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讲讲诸葛亮其人其事?越多越好!看完三国,我太崇拜他了!
虚虚实实话『三国』系列:忠贞与智慧的化身(上)——诸葛亮其人其事
(甲)与名门丑女联婚而提高知名度
(乙)崛起——乱世夜空闪亮的新星
(丙)瑜亮情结『四妒』萌杀机
(丁)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戊)白帝托孤——如鱼得水的君臣关系?
--------------------------------------------------------------------------------
有句俗谚说:『三个臭皮匠,胜过一个诸葛亮。』这原本是在推崇集思广益的功效,赞美集体智慧的好处,但是也等於把诸葛亮看成了个人智慧的最高标准,说诸葛亮是最受广大社会群众认同的智慧形象,说诸葛亮是一个封建时代最聪明的人,相信绝大部分的人都不会反对。
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里头,诸葛亮、曹操、关羽并称『三绝』或『三奇』,诸葛亮的『智绝』形象,不仅在华人社会里家喻户晓,而且盛名远播於世界。在国外,提起诸葛亮其人其事,不少外国朋友亦津津乐道。
近代著名学者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一书中,批评罗贯中塑造出来的诸葛亮形像是『多智而近妖』,也就是说,在罗贯中的笔下,集忠贞与智慧於一身的贤明政治家诸葛亮,不仅是一个忠臣、贤相的典型,是封建士大夫的理想楷模,更是一个足智多谋、神机妙算而近乎『妖异』或充满『仙气』的神师。
的确,随著三国演义故事的流传,这样的诸葛亮形像也深入人心,代代相传,历久弥新,成为一个不朽的、彰显著浓厚理想色彩的艺术典型。今天,藉著校刊篇幅,老师愿意引领志同道合的同学们,一起来游历神秘的『诸葛亮世界』,探讨历史与小说的『虚虚与实实』。
01
(甲)与名门丑女联婚而提高知名度
按照陈寿和罗贯中的说法,诸葛亮本来是『琅琊阳都人』,根据学者考证,汉代的阳都,大概是在今山东省临沂或沂南、沂水等县。所以说,诸葛亮应是山东人,但在十几岁少年时离开山东故乡,客居隆中。刘禹锡『陋室铭』里有『南阳诸葛庐』句,诸葛亮『出师表』亦有『躬耕於南阳』句,指的就是这十年的隐居生活,这也是诸葛亮出道前的沉潜时期。
其实,诸葛亮在隆中隐居是『不甘寂寞的』,他关心天下大事,常以管仲、乐毅自比,身处乱世,却渴望实现救亡图存的理想。但他也深深知道,在当时门第观念根深柢固的封建社会里,一个没没无闻的平民青年,没有靠山、没有烜赫家世,纵使有天大的才华,也不容易入仕去实现个人的政治理想?所以,聪明的诸葛亮就巧妙运用了『婚姻』这一绝招,来扭转自己的劣势。
大家都知道,诸葛亮称得上是一个才貌双全的俊男,而他的老婆却是个丑妇。三国志裴松之注引用襄阳记记载说,沔南名士黄承彦对诸葛亮说:『闻君择妇,家有丑女,黄头黑色,而才堪相配,足下以为如何?』诸葛亮喜出望外,即刻答应。
在当时以『郎才女貌』或『才子佳人』为时兴的传统社会,诸葛亮这种逆向操作的择偶方式,的确让不少人感到讶异又惋惜,甚至加以嘲笑。有一句俗话:『莫作孔明择妇,正得阿承丑女』,指的正是此事。
但因为新娘黄阿丑之父是沔南名士,又和荆州牧刘表及荆州望族蔡家有极为密切的亲戚关系,所以当诸葛亮成为黄承彦的乘龙快婿之后,也马上声名大噪,与荆襄世族名流搭上线,受到他们的尊重。这也算是藉婚姻来提高知名度,作为踏入仕途的一块『敲门砖』,亦不失为明智的『政治手腕』吧!
