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书院2018年工作总结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2018匆匆走过,阳明书院由衷感谢各位学生及家长朋友的一路陪伴与支持,书院最大的收获无异于越来越多的书院学员踏实做人,坚持做事,学业进步。
2018年,阳明书院继续开设蒙学课,学习《笠翁对韵》、《声律启蒙》;中级班,学习《三字经》、《唐诗三百首》、《说文解字》、《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中国历史》;高级班,学习四书五经等课程。
诗词和对联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文学形式,两千多年来一直薪火相传,至今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在古代,自私塾的幼童起,就开始这种文学修养的训练,应对、声调、音律、格律等都有严格的要求。因此,一些讲对对子和声律方面的著作也应运而生,《笠翁对韵》《声律启蒙》就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
两部蒙学书均按韵分编,包罗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等的虚实应对。从单字对到双字对,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到十一字对,声韵协调,琅琅上口,从中得到语音、词汇、修辞的训练。从单字到多字的层层属对,读起来,如唱歌般动听。较之其它全用三言、四言句式更见韵味。这类读物,在启蒙读物中独具一格,经久不衰,并得以广泛流传。它们固然是写给古代儿童的,但因为它丰富的词汇和典故,优美的韵律和节奏,绝妙的对照,新鲜有趣的表达方法,同样适用现代儿童,为写作和提高文学素养打下良好基础。
因此,阳明书院将《笠翁对韵》《声律启蒙》作为蒙学班的基础文化课程。课堂上,我们尝试用吟诵的方式教学。汉语的诗词文赋,大部分是使用吟诵的方式创作,所以也只有通过吟诵的方式,才能深刻体会其精神内涵和审美韵味。内容教学上我们坚持趣味性与实践性并重,以讲故事、对对子等多种形式积累优秀传统文化,锻炼孩子思维,提升对语言文字的感悟力。
汉字是中国特有的文字,每个汉字都是一幅画,画里画外都是中华儿女不舍不离的壮阔河山,每个汉字都是一首诗,一咏一叹,都是炎黄子孙传情达意的青鸟飞鸿。从仓颉造字的古老传说到100多年前甲骨文的发现,历代中国学者一直致力于揭开汉字起源之谜。无论是结绳说、八卦说、还是河图洛书说、仓颉造字说……作为中国人最骄傲的莫过于汉字是迄今为止连续使用时间最长的文字,也是上古时期各大文字体系中唯一传承至今的文字。
汉字难学,因为其既表音又表意。汉字难记,因为它们各不相同,又多的像浩瀚的海洋,灿烂的星空。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学校教育中幼童都是从拼音学起,再借助拼音来学汉字。这种方式无形中给孩子加大了难度。从改版后的一年级部编教材中,我们不难发现,拼音已经被认定为学习汉字的工具之一,而不是唯一。教材把一部分汉字教学提前到拼音教学的前面,告诉我们学习汉字不一定非得从拼音开始。
国家课改旗帜鲜明,那么既然是工具“之一”,我们未尝不能遵循历史文化的规律,使用更顺手,更高效的工具——字根识字法。从了解汉字起源开始,从认识甲骨文开始,领悟博大精深的汉字文化,积累学习汉字的方法,直到可以深谙老祖宗创造汉字的规律。我们希望中国儿童学习汉字,是从根开始,直到开枝散叶,繁花似锦,硕果累累。
讲解甲骨文和《说文解字》既有助于破除提高学生识字量的瓶颈,又能够弘扬传统文化,在基础教育中贯穿中国文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从识字开始,使汉字的教学跟天人合一的世界观相结合,和孝道相结合,和礼仪相结合,和自然相结合,和生命相结合,和道德相结合,以期从一开始就在孩子心中确立中国文化的灵魂,使孩子的心灵回归自然,回归家庭,回归社会,回归一切能够有助于符合自然、尊重生命、完善人格、启发蒙昧,培养智慧的地方。
