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易经?易经讲的是什么?

《易经》是古人为预测未来发展变化而作的占卜著作,主要讲的是八卦图,从哲学方面记录事物运行状态。

《易经》包括《连山》《归藏》《周易》三部易书,现存于世的只有《周易》。周易相传为周文王姬昌在八卦的基础上推演所作,包含《经》、《传》两部分。《经》由卦辞和爻辞组成,主要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约5000字。爻是组成卦的基本符号,卦是由多个爻组成的象征自然现象和人事变化的一套符号,供推演事物变化使用。

《传》包含解释卦辞和爻辞的七种文辞***十篇,统称《十翼》,相传为孔子所撰。易经被称为诸经之首,是建立在阴阳二元论基础上对事物运行规律加以论证和描述的书籍,其对于天地万物进行性状归类,天干地支五行论,甚至精确到可以对事物的未来发展做出较为准确的预测。

认识误区:

很多人误以为《易经》就是《周易》,《周易》就是《易经》。其实是错误的,简单的说周易和易经的区别就是从属关系上的不同,《易经》包含了《周易》。按照南怀瑾先生的说法周易和易经的区别在于:《周易》相传是周文王在坐牢的时候,他研究《易经》所作的结论。

我们儒家的文化、道家的文化,有一部分是从文王完成了这本《周易》以后,开始发展下来的。所以诸子百家之说,都渊源于《易经》所画的这几个卦。其实易经有三易之说:《连山易》、《归藏易》、《周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