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的位置、自然条件,旅游资源,社会经济特征

台湾西与西北临台湾海峡,距欧亚大陆(主要距福建)海岸平均距离约200公里;北边隔东海与朝鲜半岛相望;东北隔海与琉球群岛相望;西南边为南海,距中国大陆广东省海岸距离约300公里;东边为太平洋,和日本冲绳县与那国岛相邻110公里以下;南边则隔巴士海峡与菲律宾群岛相邻。在西太平洋由千岛群岛、日本、琉球群岛、菲律宾等众多岛屿所形成的岛弧花彩列岛中,台湾位於中枢位置。从地缘政治理论上来看,台湾正好位於东亚岛弧中央区域,为亚太经贸运输重要枢纽及重要战略要地[27]。

台湾主要是由三个板块的挤压产生,分别归属於欧亚大陆板块、冲绳板块以及菲律宾海板块。挤压作用分为两个部分。在菲律宾海板块西边,欧亚板块沉入菲律宾海板块下方,而菲律宾海板块的北边,则是菲律宾海板块沉入欧亚板块下方。挤压作用使得台湾逐渐隆起,并且在台湾东南方形成菲律宾海沟与马尼拉海沟、吕宋海槽与吕宋岛弧,以及在台湾东北方,形成琉球海沟与琉球岛弧,也使得台湾成为多断层的环境。

台湾突出海面之後,形成许多山脉。以花东纵谷为界,纵谷东边的海岸山脉属菲律宾海板块,东北部的宜兰、龟山岛一带属於冲绳板块,西边的中央山脉、雪山山脉与玉山山脉则属於欧亚板块。玉山山脉形成後,由於上层向西滑动而形成阿里山山脉[29]。来自高山的雨水冲刷,导致了山脉西侧冲积平原的诞生。至今持续的板块运动,则产生了火山群与频繁的地震。

主条目:台湾断层

台湾位处板块交界,孕育了各个断层产生。主要断层有921大地震的车笼埔断层,使台北盆地陷落形成康熙台北湖的山脚断层,东部最长的池上断层,以及长达85公里的台湾最长断层潮州段层等。

台湾南北纵长约395公里,东西宽度最大约144公里,环岛海岸线长约1139公里,含澎湖群岛总长约1,520公里,面积约35,915平方公里,四面环海,岛屿整体形状似长条蕃薯状。

台湾四面环海,孕育了各种海岸地形。北部海岸多为岬湾与岩岸,西部海岸多沙滩、沙丘、潟湖、泥质滩地,南部恒春半岛是珊瑚礁海岸,东部属断层海岸,坡度陡峻且多断崖。河流川短流急,不仅有岩石外露的河床,也有平沙铺地的河床,直流型的或曲流型的,甚至有湍急回头湾,瀑布、壶穴、奇石,遍布台湾各条溪流上游。

主条目:台湾山峰列表

山脉大多呈北北东-南南西走向。主要山脉有纵贯南北的中央山脉,靠西侧的玉山山脉与阿里山山脉,北部的雪山山脉,以及紧邻东海岸海岸山脉,这些山脉合称台湾山脉。最高峰为玉山山脉的玉山主峰,海拔3,952公尺,不仅是台湾第一高峰,亦为东北亚第一高峰。在日治时期亦为日本最高峰,故有「新高山」之名。台湾亦为世界地势高度第四高的岛屿。丘陵地带则大多在北部与靠近山脉地区,这些山地与丘陵***约占台湾总面积的三分之二。

平原与盆地虽狭小分散且只占台湾地形的三分之一,却是人口稠密的地区。主要盆地有北部的台北盆地,中部的台中盆地与埔里盆地,以及东部地区的泰源盆地[30] 等。嘉南平原位於台湾南部的嘉义、台南和高雄,是台湾最大的平原。其他还有中部的彰化平原,南部的屏东平原,东北部的兰阳平原,以及东部的花东纵谷等。地形如平原般平坦,但地势较高的台地有林口台地、桃园台地、大肚台地、八卦台地等。

台湾雨量丰沛,大、小河川密布。由於最大分水岭中央山脉分布位置偏东,使得主要的河川大多分布在西半部,包括长度最长位居中部地区的浊水溪,流域最广位居南部地区的高屏溪,以及长度与流域面积均为第三而位居北部地区的淡水河。其他由北往南尚有大安溪、大甲溪、乌溪、曾文溪等;而东半部主要河川则有兰阳溪、立雾溪、花莲溪、秀姑峦溪、卑南溪等。台湾的天然湖泊不多,最大的是日月潭,可能经由陨石撞击形成的嘉明湖等,其馀大多是人工修筑的埤塘、水库居多。