另外,九畹老师开设的茶道课上,孩子们通过与老师一同研究备茶、沏茶、品茶等流程中的各种技艺、礼仪,从而领悟修身的方法,品味人生的真谛。人们品茶,品的不只是茶味,更是自己的心境。正如茶,只有在经过沸水冲沏浸泡之后,方可凝香吐味,人生意义只有在经历风雨冷暖、飘摇沉浮之后,方能体悟生命的真义。实践茶道,主要是为了在此过程中摒除杂念,澄明心神,寻找精神的愉悦和智慧。茶道,体现着中国人对“清净平和”、“恬静淡远”的哲学和审美境界的追求。在烹煮与品位的一道道过程中,借由安静有序的技艺和清淡醇远的茶香,茶之道的内涵与品茶者的精神和身体交流融通,于是,茶道的意义便会成为品茶者生命内外的生命与底色。
伴随着《春江花月夜》《高山流水》《广陵散》等古琴古筝名曲,孩子们自备具起,赏茶、习茶、品茶、泡茶、奉茶,直至收具,每一个流程都由孩子们自己完成,对绿茶、红茶、白茶、黄茶、青茶和黑茶六大茶类进行品香审韵,懂得了“客来敬茶是为礼”。领略中华茶文化的博大精深,提升孩子们动手动脑能力,让孩子们怀抱着一颗谦卑恭敬的心来做人做事,知礼守仪,明心见性,这也是九畹老师想教授的。
英语口语课则是为孩子培养一种认识世界、与世界沟通的工具和视角。国学学校开设英语课,看似匪夷所思、与书院宗旨不符,实则体现了书院广阔的胸襟和高度的前瞻性和使命感。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世界上70%科技类文章皆由英文撰写,我们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除去继承中华千年传承,还要将这种中华文化推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另外,中国要发展,就要摒弃民族狭隘性,向大国强国学习先进的技术、理念,师夷长技以制夷,因此,我们有必要借助一种工具-英语。学以致用,用英语了解世界,用英语强大中国。
烹饪课一直是深受孩子们喜欢的课程,张老师和刘老师高超的烹饪手艺让孩子们赞不绝口,在享受制作美食的同时,孩子们也在认真学习,课后总结记录并实地练习,掌握了几种基本的烹饪方法,有的孩子甚至为父母做出了美味的菜肴。这正是阳明书院推崇的“做人,做事,做学问”之做事一层。如今多少孩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把父母的照顾与爱护当作理所当然,何谈对父母的理解与孝顺?书院开设烹饪课,一方面希望孩子将来能够自己照顾好自己,让父母安心,一方面能够鸦反哺、羊跪乳,报得父母三春之晖。
书院把运动看做增强体质、培养兴趣和运动技能的手段,因此周末书院依旧开设足球课、篮球课,以此培养孩子们的拼搏精神、团队合作,以及在规则范围内的竞争意识。同时,书院老师还把运动看成孩子的一种生存教育,能够自我保护,因此本年度特意设置了散打课和内家拳课,教授孩子中国武术。中国武术内外兼修,修复内在的怯懦,修正外在的暴力。当我们知道自己怯懦、懦弱、能力不足时,能够拿出勇气面对自己的不足,修补它,便是勇。唯有无畏才能向前,少年强则中国强,剑气如虹,气概昂扬。暴的特征是攻击性,攻击性的特征是喜欢以“受害者”的身份进行“还击”。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武者修习的是高等智慧,不制造新的伤害、不制造新的麻烦来给自己解决。天下本无事,才是真本事。
