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听风吟》想表达些什么?
每一个作家,终其一生,其写作技巧和价值观点可能会变,但其内心深处的性格,以及由此形成的文学风格却很难改变。文学风格,既使得作者写出了自己的特点和标签,同时也可能让作家陷在其中无法自拔。村上春树是个优秀的作家,他有自己傲然于文坛的独特风格,然而,也正是这种风格,让他圉于其中孤独徘徊,始终无法突破升华,具体来说,这种风格就是“距离感”。
村上春树
《且听风吟》的文字特点
作家的风格,基本上在成名作中就奠定了。村上春树1978年发表的《且听风吟》(《风の歌を聴け》),除了是他的第一部作品,也是他蜚声文坛的敲门砖。这本书写满了“距离感”。书中的“我”无名无姓,是一个就读生物系的大学生。从小就很少说话,14岁突然发了疯,喋喋不休地说了三个月的话后,发了一场高烧。后来高中毕业时,“我”决定成为一个只把心里话说一半的人。
《且听风吟》(《风の歌を聴け》)
心里话说一半,不想跟别人交心,留下的一半就是“距离感”,在这本小说里,尽管只有主角下定决心把话说一半,但似乎所有的角色都跟主角一样。当我们通读村上春树的著作,其实他大部分小说中的人物都是如此,总是欲言又止,充满心事。
《且听风吟》跟村上春树的其他作品一样,人物间的对话十分简短,每个人都惜字如金,很少吐露自己的心事。他们心事重重,只能借助比喻、景物描写来反映脑海最深处的心思,或者直接让角色开一个玩笑,提出一个疑问,使听话的人陷入沉默,以“终结交流”的方式来表现无法被说或不愿说出的感受。
中学时的村上春树
只把话说出一半的写法,让我们在读这本书的时候,尤其是阅读对话时,时常感觉到到一种疏离感,仿佛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全都是萍水相逢一般,就像流浪者的短暂相聚。不过,从另一方面看,村上春树通过寡淡如水却又暗含深刻意味的语言,营造了一种久别重逢,心有灵犀的错觉,读者可以感觉到,尽管书中的“流浪者”不清楚彼此的经历,但在某个时刻,似乎大家都是知己,一个字一个词便可以达成心照不宣的效果。
无法被治愈的“距离”
流浪的人终将相聚。在村上春树的作品里,与主角最亲近的人,往往都是通过意外认识的。以《且听风吟》为例,某一天,书中的“我”去熟悉的酒吧消遣,结识了一位因酒醉而昏迷的陌生女人。在好心送女子回家后,原本没打算深交的两人,又因为各种巧合而不停相遇。在命运的搭桥牵线下,二人渐渐对彼此产生了好感,开始了类似恋爱的生活。
《且听风吟》中的“我”和陌生女人
在跟陌生女人交往的过程中,“我”开始回忆以前感情生活的往事,特别是关于上一个死去女友的故事。同时,“我”也开始重新思考自己只把心思说出一半的想法。尽管在“我”和陌生女子一次又一次的对话中,可以听出我们对彼此的倾慕和渴望,但在我们之间,始终没有发生什么。我们只是在某些时刻互相陪伴、彼此倾听,说出在那个时刻适合的话语。两人的关系彷佛只是简单而有分寸的触碰、甜蜜又适可而止的依赖。
村上春树
正如小说的题目《且听风吟》,主角和女人的这种关系就像风一样,迎面吹来,只是轻轻地拂过,最后不留痕迹地离开。在《且听风吟》里,人们的对话就像不同方向吹来的微风,划过皮肤,然后无影无踪。文字与文字之间也只是简单的“接触”,甚至缺少阅读的连贯性。其实,这就是村上春树一以贯之的写作特点——“距离感”。
距离感