关於这位阿承之丑女,三国演义第一百二十七回,罗贯中说她『貌甚陋,而有奇才,上通天文,下察地理,凡韬略遁甲诸书,无所不晓。武侯在南阳时,求以为室。武侯之学,夫人多所赞助焉。』可见诸葛亮夫妻的才情还满搭配的。
只是不知何故,他们长期不育,史载诸葛亮结婚时是二十七岁,以古人眼光来看已相当晚婚,一直到四十六岁才得子诸葛瞻。这其间,还曾将其兄诸葛瑾之子诸葛乔过继膝下。《姓源韵谱》一书记载:『诸葛亮身长八尺,形细面粗,犹如松柏,皮肤枯槁,文理润泽』,因此学者质疑,诸葛亮婚后长期无子,并不能完全归咎於丑妻不育,而是与诸葛亮本身健康状况不佳有关。
当然也有另一种说法:诸葛瞻是诸葛亮之妾所生的。因为诸葛亮给李严的信中曾提到:『吾受赐八十万斛,今蓄财无余,妾无副服。』可看出诸葛亮是有纳妾的,所以怀疑诸葛瞻不是丑妻所生,应该也算合理的怀疑。
02
(乙)崛起——乱世夜空闪亮的新星
诸葛亮婚后,与其岳父黄承彦之好友荆襄大名士-庞德公、司马德操、徐庶、庞统等人来往密切,经常聆听教诲,讨论切磋,由於诸葛亮本人学识非凡,足智多谋,也博得了众人的敬重。所以,当刘备在荆州访求贤士,招兵买马时,荆襄集团便把当地最杰出的人才-『卧龙』诸葛亮、『凤雏』庞统,推荐给了刘备,诸葛亮为刘备设计了隆中路线,庞统也劝刘备早取益州,才能以东吴和曹操鼎足三分天下。
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人尽皆知,而刘备为何会三顾茅庐是因『徐庶走马荐诸葛』的缘故,这些故事更是耳熟能详,流传不朽。三国演义第三十六回起,写徐庶辅佐刘备,连续打败曹军,曹操遂将徐母绑票到许昌,模仿徐母笔迹写信向其子劝降,徐庶性至孝,遂泪奔曹营。
刘备设宴为徐庶饯别,徐庶走了一段路后,又拨马回头,向刘备力荐诸葛亮,称赞诸葛亮『有经天纬地之才,盖天下一人也』,比管仲、乐毅还要厉害,劝刘备『急宜枉驾见之』,徐庶之言,让刘备也想起司马徽的话:『伏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而后才有三顾茅庐之举。而三国演义也说,徐庶到曹营后,身在曹营心在汉,终生不发一言,不献一计。徐庶侍母至孝和走马荐诸葛的故事,留给三国演义读者鲜明美好的印象。
事实上,根据学者考证,在刘备依附荆州刘表,屯兵新野之时,徐庶投奔到刘备门下,深受刘备器重,那时就向刘备推荐了好友诸葛亮。后来刘表病死,曹操趁机攻打荆州,刘表之子刘琮降曹,屯兵樊城的刘备慌忙南撤,当时徐庶与诸葛亮同在军中辅佐刘备,曹操为得到徐庶,遂俘虏徐母胁迫他归顺。罗贯中故意颠倒史实时间,将诸葛亮出山的功劳全部归给徐庶,这是与史实不符的。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及裴注引记述:徐庶母子本来就同住,徐母被曹操掳走后,徐庶很快就知情,曹操不需假冒笔迹求致,而且徐庶在曹营,一直做大官到曹丕黄初年间,官至右中郎将、御史中丞。试想,徐庶如果像罗贯中讲的那样『终生不发一言,不献一计』,官运怎能如此亨通?
