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 每一棵树都有它的春天

专栏: 理事会·教育

推荐编辑: 仙灵

这是泉州七中校长陈龙斌的一句名言。

泉州古称“刺桐城”,城里遍植刺桐,有的刺桐是春天开花,有的是夏天,有的是秋天,有的则是冬天。

有一年冬天,陈校长走在路上,心情和天气一样冷郁,他不经意间抬头,看到一棵刺桐,它开满了红花,热烈、朝气、故我。它不管天气寒冷,也不管身处臭水沟旁边,依旧开的美艳。

对于一棵刺桐来说,它开花的季节,就是它的春天。

于是陈校长将泉州七中的教育理念形像的总结为“每一棵树都有它的春天”。

每个人都是一棵树,每棵树都有它的生长姿态。有的在春天里繁花似锦,有的在寒冬里蛰伏求存,有的魁伟高昂,有的虬枝盘曲。

人有着不同的生命历程,经历着各自的悲欢喜怒,而我们却总是习惯把欣赏、崇拜、认可留给别人,却对自己各种严苛与不满。

还习惯以己之短比人之长,总以为自己是最胖、最丑、最不被重视的那个,在很多时候“我不配”的声音会在自己的脑海里响起。

在爱情里迷失、在工作中迷茫,对过去不愿松手,对未来没有期待,看他人都是风生水起,唯有自己步步深渊。

我们大多数人都成长于心理健康并不被重视的年代,成年后却生活于急速发展、竞争力大到让人窒息的社会。

童年爱的缺失、成长的孤独、原生家庭的问题、校园霸凌……以及如今的贫富不均、物欲横流、生活压力巨大等问题,导致了“人均抑郁”的社会现状。

而“每一棵树都有自己的春天”在教育孩子的同时也在教育成年人,即不管世人如何,我们都可以选择做最好的自己。

引用我很喜欢的一首小诗《自己的时区》:

我们每个人都在自己的赛道上奔跑,不用嫉妒别人,也不要嘲笑别人。

他们有他们的时区,你有你的时区,不用羡慕别人枝繁叶茂,等你开花的时候就是自己的春天。

陈校长还提到了一个小例子,让我很感动。

有一个高二的女生要报考舞蹈专业,想利用学校的舞蹈厅每天晚上去练功。但总务处嫌费电不同意,后来陈校长说服了总务处。

教育即生长,教育的要义是唤起生命的成长觉醒。

而生长需要动力,需要阳光的照耀、水的滋养,需要积极向上的正能量。

若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没有接收到足够的正能量,等他长大后也只是躯壳的成长、学识的成长,而他的心灵却在阴暗的角落里,抱怨着、仇视着这个世界。

而陈校长所关注的不是培养一个学生“成才”,而是培养他们“成人”, 学校不是要培养几个卓越伟人,而是要将所有孩子都培养成蓬勃向上、健康成长的人。

只有培养出蓬勃健康的孩子,我们才有未来。

通过对教育行业的了解,越来越觉得它不仅仅伟大,还充满诗意与艺术。

就像“每一棵树都有它的春天”这样的表述,就极富诗意又有情怀。陈校长又将其拆分为四个理念:“有教无类”、“因材施教”、“静待花开”和“立德树人”。

可惜作为成年人,我错过了接受这种教育的机会。

雅斯贝尔斯说:“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很庆幸生命路上能遇到一个个有深度的灵魂。教育并未停止,我像个缺课的学生,一节一节将课补回来。

努力成长着,期待着自己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