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义三皇庙导游词300字,急!!!
山西省孝义市三皇庙,亦称圣祖庙,位于孝义市城西贾家庄村中。
三皇庙创建年代不详,元代有之,清乾隆、道光和民国年间曾多次不同程度地扩建和修葺。现存三皇殿仍保存元代原构,余皆清代重建。2004年6月10日,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孝义市三皇庙为山西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孝义市文物局及山西省古建筑保护研究所在保证“原形制、原材料、原工艺、原做法”的基础上,对三皇庙进行了保护性修复。
“三皇”简介
太昊伏羲氏,上古“三皇”之首,生于天水。创八卦,作网罟,制嫁娶,养牲畜,制弦瑟,创契文,制历法。首贯九州,德泽万里。
炎帝神农氏,生于姜水。艺百谷而兴农事,尝百草而疗民疾,养蚕缫丝,烧制陶器,创日中为市,开贸易先河,被后人尊为农业、医药之神。
皇帝轩辕氏,复姓公孙。演武修文,施行德政,创立五行,制造器皿,发明音律,使役牛耕,被炎黄子孙尊奉为“人文初祖”。
庙宇建筑风格
孝义三皇庙坐西向东,东西长84米,南北宽59米,两进院布局。山门、乐楼、正殿依次排列在由东向西的中轴线上。遒劲有力的“三皇庙”镶嵌在山门的门额上,为明万历十年十月四川按察使司梁明翰所赠。
殿内三壁绘有三皇及神医壁画,正壁画有太吴伏羲、神农炎帝、轩辕黄帝的神位,侧壁画绘有十大名医歧伯、雷公、扁鹊、淳于意、华佗、张仲景、皇甫谧、葛洪、孙思邈、韦善俊的彩色神位及人物故事,现唯殿内壁画保存尚好。这十位历代名医,都以高超的医术以及精深的医学著述流名于后世,为消除众生疾病之苦而显灵,深受百姓的爱戴和敬重。
三皇殿廊下现存五块石碑:清乾隆七年《重修三皇庙建两廊神祀碑》,清乾隆五十八年《增修财神牛马神祀碑》,大清道光九年端阳《增修三皇庙并金妆圣像碑》,大清道光九年孟夏《重修三皇庙碑》,中华民国十年《重修三皇庙新建文昌奎星楼并改修乐楼碑》。
正殿两侧的耳殿北为马王阁,南为财福殿,均为砖木结构。大殿对面乐楼坐东向西,台口四周有木、砖、石雕刻清代遗构。台口上方高悬“海市蜃楼”匾额,是晚清书法名家秦龙光所书。乐楼藻井彩绘梁山好汉一百零八将,神彩各异,栩栩如生。前后台间,镶嵌大块玻璃为整座戏台增光添彩,时有“玻璃戏台”的美誉,曾形成邑内外“为看戏台而看戏”的时尚。
三皇庙正殿现存整体梁架及建筑部件保留元代原物,结构简洁稳固,再现了元代特定历史背景下的建筑理念,也真实反映了当时道教庙宇建筑平面、布局。
“三皇”***同被尊奉为华夏人文始祖,得到了炎黄子孙的广泛认同和膜拜,历朝历代多有拜谒、公祭、民祭,为龙的传人、炎黄子孙寻根祭祖提供了朝拜的胜地,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文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