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派》观后感

 高中毕业季,一部关于高中生活的电视剧《少年派》正在热播,就冲着是张嘉译和闫妮的合作出演就必须要看。以下是我整理的电视剧少年派观后感,一起来看看吧~

 少年派观后感一

 最近有部电视剧《少年派》很火,回忆我之前的高中生活,觉得有点嘛不切实际。看这部电视剧主要还是为了张嘉译&闫妮,真的很喜欢这2个人的表演,很自然,很真实,而且很搞笑。

 闫妮饰演的妈妈叫王胜男,永远那么争强好胜,骨子里也有一股狭义情肠,关心女儿学习进步的同时,在女儿身上也能看到其母的豪气云天。

 张嘉译饰演的爸爸叫林大为,这名字一看就家里特别重视他的个人发展。对,剧情也是这么发展的。哪怕林大为事业遭遇滑铁卢,开办葬礼,照样办的风声水起,各家媒体争相报道。

 这剧主要是讲高中生活以及家长之间的事情,考上重点学校,父母除了事业的重心之外,孩子的学业便成了父母心头的头等大事,也偏偏在这个节骨眼上,不同的孩子发生了家庭的重大变故。这帮孩子在这样的变故中成长、成熟。

 故事的剧情合乎情理,又在合乎情理之外,故事情节层层推进,随着家庭矛盾的不停升级,少年们步入高三的关键时期。每个家庭都在状况百出,你不能理解的能理解的,在你身上发生的你曾经渴望发生的,在各个少年身上一一发生了。

 林妙妙在高三最关键的一年,发现当主播很赚钱,并且能施展在课堂上不能施展的才华,这是多么重要的`奇妙的体验。并且越发深陷于此,感觉人生得到了升华,与此同时,林大为夫妇又怀上了二胎,一股被抛弃的感觉油然而生,叛逆到达了人生巅峰。逃课,撒谎,不写作业,能干的都干了。成绩排名直线下降,班主任头都大了。也就是这样一个问题少女,在高考倒计时的几个月里面,痛改前非,重新做人。虽然最后的成绩不理想吧,也考上了二本,算对得起自己奋斗的成绩了。可惜了跟一一的感情,如此青涩,深深埋在心底。不免有一丝的叹息,不知道你们的高中是否有这样的经历。来不及的表白,想牵你的手终究还是由于各奔前程止于开始。

 少年派观后感二

 《少年派》是由刘惠宁、李少飞执导,张嘉译、闫妮、赵今麦、郭俊辰、王玉雯、姜冠南领衔主演的都市家庭剧 。

 该剧围绕四个家庭,讲述了家庭成员迎着阳光风雨努力奋斗,最终收获成长的故事。精灵活泼的少女林妙妙中考超常发挥,意外考入重点高中,妈妈王胜男扬眉吐气。高一住校,挣脱妈妈掌控的林妙妙如鱼得水,结交了三个好友,校花邓小琪、学霸钱三一和江天昊,成为校园广播站主播,俨然“人生赢家”。学神如云,林妙妙成绩惨遭碾压,面对来自“我儿子成绩全市第一”的裴音的正面暴击,王胜男的斗志被全面点燃,开启陪读生活。

 冤家路窄,竟和裴音家成了邻居。王裴二人冲突不断升级,却因婚姻问题惺惺相惜,成了闺蜜。高三来临,林妙妙经历了父母感情的震荡,钱三一隐忍着父母的貌合神离,江天昊突遭家庭破产,邓小琪因为妈妈的秘密被曝光跌入谷底。少年们桀骜不驯,迎着阳光、风雨,如春草般蓬勃生长。高考结束,少年各奔前程,内心充满伤感及对未来的期待。四个家庭经历波折,找到了各自的方向,收获着动人的成长 。

 “高考”一直是牵动大众敏感神经的热门话题,但《少年派》并未局限于呈现这一话题的紧绷与挣扎,而通过揭开当代父母和00后两代人的日常生活和精神世界,去探讨更深层次的“社会焦虑”,极具深意。王胜男对女儿教育问题的暴躁霸道,是困于中年婚姻里生活琐碎的烦闷体现;林妙妙事事都与母亲“对着干”,是当下年轻一代渴望挣脱家庭束缚,获得青春话语权与认可的社会缩影,《少年派》通过呈现两个群体在“陪读”与“备考”路上的冲突磨合,映射一系列社会问题,探讨两代人的局限性与新可能,展现出了鲜明的现实主义底色。

 此外,《少年派》还深度揭示出当代家庭中面临的新问题。00后作为出生于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网生一代,从小接触的生活语境决定了这代人天生自带更加张扬与独立的鲜明特质,传统单向输出的教育理念早已无法适用当下新时代。该剧通过展现四个“00”后的少年们与家长的冲突与矛盾,一路牵引着当下年轻家长进行教育方式的反思,为观众传递了教育是一道“双向成长”命题的新理念,只有建立在平等和自我反思基础上的对话式代际交流,才是打破代际沟通困境的根本方法,不少年轻家长表示通过剧集愈加了解孩子,改变了自身的教育观。

