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度很牛的几个人物
熊宁 (魂归中国西部“西安最美”的女志愿者)
女,1978年8月24日生,西安人,热心公益。
她在自愿赴青海省玉树救助雪灾群众时,于2008年3月10日不幸遭遇车祸身亡。
大学毕业后,熊宁对公益事业产生了浓厚兴趣,并发展成为理想。
熊宁本来有机会在广州做一名月薪万元的白领,但她认为那不是自己向往的人生,她将自己的人生奉献给了公益活动。
熊宁经常到西安市儿童福利院做义工。西安市儿童福利院办公室主任熊晴说,最初熊宁只是来看望孩子,从2007年初开始,坚持来这里做义工,平均每周来一天。
在熊宁的努力下,先后有五名孤儿被外国人收养。去年“六一”儿童节,她被福利院授予“爱心义工”称号。
熊宁以她独特的号召力,带动了身边许多朋友参加公益行动。
熊宁曾先后4次前往青海玉树一所孤儿学校支教,还捐了1万元。她的丈夫黄晨说,夫妻俩挣的钱除了生活,基本用于公益。
熊宁到底帮助过多少人?没人计算得出。她的事迹在网络上广为流传,网友们称她为“西安最美丽的女孩”。
熊宁的感人事迹在中央和省、市媒体报道后,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强烈反响,熊宁被誉为“爱心天使”、“西安最美女孩”。***青团陕西省委、***青团青海省委先后作出决定,追授熊宁为“陕西省优秀青年志愿者”、“青海省杰出青年志愿者”荣誉称号。
2008年4月5日,***青团中央决定追授熊宁“中国杰出青年志愿者”称号。2008年4月28日,中***陕西省委决定,在全省党员干部中开展向熊宁学习活动。2008年五四青年节前夕,***青团中央、全国青联追授熊宁“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蒋敏 (痛失亲人依然坚守一线的女警察)
女,羌族,28岁,四川省彭州市公安局政工监督室民警,三级警司。
在2008年抗震救灾斗争中,蒋敏在惊悉母亲、女儿等10名亲人不幸遇难的噩耗后,强忍失去亲人的巨大悲痛,毅然坚守工作岗位,日夜奋战在抗震救灾第一线,积极投身于抢救受伤群众、安置灾民生活等工作中,为保卫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灾区社会治安稳定作出了突出贡献。
因连续奋战劳累过度,蒋敏身体极度虚弱,多次昏倒在抢险救援前线。
2008年7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安部联合作出决定,授予蒋敏全国公安系统“一级英雄模范”荣誉称号。
蒋小娟(救灾前线的“警察妈妈”)
蒋小娟,女,江油市民警。
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后,为了全身心地投入救灾工作,她把不到6个月大的儿子托付给乡下的父母,来到安置点负责安置灾区群众,维持秩序。由于婴儿食品远远不够,婴儿的啼哭声此起彼伏。还在哺乳期的蒋小娟,没有犹豫,她撩起衣衫将乳头塞进婴儿的嘴里。在这个安置点,蒋小娟充当起了9个婴儿的妈妈,有时,她要同时给两个孩子喂奶。人们给了她一个美丽的名字:“警察妈妈”。
蒋小娟坦言,看着怀里的孩子,她就担心在婆婆家吃奶粉的儿子。参与救灾工作数月,蒋小娟一直没有时间关心自己的儿子。
经大忠 (从容指挥救灾的北川县长)
男,羌族人,44岁,中***党员,现任四川省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县委副书记、县人民政府县长。
在汶川大地震中,北川县是受灾最严重的县。地震发生时,北川县长经大忠正在开会,他果断的组织与会人员疏散,并用最快速度将县城里的8000多幸存群众集中在安全区域。全面的救援工作展开以后,经大忠成为北川抗震救灾前线指挥部副指挥长,始终战斗在第一线。
5月14日下午,经大忠带领工作人员在废墟中救起了一个小女孩。当经大忠抱着孩子往担架跑的时候,孩子一直在哭泣。经大忠摸着她的脸,安慰她:“别怕,孩子,爸爸救你来了!”这一幕让在场的所有人动容。
地震发生后,经大忠3天3夜没有合眼,他说,“群众是我们的兄弟姐妹,只有我们舍命,被埋的人才有更大的希望获救。”
震后,北川县城大部分被埋。经大忠家中的6个亲人全部遇难。
袁文婷 (奋力救出十余名学生后因楼房垮塌而牺牲的老师)
女,26岁,汶川震灾地区什邡市师古镇民主中心小学一年级教师。
袁文婷今年刚满26岁,是民主小学的一位优秀的语文老师,5.12地震发生之时,她在奋力救出了十余名学生后,却因为楼房的垮塌而永远的离开了这个世界。
她最后救出的孩子叫吴佳辉,他一听到袁老师的名字就开始嚎啕大哭,嘴里一直叫嚷:“袁老师还被埋在里面,她没有死,我看见她倒下的,她手里还牵着同学。”在他的脑海里,一直都回放着地震发生那一刻时袁老师的身影。他抽泣着说:“当时我们在教室里复习功课,袁老师正在给我们检查作业,我们只感觉地开始晃动,根本就没意识到地震发生了,只听见袁老师大声吼叫,地震了,大家快跑……,我们当时也吓傻了,站在那儿不知道该往哪儿跑,只见袁老师快速的奔跑过来抱起大家就往外跑,一个、两个、三个……,十多个同学被送出了教室,正当袁老师把我放在教室门口又转身回去救其它同学时,我只听见‘嘭’的一声,楼板就掉了下来,我也被楼上的饮水机砸倒在地,当我回头去寻找袁老师的身影时,在离我几米远的地方,我只看见了她的双脚和她怀里抱着的同学。”
5.12晚上10点过,搜救人员终于发现一块厚重的水泥板下压着的袁老师的身影,当救援人员艰难的抬走这块水泥板时,眼前的一幕让大家潸然泪下:袁老师柔弱的身躯下还藏着她的学生,而此刻袁老师却因为伤重永远闭上了自己的眼睛。
杨威 (不畏艰辛,为男团夺冠立下汗马功劳的体操运动员)
男,1980年2月8日出生,29岁,湖北仙桃人,中国国家队体操运动员,2008年北京奥运会男子体操个人全能冠军。
杨威的金牌之路艰辛坎坷,零八年的金牌是迟到了八年的金牌,长期以来杨威一直是亚军,但绝对具备世界冠军的实力,经过无数的挫折失败,杨威在2006年终于获得了世界锦标赛冠军,2007年蝉联冠军,08年北京奥运会上终于以3分的绝对优势获得了奥运冠军,他有着稳重,坚强,不服输的性格他是中国的骄傲!在得知自己冠军后杨威高兴地说:“我终于拿到我想要的成绩了!”