教育部最新通知,2019面9月起,整个小学6年***选优秀古诗文124篇,占所有选篇的30%,比原有人教版增加55篇,增幅达80%,平均每年20篇左右。初中古诗文选篇也是124篇,占所有选篇的51.7%。因此书院与时俱进,新设古文素养课,特意聘请中文系苏治中老师讲授古文。开设此课,可以知历史,可以知哲学,可以知文体变迁,可以知人情世故,可以知中国的宗教精神和人文精神。古文素养课上,孩子们与儒雅的苏老师乘坐高度凝练的语言之舟,穿越千年时光,体味气魄恢弘的的史诗事件,既有对于历史事件高屋建瓴的分析,又有对于古文词语信而有征的推敲比较,孩子们在课上畅所欲言,双目中灼灼闪烁着对于中国历史的深深好奇以及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中国诗词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积淀,解读传承经典诗词就是解读和传承中华民族的精神和品格。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传承给孩子们,意味着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中播撒一粒粒文化的种子,师者需要精心培育才能让这一粒粒种子生根、发芽、茁壮成长,才能让孩子们具有中华民族的灵魂、脊梁和品格。如何将这些经典诗词传承给孩子们呢?吟诵就是一种学习中国古典诗词非常重要的入门途径。吟诵是人们对汉语诗文的传统诵读方式,也是中国人学习文化时高效的教育和学习方法,有着两千年以上的历史,代代相传、人人皆能,在历史上起到过极其重要的社会作用,有着重大的文化价值。南开大学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叶嘉莹先生曾说过,“吟诵不但是读诗、欣赏诗、理解诗的重要法门,而且是写诗的重要入门途径。诗要自己‘跑’出来,怎么做?你要对诗歌中文字的音声、节奏、韵律非常熟悉。你熟于吟诵,于是你的诗便会随着声音‘跑’出来。”诗歌一定要会吟诵,才能深刻体会其精神内涵和审美韵味,因而吟诵也是汉语诗文的活态。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你喜欢上了诗文,背诵就不是问题了。为此,2018年书院一改传统教授诗歌的方式,有幸请到程老师为书院的孩子们开启诗词歌赋的吟诵之门,带领学生用心灵体会文人墨客的人心诗情、悲天悯人的情怀和高超的艺术眼光。2019年,书院将进一步秉承“润物细无声”的教学理念,采用“渗透性”的学习法,将绘画美、意境美、音乐美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吟诵的方式带领孩子们在诗词歌赋这个艺术宝库中自由翱翔。
今天相比起古人,我们的科学技术更为发达,我们的生活物质更为繁盛,我们的个人眼界更为开阔,我们每个人生命中的可能性更多了,但是,我们的心灵、我们的诗意有所托付吗?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还能不能唤醒心中的诗意吗?我们的眼睛看风景,我们的心灵产生波动,吟诵使我们将心灵的感动和天地万物的活动融为一体,从而深刻地认识自己,唤醒自己,抵达最真实的自己-勇敢,坦率,真诚,天真。吟诵诗歌,使我们触摸到内心不敢作假的人性。
孔子是儒学的宗师、是私学的开创者,孔子的思想代表着理性的社会秩序,以伦理为法、以个人修养为本、以道德为施政之基础,以个人正心修身为政治修明之跟柢。孔子主张人对人类与社会负起当负的责任,所谓以天下为己任。为纪念孔子,2018年书院组建了佾舞团队,致敬孔子渊博的学识和高尚的人格。在此过程中,书院老师认真研习古典音乐,向各位业内专家请教,尤其感谢白老师对书院活动的鼎力支持与艺术指导,丁老师与徐老师对孩子们不厌其烦、耐心细致地舞美指导,经过为期三个月的刻苦学习与练习,阳明书院的佾舞生们在9月28日孔子诞辰之日的祭孔大典上大放异彩。
在场的每一位观礼者心中洋溢的不止是感动,还有为孩子们内心的大局意识和责任感而自豪。服装统一、面容肃穆,所有的孩子似乎都发生了微妙的变化。那是一种全神贯注、一种不负使命、一种浩然正气。这不正是我们对孩子们的期望吗?看着一袭袭如火的红衣,时光仿佛穿梭到了古代,冠上的金蟾熠熠生辉,预示着佾生们得中高第,服饰上的花朵雍容华贵,代表着他们如花的年岁。孩子们在整个祭祀过程中既展现出临危不乱的大将之风,又流露出谦谦君子的温润之色。更为重要的是,他们把泱泱中华千年的魂魄身体力行,这正是阳明书院对孩子们的殷殷期盼,也是书院前进的动力与希望。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书院期盼孩子们继承先圣德行,做人谦逊有礼,道德学识渊博,愿他们生活的时代,天下安康。