刘备三顾茅庐时,诸葛亮向他分析天下形势,提出著名的《隆中对策》,所谓『近期战略目标』是:取刘表之荆州,取刘璋之益州,与孙吴结盟抗曹;『远期目标』则是:兴师北伐、复兴汉室正统云云。南宋朱熹曾向弟子推崇『历代以数言定天下计者,首推诸葛亮的隆中对策』。
由於《隆中对策》部分策略应验神速,所以能千古传诵不绝。其实严格说起来,《隆中对策》应该不只是诸葛亮个人智慧的表现,而是他背后整个荆襄集团的集体智慧表现,因为诸葛亮出道前,长期受到众多出类拔萃的荆襄贤士影响,耳濡目染之下,见识自然不凡。很快地诸葛亮便崛起政坛,成为乱世夜空里的一颗熠熠闪亮的新星。
03
(丙)瑜亮情结『四妒』萌杀机
三国演义里描写赤壁之战前后,周瑜曾对诸葛亮『四妒』,也就是说四次想要藉机杀掉诸葛亮,当然都没成功。这四妒描写极为精彩传神,深扣人心:
一妒:发生在诸葛亮出使东吴,说服孙权结盟抗曹之后。
罗贯中为了『神化』诸葛亮,还加油添醋地虚构一段诸葛亮谒见孙权之前,舌战东吴主和派群儒的情节,透过诸葛亮的口若悬河,雄辩滔滔,更衬托出东吴这群主降腐儒的迂腐钝拙。
接著罗贯中又意犹未尽,再编造一段『诸葛亮智激周瑜』的故事。说鲁肃引诸葛亮前去拜会周瑜,诸葛亮故意引证曹植《铜雀台赋》里的文句:『揽二乔於东南兮,乐朝夕之与***』,说明曹操这个好色之徒觊觎江东二乔的美色,只要把这两位美女送给曹操就可以求和了。(按:二乔是乔国老的女儿,当代著名的美女,大乔嫁给孙权的哥哥孙策,小乔嫁给周瑜)果然周瑜一听,怒发冲冠,咬牙切齿道:『老贼欺吾太甚!吾与老贼势不两立!』
其实,根据三国志有关传记记载,诸葛亮出使东吴,对孙权深入分析天下大势后,更加坚定了孙权主战的决心,马上派周瑜、程昱等人率领军队与刘备联合抗曹。这过程根本没有『舌战群儒』和『智激周瑜』的记载。
至於曹操在长安筑铜雀台落成后,曹植写《铜雀台赋》,根本就是赤壁之战以后的事。何况所谓『二乔』,指的只是『两座飞桥』,根本不是指江东那两个美人儿。
三国演义第三十四回写曹操曾掘出一铜雀,认为是吉兆,故命人建台庆贺。曹植建议他老爸,除了铜雀台外,应该再增建玉龙台、金风台,再建造两条飞桥,横空而上,连接三座属台,方显出气派非凡。古代汉语中,『桥』与『乔』相通,罗贯中故意颠倒史实发生时间之先后,安排诸葛亮巧妙地曲解这二字,来激怒周瑜。
等到孙权决计抗曹之后,周瑜嫉妒诸葛亮料事如神,能够预知孙权的心思,若不及早除掉他,日久必为江东祸患,后因鲁肃劝解,周瑜才没有下手。
二妒:发生在三江口破曹之前。
读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诸葛亮兄弟三人分别侍奉不同的阵营,诸葛亮仕蜀,其兄诸葛瑾仕吴,其弟诸葛绪仕魏。话说周瑜请诸葛瑾去劝诸葛亮仕吴,没想到劝降不成,反被诸葛亮以刘备才是汉室正统来道德劝说,劝其兄改仕刘备。
诸葛瑾回报周瑜此事,周瑜因此对诸葛亮怀恨在心,存心谋杀之,以绝后患,又恐贻人话柄,遂想到一招借刀杀人的恶计,故意令诸葛亮领兵劫烧曹军防范严密的聚铁山粮草,个性敦厚的鲁肃知情后,於心不忍,还特地前去探看诸葛亮,以言挑之,结果被诸葛亮利用来当『传声筒』,用『激将法』使周瑜自己收回成命,破解了危机。
三妒:发生在蒋干替曹操当说客不成,反而中了周瑜的反间计,使曹操误杀东吴水师降将蔡瑁、张允之后。因为诸葛亮早已洞悉这是周瑜计谋,使周瑜老羞成怒:『若不杀此人,哪里显我!』於是故意刁难诸葛亮,要他在十天之内造出十万枝箭,否则军法伺候。结果诸葛亮巧施『草船借箭』之计,又一次化解了周瑜的杀机。
其实,诸葛亮『草船借箭』故事编造得很粗糙,不仅於史无据,也经不起推敲。试想:鲁肃如何能瞒过周瑜帮诸葛亮调动二十只『轻快船』,每船各需准备草束五千余个及布幔,而且二十只船要以长索相连,要完成『头西尾东』、『调转回头』、『头东尾西』这三个过程,这麼简单吗?
