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史说易之史记篇(十四)汉武帝算卦喜欢用鸡卦?

汉武帝算卦喜欢用鸡卦。

《史记》卷十二孝武本纪第十二

太史公记:是时既灭南越,越人勇之乃言:“越人俗信鬼,而其祠皆见鬼,数有效。昔东瓯王敬鬼,寿至百六十岁。后世谩怠,故衰耗”。乃令越巫立越祝祠,安台无坛,亦祠天神上帝百鬼,而以鸡卜。上信之,越祠鸡卜始用焉。

白话文说:灭了南越之后,有位名字叫勇之的越人,向皇上进言说:“越人有信鬼神的习俗,而且他们祭祀时都能见到鬼神,屡屡见效应。从前东瓯(ōu)王尊敬鬼神,活到了一百六十岁。后世子孙怠慢了鬼神,所以就衰微下来了。”武帝就命越地巫师建立越祝祠,只设台而没有祭坛,一样地祭祀天神上帝百鬼,是采有鸡骨占卜的方法。武帝很相信,在越祠用鸡骨占卜,由此开始。

科圣文化曰:汉武帝是汉景帝的儿子,汉文帝的孙子,刘邦的曾孙。我们不可否认的是,汉武帝刘彻在位54年,缔造了一个伟大的时代,直接影响了中国后世两千年,堪为千古一帝。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辟丝绸之路,北击匈奴,实行推恩令等等,哪一件事情,都在中国封建历史上留下了浓厚的一笔。汉武帝缔造了一个伟大的时代,直至今日我们仍以汉人自居。

汉武帝的功与过,我们不在叙述了,因为我们的历史课本都讲过了。我们来说一下汉武帝在越祝祠中所使用的鸡卜。

皇帝占卜一般选用龟卜。这个时候的汉武帝却使用了鸡卜。这是鸡卦在中国历史上首次以文字记录的形式出现。无怪乎,鲁迅大赞: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若无《史记》,中国的历史将出现严重的断代和传承。

鸡卦后在宋朝的《岭外代答》,明朝的《赤雅》等文献中都有记录。现在壮族的村寨,会鸡卦的巫者随处可见。

那么什么是鸡卦呢?

所谓鸡卦,主要是由卦名、鸡股骨、竹梃组合的卦爻和筮辞构成。

鸡卜的方法是什么呢?

用健壮的雄鸡一只,鸡冠不能破损,洗净鸡脚,由巫者执鸡默念,敬告天地,祈求保佑,杀鸡后,用纸钱蘸鸡血,取鸡脖处羽毛用血粘在纸上,同纸钱一起用血粘在神龛或门楣上。将鸡脚别向后,头被昂起,作欲飞状,用两根筷子插在鸡背上定型,煮熟后,端上祭台。巫者整装诵经,敬请诸神享用。诵毕,礼拜,焚血纸钱,抽出鸡胯骨,刮净筋膜,用竹签插入血窍,鸡骨和竹签就构成一个卦象,由巫者做出解释。

那么鸡卦起源于什么时期呢?

鸡卦是中国早期的巫术之一。距今七八千年前的山东大汶口文化遗址,就出土了许多鸟骨,当是鸡卦巫术的童年时期。随着河姆渡文化的熏陶,鸡卜巫术到五千年的良渚文化时期十分盛行。

壮族著名学者黄懿陆曾提出《易经》起源于鸡卦,并著有《中国先越文化研究》一书,此书读来确有一定的道理。

关于鸡卦一切都要从鸟图腾说起。

盘古之时,天地混沌如鸡子。鸡子,鸡蛋也。这回答了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世界谜题。若把宇宙当成鸡蛋,人类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就是从鸡子中诞生的。所以用鸡卜,可以窥视到整个宇宙的情况,预知天地万物乃至人类的由来,与天神作天地人间的沟通和交流。

在远古社会,人们相信鸟或鸡有一种通灵的力量在操作着大自然,于是,鸟或鸡卦巫术便应运而生。远古人类视候鸟为季节时令之神,把它们当成季节变化的化身。自然界年复一年的季节变化,或者说一年春夏秋冬的来临,是从候鸟展翅高飞的翅膀震荡之后开始的。所以,他们把候鸟的双翅当成春夏秋冬四时的象征。

人类饲养鸡禽的历史甚至与农耕稻作的历史是同步的。由崇鸟首行鸟卜转而鸡卜巫术以警示与大自然抗争时的吉凶利弊,是稻作民族社会发展的需要。

壮族称鸡卦为龙马龟,龙在壮语中是占卜的意思,马在壮语中是巫的意思,龟在壮语中是鸡的意思。龙马龟虽然是汉字,但是在壮语中是鸡卜巫者的意思。卦古读音是圭,在壮语中是鸡的意思。这样说来,鸡卦或是易之初始时期或为源头。

现在学术届对八卦是起源有一种相对来说比较统一的看法,就是八卦源自数字。而数字又和鸡卦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从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与《易经》占卜相关带“卜”的字,常常刻成(见上图甲骨文的卜字)。这些卜字不管怎么看,都与《易经》的源头六,九中的鸡卦符号有关,都是来自先越的卦象,是对鸡卦成像后对其竹爻进行减爻的直观反映。

至于,易经是不是真的来源于鸡卦,这只是众多推测中的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