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关是什么建筑的最西端
明长城的最西端。
嘉峪关,始建于明洪武五年,比山海关早建九年,是现存长城上的最大的关隘,也是中国规模最大的关隘,宋元以前,嘉峪地区有关无城,只起稽查来往行人的作用,明代,为加强西北边防,宋国公冯胜决定在此修建关城,不久,九眼泉地区平地而起一座黄土夯城,周长220丈,高两丈,宽一丈,这是嘉峪雄关的最早雏形。
明代西部的吐鲁番日渐强大,常引兵进犯河西走廊各城,嘉峪山隘口为必经之地,自建成嘉峪关后,这关便为西部国防重地,对保障河西地区的安全起着重要作用。此后,明孝宗时修建关楼。正德年间修建东西二楼,即光化楼和柔远楼,嘉靖时加固已有建筑并修筑关城两翼长城,每五里设墩台一座。
主要景点
1、戏台
嘉峪关戏台是清乾隆五十七年嘉峪关游击将军袋什衣主持修建,系当时守城官兵、城内居民及过往商旅的娱乐场所,其形制为典型的中国传统古典戏台,由木制屏风把前后台分隔开,屏风正中央绘制八幅人物图,是人们熟知的八仙内容,顶部为中国传统图案八卦图,八卦图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与科学的综合反映。
2、光化门
内城东门,门额上刻光化门三字,面向东方,表示旭日东升,瑞气普照大地,门洞由自黑山开采的石条铺成。建于明正德元年,由时任肃州兵备副宪李端澄主持修建,光化楼为三层三檐歇山顶式结构,楼高17米,精雕细刻,五彩装成,楼阁第一层为砖木结构,第二、三层是木结构榫卯咬合而成,虽经历了近五百年的风风雨雨及地震等自然灾害,仍巍然屹立于关城之上。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嘉峪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