但是历史上却真的有『草船借箭』的记载,只是主角不是诸葛亮而是孙权,时间也不是在赤壁之战前,而是在赤壁之战后。三国志孙权本传记载:建安十八年(公元二一三年),孙权与曹操相拒於濡须。孙权乘大船观军,曹操令弓弩齐发,乱箭射插在船身上,致使大船偏重倾斜几乎翻覆。
罗贯中为了凸显诸葛亮之智绝形象,遂将『草船借箭』的时间提前了五年,将孙权的事迹移花接木到诸葛亮身上,而且还大大夸张渲染了受箭的数量。
四妒:发生在诸葛亮借东风之时。诸葛亮设七星坛,选定良时吉辰,斋戒沐浴,身披道衣,跣足散发,登坛祭风,霎时间东南风大起。
周瑜骇然道:『此人有夺天地造化之法,鬼神不测之术,若留此人,乃东吴祸根也,及早杀却,免生他日之忧。』於是急唤帐前护军校尉丁奉、徐盛:『各带一百人,分两路到南屏山七星坛前,休问长短,拏住诸葛亮便行斩首,将首级提来请功。』
没料到诸葛亮早已洞悉周瑜居心叵测,必来加害,所以事先安排好赵云驾船来接应。赵云拈弓搭箭,立於船尾,对著徐盛大叫:『吾乃常山赵子龙也,奉令特来接军师,你如何来追赶?』话才说完,就一箭射断了徐盛船上篷索,那篷坠落下水,其船便横,无法前进,赵云却已拽起满帆,乘风而去。周瑜见加害诸葛亮之计难以得逞,悻悻难安。
罗贯中笔下的周瑜,是一个度量狭窄,争强好胜,浮躁善妒的人,心中存有『既生瑜,何生亮』浓浓的『瑜亮情结』,以致『四妒』萌杀机。罗贯中将周瑜描写得如此不堪,只不过想藉以衬托出诸葛亮气度恢弘,谨慎稳健,深谋远虑的智慧形象罢了。然而,史实里的周瑜真的是如此吗?是否该还给周瑜一个公道?
三国志周瑜本传,陈寿赞美他是『性度恢廓,大率得人』。孙权说他『雄烈,胆略兼人』。吕蒙更是对周瑜推崇备至,赞誉周瑜和鲁肃『建独断之明,出众人之表,实奇才也』。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记述赤壁之战时,也对周瑜评价甚高,说他军容整肃,面对强敌压境,犹能指挥若定,以寡胜众,充分表现出为优秀军事家智勇兼备的特质。
小说家笔下之人物,与史实竟有如此大的落差,若非详细推究,真的要冤枉周瑜了,然而,罗贯中又何苦如此扭曲周瑜的形象,还不是为了要藉瑜亮二人的斗智斗勇,来烘托诸葛亮神机妙算、未卜先知的智绝形象。
04
(丁)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这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当年凭吊夔州八阵图写下的一首诗。
历史上,诸葛亮以善於操演八阵图而名闻於世。魏略记载,司马懿在实地考察了诸葛亮的八阵营地后,感慨道:『此乃天下奇才也!』
在罗贯中的笔下,诸葛亮是神仙化身般的人物,他在鱼腹浦所布下的八阵图,自然也神秘之极,是克敌致胜无与伦比的超级法宝。
三国演义里说,阵内『常有气如云,从内而起』;阵内怪石嶙峋,涛声怒吼。入阵,则狂风大作,『一霎时,飞沙走石,遮天盖地』,陷者休想出阵。据说,东吴大将陆逊险些就丧命在八阵图中。后来,诸葛亮北伐时,也曾以八阵图击败司马懿。直到诸葛亮死后,他的传人姜维也曾以八阵真诀,摆过八阵图来对付魏将邓艾。
至於什麼叫做『八阵图』,是诸葛亮首倡的吗?
根据学者考证,『八阵图』并不是诸葛亮所首创,早在一九七二年中国山东银雀山汉墓出土的竹简《孙膑兵法》中已有专门的『八阵篇』。唐代杜佑通典也认为八阵图始源於黄帝之世。但是诸葛亮却曾施展过一种奇特的兵法阵图,却是史有明载,陈寿在三国志中不是明明白白地写道:诸葛亮『推演兵法,作八阵图,咸得其要』吗?