台湾之河川由於地势陡峻,河床比降极大,易发生洪水乾旱,於是台湾早年即有水库之建设,至2006年底,台湾地区已经完成之水库堰坝计有109座,合计蓄水总容量有271,425万立方公尺,有效容量219,905万立方公尺,其中以曾文水库最大,总容量71,270万立方公尺,有效容量59,550万立方公尺。其他在离岛部分,澎湖县有8座,金门县13座以及连江县7座。目前尚有多座水库仍在规划与兴建阶段。

台湾主要河川防洪工程,於日治时期起即有规划实施,政府於1950年至1957年间,逐步实施日人未完成及兴建中之计画,防洪工程的重要随经济发展不断提高,政府并在1979年至1985年推行之十二项建设第9项纳入「修建台湾西岸海堤及全岛重要河堤计画」,并持续在1986年至1991年14项重要建设第9项列入「继续河海堤计画」,1992年至1997年推动之国家建设六年计画列入「河海堤後续六年计画」。

由於北回归线通过台湾中南部,将台湾南北划为两个气候区。北部属副热带季风气候,南部则为热带季风气候。5月到9月是台湾的夏季,每日气温经常可达27到35度。7月的平均气温达到30度。冬季时间短,加上台湾四面环海,一旦遇到来自中国北方寒流南下,亦因受台湾暖流中和寒冷的气温,使气候也较温暖,相比华南沿海地区,甚至是海南岛北部更显得温和和暖,无怪乎日治时代的台湾,被日人称作「常夏之岛」,意指台湾四季如夏。1月平均气温为14度,但在合欢山、玉山、雪山等山区地带由於地势相当高,故仍然有降雪的机会。

台湾平均年降雨量为2515毫米,但是伴随著季节、位置、海拔标高的不同,降雨量也随之变化。北部、东部全年有雨,其中基隆因降雨量丰沛而被称为「雨港」。中南部的雨季主要集中在夏季。台湾冬季盛行由蒙古高压所带来的东北季风,夏季盛行西南季风,高峻山脉能阻隔季风,形成雨影效应。

台湾经常有台风侵袭,6月至9月是台风季,每年夏、秋两季平均都有三到四个台风侵袭台湾。台风为台湾提供了丰沛的水分,但由於降雨空间和时间分布十分不均,容易引发洪水与土石流等灾害。另一方面,如果缺少夏季台风所带来的雨水,到了冬季就容易出现乾旱;因此,各大河川普遍修筑水坝,雨季蓄水兼发电,旱季提供民生用水。

旅游

玉山国家公园

大屯火山群

太鲁阁国家公园

栖兰山桧木林

澎湖玄武岩自然保留区

卑南遗址与都兰山

金门岛与烈屿

马祖列岛

淡水红毛城及其周遭历史建筑群

金瓜石聚落与九份老街文化景观合称为水金九矿业遗址

台铁旧山线

阿里山森林铁路

兰屿聚落与自然景观

桃园台地陂塘

乐生疗养院

屏东排湾石板屋

澎湖石沪群

乌山头水库及嘉南大圳

台湾是全球第16大经济体系,早年特色为中小型企业众多,经济结构已经由高科技产业取代原先的劳力密集工业,且农业在GDP中的比重从1952年的35%下降到2%。至今形成服务业与高科技产业合计比例过半的形势,但也面临传统产业快速外移(特别是中国「磁吸效应」)的问题。

台湾的电子工业对世界经济举足轻重,大多数电脑电子零组件都在台湾生产。国际贸易是台湾的经济命脉,日本和美国长久以来一直是台湾前两大贸易夥伴,但在2005年後退居二、三名,中国大陆成为台湾进出口贸易第一大国,2006年进出口贸易国/地区前十名为:中国、日本、美国、香港、韩国、新加坡、德国、马来西亚、沙乌地阿拉伯、澳大利亚。

另有部分转向欧洲和东南亚市场,台湾还是中国大陆、泰国、印度尼西亚、菲律宾、马来西亚和越南的主要投资来源,在中国大陆有5万多个台资企业,长期居留中国大陆的台商及眷属则有30至40万人之多。

维基搬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