有虎出于朴簌,鹊集而噪之。鹦鹉闻之,亦集而噪。寒鸦见而问之曰:“虎行地者也,其如子何哉,而噪之也?”鹊曰:“是啸而生风,吾畏其颠吾巢,故噪而去之。”问于鹦鹉,鹦鹉无以对。寒鸦笑曰:“鹊之巢木末也,畏风故忌虎,尔穴居者也,何以噪为?”
三、出处
《郁离子》
扩展资料
一、创作背景
《郁离子》,郁,有文采的样子;离,八卦之一,代表火;郁离,就是文明的意思,其谓天下后世若用斯言,必可抵文明之治。思想内容以道为本兼与儒家形而下的用相结合。立意与行文变幻奇诡,颇得庄子精髓。嘉靖丙辰与宋濂《龙门子凝道记》合刻於开封。
刘基认为万物有道,道不可逆;二、物有两极,对立统一;三、理一分殊,探其本质;四、智胜于力,知所未知;五、以物以理,取象思维。思维深得道家思维的精髓。
“郁离子”是刘伯温的托称,刘基写作《郁离子》的时候,是在他47—50岁,经历了元朝官场上的四起四落,正值其人生的低谷,使得他的半生他郁郁不得志,不能施展抱负,后来被夺去兵权,遂弃官归隐家乡青田山中,发愤而著《郁离子》。
书成不久,他即出山离家,成为朱元璋的亲信谋士,协助朱元璋建立了统一的明王朝。
二、作品赏析
《郁离子》,乃元时诚意伯刘公愤然辞官,隐居于山林四野所著之书。离为八卦之火,文明之象,用之其文郁郁然,为盛世文明之治,故得其名。
书总十卷,分十八章,其言详于正己、慎微、修纪、远利、尚诚、量敌、审势、用贤、治民,“本乎仁义道德,明乎吉凶祸福之几,审乎古今成败得失之迹”包罗万象,明察秋毫,长于奇辩,工于句式,诸多巧喻,趣解说教之沉闷,使获婉转顿悟之喜,喟然慨叹其思其智。
三、作者简介
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4月16日)字伯温,谥曰文成,汉族,青田县南田乡(今属浙江省文成县)人,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
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元末明初军事家、政治家、道士及诗人,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他以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为诸葛武侯。
搜狗百科-鹦鹉噪虎
搜狗百科-鸲鹆噪虎
3. 鹦鹉 古文 全解鹦鹉扑火
有鹦鹉飞集他山,山中禽兽辄相贵重,鹦鹉自念:虽乐不可久也,便去。后数日,山中大火。鹦鹉遥见,便入水濡羽,飞而洒之。天神言:“汝虽有志,意何足云也?”对曰:“虽知不能,然尝侨居是山,禽兽善行,皆为兄弟,不忍见耳!”天神嘉感⑦,即为灭火。
注释:
①集:栖息。②辄:总是。③相贵重:尊重它。相:指代鹦鹉。④濡羽:沾湿羽毛。⑤侨居:寄居,寄住。⑥善行:行为善良。⑦嘉感:赞扬并受感动。
译文:
有一群鹦鹉飞到一座山上,山中的禽兽都(很喜欢),互敬互爱。鹦鹉想,这里虽然感到很快乐,但是不能长久居留下去,于是便飞走了。过了好几个月以后,山中突然失火。鹦鹉远远地看到,便用自己的羽毛沾湿水,飞到山上,洒水去救火。天神见此,说道:“你虽然很有意气和气志,但又有什么用(效果)呢!”鹦鹉答道:“我虽然知道不能够把火救灭,但是我曾经住过这座山,与山上的禽兽友好相处,亲如兄弟,(山中这样着火),我不忍心看下去啊!”天神听了很感动,以示嘉奖,便把山火灭了。
4. (10分)阅读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小题1:(2分)(1)行走 (2)回答
小题2:(3分)鹦鹉听到后,也跟着聚集起来向老虎大叫。
小题3:(2分)是啸而生风,吾畏其颠吾巢,故噪而去之。
小题4:(3分)凡事不要人云亦云(东施效颦),盲目跟风,要有自己的主见;凡事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对的策略。
小题1:
试题分析:理解常见文言实词要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文”能用已学过的文言词语的意思,联系上下文进行理解并积累。
小题2:
试题分析::所谓“理解文中的句子”,就是能够根据上下文的语境、领会某一个文言句子在文中的意思,能从思想内容、表达效果等方面对这个句子作深入的分析。此处注意“闻”“集”“噪”等词的理解。
小题3:
试题分析:这类题目的答案基本都能在原文中找到,但找答案不是盲目的,要看看题目问的是哪方面的内容,然后再有的放矢地去找。这里理解鹊“集而噪之”的原因命题点。
小题4:
试题分析:学生能分析和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在分析归纳原文有关内容的基础上,以推理的方式,分析和概括在某一叙述事件或说明某一道理时作者的主张和看法。能结合文章做具体分析,意思表述合理即可。