杨威,5岁进湖北省仙桃市业余体校,10岁进湖北队,16岁入选国家队,是我国男子体操队主力中的一名全能型运动员。1997年在全国第八届运动会体操比赛中获得团体冠军。1998年在第十三届亚运会体操比赛中获得团体冠军、全能亚军。1998年在全国体操冠赛中获得单杠第三名、双杠第四名。1998年在全国体操锦标赛中获得全能第六名、自由体操亚军。1999年天津世界体操锦标赛杨威与队友合力夺得男子团体冠军,是中国男子体操进军悉尼奥运会的主力队员之一。在2008年,不仅获得了男子个人全能金牌,而且为中国体操队勇夺男子团体金牌立下了汗马功劳。
女,1982.3.5出生,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南麻镇人,奥运会射击冠军。
首金失利后的胜利
2008年8月9日上午,北京奥运会射击比赛结束了女子十米气步枪决赛的争夺,中国选手杜丽发挥很不理想,以499.6环的成绩获得第五。捷克名将埃蒙斯打破了杜丽四年前创造的奥运会纪录,夺得了北京奥运会的首枚金牌。
东道主连续七届无缘首金几乎已成奥运会惯例。杜丽此战承受了三重压力,卫冕冠军、奥运首金,再加上主场作战。赛后,杜丽在第一时间接受了央视记者的采访,“资格赛成绩打得比较好,还是挺满意的。决赛可能还是感觉主场的压力比较大吧,始终不能安静下来。”杜丽在混和采访区没有再接受采访,在场的200多名记者都看到杜丽离开时已流下了眼泪,尽管有记者试图叫住杜丽,但杜丽难掩伤心之情,直接回到了休息室。
由于杜丽在雅典奥运会上的成功,所有人都把夺得首金的希望堆积在她的肩上。当时的决赛现场座无虚席,射击馆的喇叭每一次播出杜丽的名字,都要引发观众掌声雷动。首金失利后,杜丽非常自责。“8月9日,对我来说非常遗憾,不是因为我没拿到金牌,而是感觉对不住大家,因为有那么多人一直关注着我,对我充满了期待,可是我让大家失望了。”然而,来自各方的宽容和理解却令她动容。很多网友在博客中写到:杜丽,你是最棒的!我们永远支持你,加油!媒体则给出了这样的标题:《给失败者一束追光》、《杜丽别哭》、《失去首金,获得更多》……一位志愿者在杜丽训练情况不好,已经觉得训练没有意义的时候,给她递来一张卡片,鼓励杜丽坚持下去。杜丽坦言,自己当时只觉得一阵温暖,彻底打消了放弃的念头。
8月14日,杜丽重返赛场,在女子50米步枪3×20决赛上,她凭借690.3环的总成绩打破该项目的奥运会决赛记录摘得桂冠,为中国代表团赢得了本届奥运会上的第19块金牌。路透社评价说:“尽管第1枚金牌变成了第19枚金牌,但是杜丽完美地诠释了奥林匹克精神。”
4年前的8月14日,杜丽为中国代表团拿下了雅典奥运会的首金;4年后的同一天,在失去首金120小时之后,杜丽勇敢地站在赛场,以创造奥运会纪录的成绩拿到了这块“迟到的金牌”。决赛时,杜丽再一次面临着第一枪的糟糕成绩,面临着挺住或者崩溃的抉择,这一次她紧紧握住了命运的手,改写出了完美的结局。
杜丽又哭了。首金争夺战中,巨大的压力让她泪水决堤;当她终于站在领奖台的最高台阶,杜丽再一次喜极而泣。同样是泪水,却有不同的含义。第一次是因为压力,而这一次则是完全的释放。
对于杜丽而言,这不是“在4年后再夺冠”,而是在极为短暂而又最为漫长的4天中,进行了一次从巅峰跌落低谷再到辉煌的蹦极。“4天的时间真的很难熬,我非常地感谢大家,观众、志愿者、还有我的家人。很多观众都送给我卡片鼓励我,给我喊加油,我真的非常感动,让我无法放弃这个项目。我觉得自己必须坚持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