 《少年派》深入现实肌理,通过犀利呈现备考家庭生活幕后,探讨代际关系,促进新时代下的家庭教育理念的迭新与重塑,具有现实主义的关怀。

 少年派观后感三

 比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家庭教育理念等《少年派》的主打社会话题,张嘉译和闫妮的组合才是这部剧能被湖南卫视放到黄金档播出、优爱腾芒四网联播的关键。简单来说,没有张嘉译和闫妮,《少年派》很难有现在的关注度。这个道理放到孙红雷和《带着爸爸去留学》、姚晨和《都挺好》以及海清、黄磊与《小欢喜》上,也是一样的。

 但演员和剧集应该是双向赋值的。《少年派》前十四集,故事重心在孩子们的高中生活,张嘉译和闫妮的戏份并不多。只可惜,着重展现的高中校园青春过于魔幻现实主义。

 四人间的学生宿舍个个装修豪华,充斥着浓浓VIP尊享样板间的味道。而编剧六六为了从观众口中赢得一句“好真实,这就是我的高中”,硬生生砍掉了这样一个顶配版宿的独立卫生间开支,让两个主角林妙妙、江天昊在公***洗漱室和卫生间里分别上演晨起抢水、抢厕的戏码。

 精英中学号称全江州最好的高中,林妙妙所在的高一(1)班更是群英荟萃,全校最棒的师资也都集中在这个班,如果没有小姨夫“走后门”林妙妙根本进不去。那么这个班里的精英们每天都做什么?

 宿舍里,女生要么忙着护肤卷刘海,要么吃着零食聊八卦,男生除了疯闹还是疯闹;教室里,随便玩闹随便吃,开学十几天了学生的课桌上还是只有一两本书,没人为了哪道题不会做犯愁,都忙着苦恼那个校社团更适合自己或者更有趣。而身为学霸的钱三一开学第一天背个瘪书包上学,老师讲话一直带耳机,直到问被点名才拿下了一边耳机。即便如此,老师不仅一句批评都没有,还为了保护他特许他用不参加大扫除。

 编剧六六贵族视角俯视下的高中校园,劝退了不少观众。“一星只给闫妮和张嘉译的演技。实在受不了这种校园剧”、“能不能只看张嘉译和闫妮的戏份”、“一星给张嘉译,一星给闫妮,奔着他两看的,发现被骗了”……前十四集播出期间,豆瓣上诸如这样的评论屡见不鲜。

 从15集开始,《少年派》的焦点开始转向王胜男(闫妮饰)与林大为(张嘉译饰)间的夫妻情感。渴望闫妮和张嘉译戏份的观众得到满足,《少年派》的收视率被顺势激活。

 虽然演员不同,也往往容易制造戏剧效果,但“虎妈猫爸”的父母形象确实给不了观众新鲜感。不仅如此,这种以子女为唯一驱动的家庭结构设置,也很难使子女教育以外的其他问题得到深刻探讨,诸如夫妻关系、工作波折、人际相处等都只能做到类型化地呈现。截至目前,《少年派》有大众记忆点的正向话题依旧只有“闫妮是亲妈本妈”一个。

 回到教育,《少年派》***情制造和教育理念输出上也都是老梗。和主张“一步赶不上,步步赶不上”的毕胜男一样,同为母亲的王胜男也必须要给孩子最好的。尽管林妙妙能力不足,王胜男还是让妙妙的小姨夫“走后门”把她塞进了精英中学的重点班;为了更好的监管林妙妙的学习和杜绝早恋苗头,瞒着林妙妙把陪读火速提上了日程。

 父亲林大为也还是那一套“顺其自然”、“健康成长”的教育理念理,和林妙妙一起在阳台画画,跟林妙妙在饭桌上学说唱,给她买渴望的自行车。

 母亲永远是施加压力的一方,父亲一直承担着给予快乐成长氛围的功能,这种父母教育功能设置模版虽有现实依据,但过于片面且缺乏公正性。毕竟,现实生活中不是所有母亲都是“虎妈”。

 在父母形象和教育理念输出上浅尝辄止,满足于现实复写。在故事时空和细节展现上不看现实,情感矛盾制造一味的想当然。林妙妙因考试成绩倒数第一而备受打击,打电话向父亲林大为哭诉自己的人格和尊严都被践踏了,生不如死。林大为慌忙买了一包好吃的,赶到学校安慰女儿。

 可她接受不了的原因并不是自己拿了倒数第一,而是同学钱小琪上课不学习却能排在自己前面。但实际上,林妙妙上课期间也基本是在吃东西、传纸条、发呆走神。这样的情节设置无法让与林妙妙同龄的观众感同身受,更难以感动其他年龄段的观众。不付出就想获得收获,这样的价值观本身就是一个悖论。

 诚然,《少年派》中确实有部分事情是现实高中生活具备的,诸如孤男寡女不能同桌吃饭、上学期间不能带手机。但这些真实的外壳都是被简化且孤立呈现的,不融于剧情,对剧情发展也无关痛痒。

 编剧六六的偷懒,让《少年派》患上了严重的“演员依赖综合症”。而对《小欢喜》等其他待播的影视教育题材而言,想摆脱这种病症,切实扎根现实,放下对极致戏剧性的追求是关键。不要把问题的负面无限放大,却把问题的来源和解决方式轻描淡写。不要把主角的智商清零,也把观众当作一群可以随便糊弄的小孩。

 当影视剧中的“教育”不止于“虎妈猫爸”,不止于“一切为了孩子”和“随其自然”两种观念,有了更多中国父母的原型和观念碰撞以及更深的焦灼刻画时,才能放下演员依赖,用“教育”不断为自己赋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