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凯临死前只说了四个字:“他害了我”!说的是谁呢?
1916年6月6日上午10时,五十八岁的袁世凯结束了他复杂的一生。临终前,以手指天的袁世凯,最后的遗言是“他害了我”。
袁世袁世凯作为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北洋军阀领袖,可以说是在哪个时代是呼风唤雨的人物,指的这个“他”到底是谁?
大家可能会想到是袁世凯的儿子袁克定。袁克定一直主张袁世凯称帝,这样一来他就是皇太子,并且袁世凯对袁克定的培养也十分重视,虽然在自己统治期间未让自己的子女当官,但是对袁克定确实有意培养,袁世凯与其他国家交涉时都是由袁克定充当翻译,袁克定德语、英语都相当不错,并且受到过德皇威廉二世接见。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列强无暇东顾,因此袁世凯十分关注日本对中国的态度,日本人办的《顺天时报》就成了袁世凯重要信息来源。于是袁克定心生一计,自己花钱编造假的《顺天时报》,经常刊登一些鼓吹帝制文章,袁世凯看了非常高兴,于是加快了帝制的步伐。后来东窗事发,袁世凯气愤之极,拿起皮鞭边抽边骂:“孽子!欺负误国!”
其实真正害袁世凯的人是杨度。武昌起义爆发后,袁世凯被启用任命镇压革命,此时杨度来到袁世凯身边当任幕僚。面对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北洋军,革命党军是节节败退,武汉三镇被北洋军攻下两镇,袁世凯却一面奏请清政府停止进攻,一面向革命党人抛出橄榄枝,写信给黎元洪议和。中间经过几个插曲,但在袁世凯的威逼利诱下,南方革命党员与袁世凯达成一致,清帝退位,中华民国建立。
袁世凯当上总统后,杨度这个君主立宪救国理论的忠实粉丝,极力在袁世凯身边吹鼓君主立宪制度,而袁世凯也认为过去的君主专制制度已经在中国行不通了,其本人也是立宪派的领袖人物之一,所以两人是一拍即合。
为了施行君主立宪,他们在天津试点推行普选,产生议会,但是由于袁世凯忙于应付各种势力的纷争,试点以后就没有亲身去体验试点成果,完全陷在了以杨度为首的“六君子”的吹鼓中,而袁世凯对杨度也是恩宠有加。1915年4月,杨度为袁世凯称帝撰写了两万多字的《君宪救国论》,呈递袁世凯,袁世凯大为赏识,还特别颁发亲笔题写的“旷世逸才”的匾额给杨度。也就是在杨度等人的大力吹鼓下,还有手下一等将军的支持下,袁世凯才有了称帝想法,并付诸行动。
从袁世凯称帝后颁布的“新皇室规范”中可以看出一些“新”内容,比如某些对于皇权的监督机制和法律:自亲王以下至于宗室,犯法治罪与庶民一律;亲王、郡王可以为海陆军官,但不得组织政党,并担任重要政府官员;永废太监制度;凡皇室亲属不得经营商业,与庶民争利等等。这些能反映出袁世凯是想选择日本或德国式的君主制,自己也有心称帝,而杨度等人顺势推了一把,使他快速的灭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