三国演义写诸葛亮的岳父黄承彦为陆逊指点迷津时,对八阵图是这样介绍的:『反覆八门,按遁甲休、生、伤、杜、景、死、惊、开。每日每时,变化无端,可比十万精兵……变化无穷,不能学也。』
我曾阅读过一篇现代军事史家对『八阵图』的研究文章,大意是说:
『八阵图』是按照八卦原理布置兵力,分八门。其中『生、景、开』是吉门;『休、伤、杜、死、惊』是凶门。
全阵用一万四千马军,分为二百八十队,每队五十人。还有部署一万步军,列为两百队,每队亦为五十人。每个步兵占地两步,每个马军占地四步,十人为一列,面对面、背靠背,相互配合,可以轮换休息。
另外,以石块或辎重构造掩蔽和障碍。如此布兵行阵,迂回曲折,变化多端,通过迷惑敌人来打击敌人。
所以,综合这些古今典籍文章的说法,应该可以这麼讲:
『八阵图』乃是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一种形式奇特,威力强大,复杂多变的军事阵仗法则。虽非诸葛亮首创,却因诸葛亮而阵名大噪!
05
(戊)白帝托孤——如鱼得水的君臣关系?
关羽大意失荆州,败走麦城,被孙权的军队擒杀於临沮。刘备悲愤莫名,为替义弟报仇而出师伐吴,结果在夷陵之役惨败,负伤逃到白帝城,自觉没有颜面再回到成都,从此染病不起。
临终前,刘备召诸葛亮到永安宫『听受遗命』,嘱咐他的三个儿子:太子刘禅、鲁王刘永、梁王刘理,来拜见诸葛亮,命三子必须『以父事丞相,不可怠慢』。,并且将太子托付诸葛亮道:『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邦定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若其不才,君可自取。』这番话,吓得诸葛亮即刻泣拜於地道:
『臣安敢不竭股肱之力,率忠贞之节,继之以死!』
三国演义第八十五回这段『白帝托孤』的故事,基本上与三国志的『诸葛亮传』所记载的一致,可见不是小说家杜撰出来的情节,对此,惹得古今有不少研究三国历史的学者议论纷纷。
有人赞美刘备君臣相得之切,也有人认为刘备会讲这样不寻常的话,是因为深知其子刘禅的暗弱无用。当然,更有人认为刘备说:『若其不才,君可自取』一语太不可思议,简直是『乱命、虚伤、玩弄权术』。因为在当时中国封建社会里,血缘宗法制度的继承原则是:『传子以嫡不以长,传嫡以长不以贤』,所以刘备讲这句话,可看做是托孤者在玩弄的权术,故意用此来堵绝受托者的篡逆之思。
说刘备与诸葛亮感情很融洽,三国志诸葛亮传有记载:在『隆中对策』提出之后,刘备与诸葛亮『情好日密』,引起刘备的结拜兄弟关羽和张飞吃醋,刘备还跟他们说:『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复言。』
的确,刘备和诸葛亮都具备了明君和贤相的某些特点,而三国演义的主题,也可从追慕圣君贤相鱼水和谐这方面寻出脉络。但是,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却对刘备与诸葛亮这段『如鱼得水』的情谊提出质疑。他认为刘备仍对诸葛亮心存芥蒂,怀疑诸葛亮因其兄诸葛瑾仕吴的关系而私心偏向孙吴,故对诸葛亮之信任,比不上对关羽之信任,甚至也不如孙权之信任诸葛瑾。所以,白帝城托孤时之遗言,乍看是剖肝沥胆的肺腑之词,其实不然,『君可自取』一言,实则包含著刘备的疑虑不安。
事实上,王夫之的怀疑是满合理的,当初刘备执意伐吴为关羽报仇,诸葛亮作为刘备身边的头号军师,应该知道此役具有高度危险性,不容易成功,但为何只稍稍谏阻就不再言语,而没有竭力劝阻呢?因为诸葛亮身处『瓜田李下』,立场相当尴尬。前面已说过,诸葛家中三兄弟,分别事奉不同的阵营,诸葛亮仕蜀,其兄诸葛瑾仕吴,其弟诸葛绪仕魏,可谓『三国之重望,集於一门』。所以无论诸葛亮怎样费尽唇舌劝阻,可能只会招惹刘备的怀疑与不悦,不如保持缄默来得好。由此可见,刘备与诸葛亮的君臣关系,在如鱼得水的表象背后,可能隐藏的是『长使英雄泪满襟』那种不足为外人道的辛酸!
