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为何会首开“立子杀母”之恶例?
立子杀母的政治制度在中国出现有其必然性,最早出现在汉武帝身上,只是必然性之中的偶然性。
孝道并非起源于孔子和儒教,最早可以追溯到黄帝时期,甚至更早。孝道遵从的是对父母的顺从,即便是九五之尊的皇帝也不能例外,不仅不能例外,还要身体力行,作为天下表率。
但另一方面,中国古代的郡县社会,执行的是家天下政治制度,这就让以孝道为先的文化与中央集权的帝王政治制度之间发生了尖锐的矛盾,因为皇帝(儿子)对太后(母亲)的孝顺因为家天下很难不掺和到政治决策当中去,使得皇帝权力被架空,整个男权社会受到严重挑战,从而使得政治基石发生动摇,进而威胁整个国家的稳定。
而在皇帝与太后的所有形式中,帝幼母壮是危害最为严重的一类,因为帝幼无法执政,政治决策权必然都把持在太后手中,太后就依靠文化中的孝道,轻而易举的得到了不正的权力,从而引发宗法制度的崩溃,导致国家的混乱,是必然要被杜绝的政治毒瘤。
限制太后权力,维护宗法制度,稳定国家政局的办法并非只有立子杀母一项,还有垂帘听政!垂帘听政最重要的就是这个帘子,从古至今,能从帘子后面走出来的就武则天一个人,但是最后她还是被赶下了台,江山还是恢复到她篡夺前的状态,可见这道帘子的可怕和重要。这就是文化与政治斗争的交汇点和具体体现,并不限定于某人,换了谁都一样。
立子杀母是一种极端方式,在汉武帝看来,这是有效杜绝帝幼母壮,贻害国家最有效的方式,而后来南北朝时期的北魏政权竟将此作为国策执行,无论帝是否少,母是否壮,只要被立为太子的生母,都要处死,以避免政治上可能出现的乱局。
除此之外,其他大部分的郡县制度下的朝代都是执行垂帘听政制度,以最大限度的保护孝道文化,也造就了历史上很多杰出或者说是独裁的女政治家,如慈禧等。在今天看来,女政治家无可厚非,但在以三纲五常为领的古代男权社会,这就算是一项了不起的妥协之策了,毕竟家天下是血统继承制,而血统是以父系为正,如果太后和皇帝一系以外的男子生下孩子,是没有继承权的,这在当时来讲,只能叫秽乱宫廷,如秦始皇的母后赵姬与嫪毐所生两子。
所以政权最终还是落到皇帝(幼帝)身上,如果没有,那就是谋朝篡位了,这是孝道文化对宗法制度的严重挑战,只能用制度来杜绝他,而汉武帝处在封建制向郡县制转型的早期,这个事情出在汉武帝身上就不足为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