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仪的母象是什么
太极,参见如下:
《系辞》原文: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
是故,法象莫大乎天地,变通莫大乎四时,悬象著明莫大乎日月,崇高莫大乎富贵,备物致用、立成器,以为天下利,莫大乎圣人,探赜索隐、钩深致远,以定天下之吉凶、成天下之衅衅者,莫大乎蓍龟。
识解:此段论述易的顺去化生过程,非常重要,属于基本理论。
是故,接前转入易的化生过程问题。易的化生即是道物的化生,因易是专门言道的,所以,易也就是道,道也可谓之易,道、易乃为一义,不过易比道的意义要广,道只是一物名,而易则除道义外还有“变化”这一抽象义。
易有太极,谓所以有易就是因为有太极,易自太极始,此易指道及万物生灭变化。太极又谓一,又谓有名时之道。道家谓此前之道为无名时之道,后世易家谓之无极,而作者在作系辞传时尚无此名。这里所以如此交代,是因为易与道也略有区别,其区别处就在于,在太极即一之前没有易,易是自太极才开始的。而道则不同,“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道既讲太极即可名,又讲太极之前的无极即不可名。因为不讲不可名,便不能得知可名是怎么来的。易则可以不必讲太极之先,有太极才有易,才有阴阳、乾坤、八卦、六十四卦。所以不必讲者,即因太极之先无易,与易关系不大。
为何太极之先无易?因那时道物未动,寂然、湛然,寂静虚无。不动不是道物固定不动,而是指道物未发生质上的变化,因此而无易,什么卦象都没有。太极又是怎么产生的呢?道物一动产生太极。所谓动者是指不同的无名时之道物,二者耦合碰撞结合一起形成了新的道物,这个新的道物内含阴阳,性质相反,但仍极小,故未离无形无质道的范畴,属于道的又一种存在状态,这种道物就是太极,从此易即产生。太极以图形表示为:“◎”,两圆相套。
是生两仪,两仪即阴阳。此前未分,故曰一,曰太极,阴阳合一而不曰两;此后则分天分地,分阴分阳,不再是一,而成二了,故曰两。仪者,一上一下,一左一右,一正一反,相随相伴,既不合一又不或缺,故曰“两仪”。两仪在卦则曰乾坤,在道则曰天地,在人身则曰神气,又曰性命、水火、日月、铅汞等名,为人物之始,又一乾坤独立世界。两仪以图形表示 :“— ”、“--”,一长为阳,两短为阴。
两仪生四象,四象即太阴、太阳,少阴、少阳。在卦为乾坤坎离,在方为南北东西,在时为春夏秋冬,是道物运化的中间过程。以图形表示为:两个两短,太阴;两个一长,太阳;一个两短、一个一长,少阴;一个一长、一个两短,少阳。图形自两仪的一画,变为四象的两画。
四象生八卦,八卦即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图形自四象的两画变为三画,向下再变则又有一十六、三十二、六十四卦。至六十四,图形则自八卦的三画而成六画。实际上,六十四卦是八卦运化而生,在八卦上又加上一个八卦,前谓“三极之道”者,即是强调六十四是由八卦构成,而八卦是道。先天之道止于三画,一直是个秘而不宣问题,故下言“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
八卦定吉凶者,因八卦再向下运化即是六十四卦之万物,万物生成的运化过程有顺利、不顺利等情形。所谓顺利,指运化过程中卦爻不到卦终不变,此为吉;相反卦爻不到卦终在中间即变,此为凶。所以谓八卦“定吉凶”。“吉凶”表明八卦道物的运化,不运化何来吉凶?前言“六爻之动,三极之道也”,意义同此,因为六十四卦之所以动,是八卦三爻之道在动。定者,决定。定又为已知已见,不知不见则不会言“定”,因八卦运化已成六爻六十四卦之万物,物有形质,故可知可见而言“定”。
吉凶生大业者,谓八卦演化而决定事物的兴衰变化。大业,一事一物的生成与变化。事物的发展变化,由八卦演化所决定,是为“吉凶生大业”。
此“易有说”是系辞传对《易》这一学问,关于宇宙万物生成理论的高度概括,是《易》的核心和精华,对于进一步完善易学理论具有极重要意义,为易经一书增彩增辉甚多,起到了画龙点睛作用。按此说,宇宙中一切都是由太极演化而生成,人如此,飞虫草木如此,山河湖海如此,日月星球莫不如此;同样,人世间的万事,自然界中的寒暑四季、风雨雷电万象,也都莫不如此。太极就是道,道在太极之先不动时,寂静虚无,什么都没有;而一旦动而成太极,即为易之始,便有了阴阳,有了乾坤二卦。此后也就没有停顿地将卦象演化下去,直到不能再演化为止,即是该事该物之终。卦象的演化即是生之又生,故前谓“生生之谓易”。此即道物自然的、顺向转化过程及其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