2018年,阳明书院举办形式各异的主题讲座,邀请各行各业的老师专家为孩子们讲解不同行业的知识,其中包括:1. 朱海阔老师讲解现代诗歌,讲述自己对古典文学的热爱;2. 《打狗棍》的作者戴俊卿先生讲解承德文化和《打狗棍》的创作历程,为孩子们签名售书;3. 参观刘春生老先生的丝绸锦画展览,感知自己身边的匠人精神;4. 聆听曹律师讲解法律常识,提高学员的法律意识;5. 参观石老师的酿酒作坊,学习白酒的制作工艺;6. 在中医方面,焦大夫,安大夫为孩子讲解中医养生,北京弘医书苑院长李建国老师使用漫画的形式向孩子们讲解《黄帝内经》,医学院的李老师则讲授针灸推拿对人体的作用,由理论学习上升到实际操作与演练,孩子们学习并亲身体验了针灸、艾灸和推拿。在中国历史上,许多文人骚客、名士大家皆精通中医,因而,古人称医生为“儒医”。学院希望孩子们有机会看看外面世界的样子,经过他们不断地探寻与发现,有朝一日会明白什么是社会,社会有哪些行业、哪些人组成。包括老师,医生,律师,公安,和许许多多各行各业的人才。
同时,书院组织学员参加各种活动,包括:1. 元宵节撒路灯,意在祛病驱魔,祈福安康,迎接光明;2. 中元节放花灯,人为阳,鬼为阴,陆为阳,水为阴,鬼节不是迷信,它让我们停下脚步,敬畏天地、感怀先人,悲悯众生;3. 端午节发放五色手环,组织登山,以此登高顺阳,驱邪避害;4. 秉承大教育家蔡元培提出的“完全人格,首在体育”的教育理念,书院组织学员野外骑行,享受运动的乐趣;5. 同时,书院还组织学生集体观看《厉害了,我的国》,《我不是药神》等纪录片和电影,了解过去五年以来中国桥、中国路、中国车、中国港、中国网等超级工程的珍贵影像,及其背后奋斗在一线的普普通通中国人的生活;6.《我不是药神》触及人们灵魂深处的渴望,关心一些难以取舍的议题:穷与病、死与生、公正与人命。通过这些活动,书院希望学员们继承中国传统文化,推陈出新,身体力行,天下为公,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走遍中国一直是书院自成立以来坚持的目标之一。2018年,1. 阳明书院走进河南,探寻中华文明的古代发源地;2. 参观中国农业博物馆,学习灿烂辉煌的农业文明,体会“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艰辛;3. 参观航天航空博物馆,零距离地触摸一架架各式飞机,了解中国空军发展的旅程;4. 穿越飞狐陉,游历古代重要军事关隘;5. 攀登恒山,感受全真道教的文化积淀;6. 参观北方重要战略要地-大沽口炮台,观摩近代重要的海防屏障;7. 践行将近一万公里的东北边防线之旅,路过苍茫的呼伦贝尔大草原,穿过葱郁的大兴安岭腹地,目睹了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所孕育出的那片肥沃的黑土地;8. 参观承德地质文化博物馆,用理性的目光了解家乡承德的地形地貌;9. 走进近代工业的摇篮-辽宁,追忆势单力薄的满族如何异军突起,自强不息,与汉族完美融合,并入主中原……为何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2018年是可喜的一年,传统课程的完善,特色课程的陆续设置,为书院的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进一步明确了书院培养学生“做人,做事,做学问”的方向,增强了书院茁壮发展的信心。在这一年中,大多数孩子能够坚持每天早起跑步、静心练字、阅读书籍,润物细无声,孩子毅力的培养离不开各位家长的合作配合与言传身教,离不开各位家长对书院的支持与宽容。 2019如约而至,阳明书院将会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最后祝愿孩子们健康成长、快乐成才,祝愿各位家长身体康健、工作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