当然,近代不认同王夫之这种看法的学者亦大有人在,一般皆认为后人不宜以小人之心来度君子之腹,因为在动荡不安的三国时代,考证史籍,不乏掌权者临终向亲信幕僚托孤的情节发生,甚至申明『君可自取』者亦有之,如:孙策临终向张昭托孤,刘表病危托国於刘备,陶谦临死命人迎刘备云云。然而这些举动亦显然违背了封建制度『明君臣之分』的宗法原则,所以,到底白帝城托孤的真相为何?恐怕永远是众说纷纭,费人猜疑的历史悬案了。
--------------------------------------------------------------------------------
虚虚实实话『三国』系列:忠贞与智慧的化身(下)——诸葛亮其人其事
(己)七擒七纵孟获,水分太重?
(庚)街亭之失——孔明挥泪斩马谡
(辛)诸葛亮『空城计』始末
(壬)神秘的『木牛流马』让老丈人失踪?
(癸)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子)生为兴刘尊汉业,死犹护蜀葬军山
(丑)死诸葛真的能吓走活仲达吗?
--------------------------------------------------------------------------------
01
(己)七擒七纵孟获,水分太重?
三国演义第八十七回到九十回,罗贯中以较重的篇幅,描写刘备死后,蜀国西南的少数民族蠢蠢欲变,孔明对南蛮王孟获实施『攻心为上』战略,先后七次擒住他,再七次将之释放,终於使孟获心服口服地归顺,这『七擒七纵孟获』的精彩战役是孔明南征胜利的关键:
第一次,孔明命王平、关索出战诈败,引诱孟获追赶,再令赵子龙、魏延等大将抄其后路,将孟获生擒。
第二次,孟获的部将董荼那因为曾受孔明释放之恩,不愿与蜀军交锋,不战而退,被孟获责打,乃与众酋长协力缚绑孟获,送交孔明处置。
第三次,孟获密令其弟孟优假装投降,想要里应外合,偷袭蜀军,被孔明识破奸谋,遂将计就计,命人灌醉孟优,以逸待劳大败前来劫寨的孟获,孟获落荒而逃,被化装成蛮兵的马岱用计诱擒。
第四次,孔明诈败退兵,孟获躁急追赶,孔明早已暗令赵子龙攻其后方,孟获大败,率领十余骑兵奔逃,半途却与孔明狭路相逢,孟获欲奋力击杀蜀军,却失足掉入陷阱而被擒。
第五次,银冶洞主杨锋因不满孟获继续对抗孔明,与其五子率兵三万,诈称愿协助孟获对抗蜀军,孟获大喜,设宴相待,结果酒醉被擒於席上,送交孔明。
第六次,孟获请木鹿大王相助,孔明以木刻彩画巨兽吓退其真兽,大破孟军,孟获之妻弟绑缚一位洞主,伪称已擒住孟获要献给孔明以邀功,欲藉机近距离刺杀孔明,被孔明识破,一并擒之。
第七次,孔明火烧兀突骨所率藤甲兵,又设下伏兵打败孟获,孟获单骑突围,又被马岱生擒。这时,孟获方才心服口服,向孔明俯首谢罪道:『丞相天威,南人不复反矣!』
尽管罗贯中的彩笔刻意渲染诸葛亮这段『七擒七纵』的神话,但是记载三国历史最权威的著作三国志里,陈寿却没有记述这段故事,连孟获这个人也只字未提。而且三国志?张嶷传里也提到,南征之后的南夷诸郡并不平安,『南夷复叛,杀害守将』的噩耗屡有传闻,由此可见,诸葛亮『攻心为上』的战略以及『七擒七纵』之真实性,不免让人质疑。
然而,诸葛亮在北伐前曾有南征之举,却是不容否认的。唐朝诗人胡曾留下一首『泸水』诗:『五月驱兵入不毛,月明泸水瘴烟高;誓将雄略酬三顾,岂惮征蛮七纵劳。』正是赞颂诸葛亮不避艰险,率军南征,『五月渡泸,深入不毛』的故事。
至於诸葛亮是否曾经活捉过当时『夷汉所并服』的南蛮王孟获,根据众多学者的研究资料显示,确实是史有其事,不容否认,但是却不太可能像罗贯中所说的『七擒七纵』,因为屡缚屡遣,未免太儿戏,况且诸葛亮当时主要任务在於北伐曹魏,岂有将宝贵的时间和兵力耽延浪费之理?所以这当然又是罗贯中灌水的杰作了。
