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坚持的路上并不拥挤可是能坚持的却不多?

最近常听人说一句话“成功的道路上并不拥挤,因为坚持的人不多。”对这句话的理念我是赞同的,我对这句话的理解是,成功的道路上并不拥挤,因为能找到路(目标)的人不多,找到路愿意走(开始行动)的人不多,走着走着走偏了(及时调整)的人不少,能坚持到底的更少(坚持),坚持到底能成功的也是少数碰到了运气(抓住机遇)。也许回过头来重走一遍谁都未必能原路再走回去。但是能坚持到底的人再另一条路上一定会走出新的精彩。

我们创办的演讲协会。那是在2016年,那年考完了pmp,所负责的培训机构准备创建社群,让所有通过pmp考试的学员能抱团成长,相互学习,就像他们说的,拿到pmp证书也只是个开始,未来的路还很长,能力需要不断磨练才能成长。那时,组建了各种各样的社群,在艳姐的号召下,成立了演讲协会,对于社群怎么做,我们都摸不着头脑,最初的计划是借鉴tmc的模式,定期组织演讲活动,分享项目管理中的心得体会,案例等等。在演讲中锻炼说的,在组织活动的过程中锻炼组织策划和领导力。

理想是很好的,只是在现实中变了模样,我们第一批骨干有声有色的组织了多次活动,在几千人的学友中,有意愿加入演讲协会的不足200人,印证了能找到路的人不多。在200不到的人中,积极参加活动的不足20人,如今这20人里面也已淡出江湖,大家的目标各有不同,有的回归家庭,有的工作调动,有的去更有激情的地方锻炼自己。我们走的这条路上,我们都失败了。我们的失败,成了别人的垫脚石,同期组建的深圳学友演讲协会,如今仍然朝气蓬勃,有声有色,而且成为了TMC的一个俱乐部。在我眼里算是成功。我们两边曾经还做过连线活动,如今有的是望洋兴叹。(没去过深圳,从这件事上,我感觉是武汉vs深圳的人均学习积极主动性上,武汉明显落后于深圳,不知道是否有人有同感?)

我参加的演讲协会。后来在好友介绍下加入了OVTMC,在加入时怀着满身鸡血,壮志勃勃的说要每周参加活动,一年完成十个演讲,然而直到离开,演讲也只完成了3个,还有一次比赛(我做的是关于改变的演讲,在微信订阅号后台回复改变?查看原稿 )。回想我加入的目的是为了提升自己的沟通能力,顺便加强自己的英文听说能力,在参加这些活动中受益匪浅,结识了黑白双may,女蛙,艾瑞克,bly,hope,sab,以及移民澳洲的Ray等等充满蓬勃之力的小伙伴,我们一起参加演讲,点评,一起聚餐,一起八卦,一起出游。

其中人换了一波又一波,有新人来,有老人走,我加入时是第99次会议,如今进行到了179次,每周一次的频率,已经过去了80周。80周等于两年(扣除假日),这两年,有人坚持走过来,比如sophia,Sheffield,Lina等等,他们在这条路上走过的岁月,会成为他们为未来的的资本,有人收获了自信,有人收获了友情or爱情,有人收获了无数的快乐 最主要的是他们都收获了成长。至今仍遗憾自己的退出,那时实在是太缺钱了,为了更多的钱换了工作,新工作一周六天平均10小时的超长工作时间。我的精力开始不足,跑步中断,读书中断,周日单休,参加tmc活动成为负担,在无数次的纠结和反思之后决定暂时退出。在这条路上我又失败了,失败于目标变了,当我更看重钱的时候,一心向着钱看,反而失去了宝贵的成长时间。

心中的巴拿马。任何一条路都能走向成功,可是不是每个人都能走到终点,就像小学时学到了猴子一样:“一只小猴子下山来.它走到一块玉米地里,看见玉米结得又大又多,非常高兴,就掰了一个,扛着往前走。小猴子扛着玉米,走到一棵桃树下。它看见满树的桃子又大又红,非常高兴,就扔了玉米去摘桃子。

小猴子捧着几个桃子,走到一片瓜地里。它看见满地的西瓜又大又圆,非常高兴,就扔了桃子去摘西瓜。小猴子抱着一个大西瓜往回走。走着走着,看见一只小兔蹦蹦跳跳的,真可爱。它非常高兴,就扔了西瓜去追小兔。小兔跑进树林子,不见了。小猴子只好空着手回家去。?”很多人跟这只猴子是非常的相似,童年时渴望独立,独立时追求更多更好更快,在生命邻近终点开始追求回到过去,然而回不去了,只能空手回去。

人生是一场单程旅行,回不到过去,只能往前走,如果想做一件事,那就马上去做,过了72小时候再去做的概率几乎为零。无论哪一条路,只要坚持到底,不断深究,都能做出一番成绩。那些不平凡的人,不是因为希望才坚持,而是因为坚持才看得到希望。你坚持最久的事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