5. 《鹦鹉》的古文翻译一、译文 山梁货店的鹦鹉十分聪明。
东关口店铺的鹩哥,也会说话。两家店拿这两只鸟作比较:鹦鹉吟了一首诗,鹩哥也说了同样的一首,声音清越与鹦鹉不相上下。
鹩哥又说了些,鹦鹉却不说了,别人问鹦鹉为何这样,鹦鹉说,他说话的本领不如我,却十分狡猾,我一开口他就偷学去。 臬司的爱子,病的很重,买下鹦鹉作为消遣,山梁货店得老板把鹦鹉用笼装上,献给了他。
鹦鹉悲愁不肯吃食,自言道:“我本是山货店中鸟,不认识尊贵的臬司大人。 我最怀念我的老主人,无法用精妙的语言波的新主人你的喜爱。”
鹦鹉在臬司家中呆了5天,哀求回去,最后终于得到自由,回到山货店中,可是一到那里就垂颈而亡了。 这是明万历年前的事情 二、原文 山梁货店市肆,养鹦鹉甚惠。
东关口市肆有料哥,亦能言。两店携二鸟相较:鹦鹉歌一诗,料哥随和,音清越不相上下。
料哥再挑与言,不答一字。人问其故,曰:“彼音劣我,而黠胜我,开口便为所窃矣。”
臬司有爱子。病笃,购以娱之。
贾人笼之以献。鹦鹉悲愁不食,自歌曰:“我本山货店中鸟,不识台司衙内尊。
最是伤心怀旧主,难将巧语博新恩。”留之五日,苦口求归,乃返之山货店,垂颈气尽 万历年间事也。
三、出处 《书影》 扩展资料 一、创作背景 《书影》为清代学者周亮工所著,凡10卷。 二、作品赏析 周亮工虽然道学气很重,《书影》中亦有些迂腐之见和无根的传闻之谈,但他也曾受到晚明文士风气感染和影响,还颇存风流跌宕的余韵余绪,加上他足迹遍及大江南北,自然见闻益多,涉猎更广泛了,集中包罗着很多评诗赋,论文风,谈艺坛掌故,述文人轶事的篇什,而所涉及的范围之广,又遍及小说、戏曲、绘画诸多方面。
书中内容庞杂,或考释典籍,或评论诗文,或议论经史,或谈艺论技,或记载奇闻异事。特别是《书影》中保存了一些重要的小说史料。
三、作者简介 周亮工(1612-1672),字元亮,又有陶庵、减斋、缄斋、适园、栎园等别号,学者称栎园先生、栎下先生。明末清初文学家、篆刻家、收藏家。
河南祥符(今河南开封祥符区)人。 明崇祯十三年进士,曾任山东潍县知县,迁浙江道监察御史。
入清后,任盐法道、兵备道、布政使、左副都御史、户部右侍郎等。后屡次被弹劾判死刑,又遇赦免。
康熙元年(1662年)起复为青州海道、江安储粮道。周亮工擅古文,宗唐宋八大家。
他一生饱经宦海沉浮,曾两次下狱,被劾论死,后遇赦免。生平博极群书,爱好绘画篆刻,工诗文,著有《赖古堂集》、《读画录》等。
百度百科-料哥。
6. 鹦鹉救火文言文答案《鹦鹉救火》
作者 刘义庆
年代 南朝
原文
有鹦鹉飞集他山,山中禽兽辄相爱重。鹦鹉自念虽乐,不可久也,遂去。后数月,山中大火。鹦鹉遥见,便入水沾羽,飞而洒之。天神曰:“汝虽有志意,意何足云也?”对曰:“虽知不能救,然尝侨居是山,禽兽行善,皆为兄弟,不忍见耳。”天神嘉其义,即为之灭火。
注释
1.集:栖息
2.念:想
3.沾:沾湿
4.辄:都
5.去:离开
6.濡:浸
7.何足道也:(你洒的这点水)怎么能扑灭火呢
8.然:但是
9.侨:寄居
10.区区:小,细微
11.志:愿望;指灭火的心意
12.见:文中指禽兽们受火灾之苦
13.虽:即使
14.是:这
15.善:好的
16.皆:都
17.对:答
18.即:就
19.他山:别的山头,指不是自己常居的山头
20.相:动作由一方来而有一定对象
21.相爱:喜欢它
22.尝:曾经
23.为(即为灭火):替
24.重:双重
25.遥:远
26.足:值得
译文
有一只鹦鹉飞到别的山上,栖息在那里,山中的飞禽走兽都很喜欢它。鹦鹉自觉得这座山虽然让它快乐,但不是它长久停留的地方,就飞走离开了。飞禽走兽都依依不舍
过了几个月后,山中失火了。鹦鹉远远看到,心中急得像被火烧。就飞进水中沾湿了自己的羽毛,飞到火上面洒水。
天神说道:“你虽然一片好心,但这几滴水又哪里值得说出?”
鹦鹉答道:“尽管我知道区区几滴水不能救火,但是我曾经暂时在这座山住过, 山上的飞禽走兽对我很好,我们都亲如兄弟,我不忍心看着他们被火烧毁啊!”
天神赞扬鹦鹉的好心肠,立即为它把火扑灭了。
寓意
这则寓言高度赞扬了珍视友谊,为友谊宁肯献出生命的无私精神。而且帮助不在于大小!
珍视友谊,为友谊宁肯献出生命的无私精神.我们要学会知恩图报,不能做忘恩负义的人。
启示与借鉴
1.帮助他人,不在于力量的大小,而在于显示一片诚心。有人捐一元钱帮助病重的同学,有人出五十万支援受灾的百姓,各尽其力,这“义”的分量是相当的。
2.与愚公移山的意义相似,尽心尽力去做看似无用的事情,而以诚心感动了他人并得到帮助。
3.人要有毅力 不管这股力量是多么的微小 持之以恒的应对 一定会有回报的 与“水滴穿石”同一个道理。
4.要知恩图报,不要忘恩负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