02
(庚)街亭之失——孔明挥泪斩马谡
公元228年,街亭之役马谡惨败,使蜀军失掉进攻的据点,不仅重挫了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大业,也种下蜀汉军势发展大不利的败因。
街亭古战场到底在哪里?查阅辞海云:『街亭,古地名,亦称街泉亭。故址在今甘肃省庄浪东南陇城镇。』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六回,对这场攸关北伐成败的战争著墨不少。大意是说:魏明帝命司马懿为都督,张郃为先锋,出兵街亭,诸葛亮命参军马谡为主将,王平为副将,率兵两万五千镇守街亭。马谡自恃其熟读兵书,十分轻敌,临战前违背诸葛亮的叮咛,拒绝副将王平的苦劝,生搬硬套兵法『置之死地而后生』的道理,放弃有利地形而屯兵山上,抢占制高点,却因缺乏应变能力,被魏军大举围山,截断粮道,以致军心大乱,士兵下山降魏者甚多,司马懿趁机放火烧山,马谡只得率领残兵杀下山来,向山西奔逃,街亭遂被魏军攻占。
有一句三国歇后语:『马谡用兵——言过其实』。这话原本是刘备临终时告诫诸葛亮的。马谡自幼熟读兵书,才气过人,喜好谈论军计,但刘备在世时,认为马谡夸夸其谈,不够踏实,只不过是像赵括那类型的人物,专会『纸上谈兵』罢了,所以曾提醒诸葛亮:『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没料到诸葛亮却忽略了刘备的忠告,相当器重马谡,甚至『独排众议』拔擢马谡作为北伐的先锋大将。
街亭惨败后,陇右三郡得而复失,诸葛亮只好引兵退回汉中,一出祁山宣告失败。事后,为了严明军纪,诸葛亮上表请求自贬三等,承认自己身为三军主帅却『明不知人』、『受任无方』、『不能训章明法』,而且下令斩首马谡,当刽子手将马谡首级取来给诸葛亮勘验时,诸葛亮忍不住痛哭失声,大小将士也无不垂泪,这就是三国故事里著名的情节『孔明挥泪斩马谡』云云。
其实,罗贯中三国演义说街亭之战魏军主帅是司马懿,却与正史记载大有出入。翻查三国志里的史料,『马谡传』说:马谡『与魏将张郃战於街亭』,『诸葛亮传』说:『魏明帝西镇长安,命张郃拒亮,亮使马谡督诸军在前,与郃战於街亭』,『张郃传』也说:『拒亮将马谡於街亭』云云,可见街亭之战魏军主帅是张郃,根本不是司马懿。但是罗贯中大概认为诸葛亮败给张郃,有损诸葛亮形象,所以故意安排司马懿担任主帅,将张郃降为先锋,藉以提高诸葛亮对手的规格。
03
(辛)诸葛亮『空城计』始末
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写诸葛亮得知街亭失守后,立刻做好大军撤退安排,亲引五千士兵到西城县(今甘肃省天水附近)搬运粮草。忽然飞马报告司马懿率领十五万大军望西城县蜂拥而来,当时,诸葛亮身边并无一员大将,只有一群惊吓得脸色煞白的软弱文官,所引五千名士兵,也已分一半搬运粮草去了,城中仅剩二千五百名士兵,要迎战或撤兵皆是两难。在此进退维谷之际,诸葛亮乃指挥若定,部署空城计,情节如教科书所叙述云云。
事实上,在许多相关的三国史籍里,并没有『司马懿中过诸葛亮空城计』的记载。只有东晋王隐的蜀记里刊载一段西晋初年郭冲的话,(郭冲是司马懿之子司马骏的部下)。郭冲说:诸葛亮屯兵阳平时,派魏延诸军并兵东下,只留一万人守城。司马懿率领二十万大军前去迎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