这种只把心思说出一半的感受,常常被我们理解成现代社会独有的“疏离”。之所以人与人之间保持着克制、敏感的距离,背后反映的是无法名状的孤独和找不到生活意义的空虚。但退一步说,距离感并非是一种“坏”的东西,“距离”虽然让人痛苦,可是也只有透过“距离”,人们彷佛才能获得清醒。因为只有在似远似近的距离中,我们才能重新发现自己。
村上春树
“距离”的另外一种表现是焦虑,尽管孤独、空虚、无意义,但“距离”不表示人的内在完全是静止的。相反,“距离”也有可能蕴含着喧嚣和噪音,比如《且听风吟》中,主角“我”除了简单对话外,内心其实有大段的独白,各种各样“无声”的“噪音”环绕在脑海中。只是那些东西无法说出口,不知道怎么表达,只能被迫沉默,只能说一半。也就是说,“距离”除了带来孤独、空虚和寂寞,它本身同时也是一种焦虑和不知所措。
村上春树
如果说“只把心思说出一半”的想法构成了人与人的“距离”,那么为了治疗“距离”感带来的恐慌,书中的“我”转而开始写作。“我”迫切需要写作,因为它有可能是一种对于“距离感”的救赎。村上春树为了说明写作的用处,引用了一句话:“写文章这种活动,是对无法改变的自己,与包围着自己的事物之间的距离,做一个确认。”这里的“确认”就是想知道,自己作为一个跟其他人永远有距离的个体,如何生存在这个复杂、未知的世界。最终“我”发现,写作能够确认的只能是彼此的距离,写作无法跨越人与人之间的那道无法彻底沟通的深渊。因为我们都是独立的个体,所以存在无法被治愈的“距离”。
村上春树文学的特点
在村上春树看来,爱情和写作一样,无法弥合距离,只能接受它的存在。在《且听风吟》中,“我”与女人所发展的“爱情”之所以点到为止,似有似无,就是出于村上春树对于“距离感”的理解:喜欢一个人,并不是为了让彼此的心灵融合在一起,而是为了理解、包容、欣赏,并沉浸在两个人的距离中。
村上春树
村上春树的所有作品,都镌刻着一股浓浓的“距离感”,虽然他无法把心中所有的感悟和想法完全传递给读者,但透过字里行间喷薄而出的意义,每个读者都在书中确认了他们与村上春树之间确实存在“距离”。村上春树写《且听风吟》的目的,无非想要表达人类个体之间永恒的“距离感”,这种“距离感”刻骨铭心、撕心裂肺,但又无可奈何,不论读者看完这本书能有什么样的体会,只要翻开书的第一页,“距离感”就自然而然地出现了。
不得不说,村上春树的文学作品有一种哲学家的气质,虽然他没有受过专业的哲学训练,只能靠作家的“直觉”去把握某些难以言说的概念,但通过文学特有的笔触,他仍旧创造了一种独特而广受欢迎的文体。然而,他从《且听风吟》这本书开始塑造的“距离感”,既是他成名的垫脚石,也是他进一步“质变”的绊脚石。
《老人与海》
距离感,跟世界的疏离感,或者说缺少融入世界的决心,以及勇于牺牲的大无畏精神。让他的作品卡在升华的门槛上,迈不出去那至关重要的一步。毕竟文学不能只关照内在,只把呵护自己的柔弱内心摆在人生意义的最优先位置,伟大的文学,是《老人与海》中圣地亚哥对马林鱼锲而不舍地追逐;是《红与黑》中于连在断头台上的平静和向往;是《米格尔街》中扭曲而又不自知的众生相。
村上春树文学中的“距离感”,细腻地拿捏了普通人心底某些柔软的所在,让人们有一种舔舐伤口的***鸣,然而,过于细腻反而落入“自我感动”的怪圈,举目四望,除了“我”,就是跟“我”牵连的蚊蚋小事。
村上春树的“距离感”很安静,适合挑灯夜读,在咖啡的袅袅香气中慨然轻叹。然而,在灯光的三尺之外,世界上还有高山之巅、还有滔天巨浪、还有勇士的呐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