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珠是怎么形成的科学解释
天珠是形成的科学解释是由海螺化石打磨而成。
天珠简介:
天珠英语是,藏语叫(zi斯)汉语译为“斯”或“瑟”,又称“天降石”。在《藏汉大辞典》里天珠的解释为:“亚玛瑙,猫睛石,一种宝石,俗称九眼珠。入药能治脑溢血”。
最早的天珠为象雄天珠,象雄天珠诞生于古代横跨中亚及青藏高原最强大的文明古国——古象雄王国,它是雍仲本教的圣物,是藏族七宝之首。
分类:
1、圆板珠(又叫天眼石、羊眼天珠、羊眼板珠等)。
2、药师珠(大部分为天然一线,但也有人工蚀刻的)。
3、缠丝玛瑙(商业化别名众多)。
4、法螺天珠(曾经喜马拉雅山地区是一片海洋,法螺天珠就是曾经水生物的化石,因为有圆圈,所以被视作神圣)。
5、硅化木(部分树木在沙漠地区可玉化,很少一部分上有圆圈,取之打磨后可成配饰)。
6、金钱石(密集恐惧症患者慎搜)。
人工天珠选择及真假辨别:
1、人工天珠选择:
(1)黑白分明或颜色分明、纹路清楚,呈细椭圆之天珠为佳。
(2)不要有破损、断裂或再加工的情形。
(3)眼数愈多及单眼因较稀少,故价格愈高。
(4)选择较接近、适合自身磁场的天珠。
2、真假辨别:
(1)古沉、色泽分明、纹路清楚、呈椭圆、肥大之天珠为最佳。
(2)虽天珠经历代多人配带,破损者在所难免,但不要有严重破损、断裂或再加工的情形(藏族认为天珠破损为挡灾,已失去护持的作用)。
(3)带眼天珠的眼数愈多及眼为单数者因较稀少,故价格愈高。越接近九眼越好,如果一个天珠上有太多的眼,即成千眼天珠,在价格上反而大打折扣。每个眼睛的大小相近者为佳,若是大小不一便不能算是好天珠。
(4)新天珠仿制技术成熟,必要时,可在清水或灯光下观察其表面的自然纹路以便辨别真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