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问题关于《周易》急!!
原文上古穴居而野处⑴,后世圣人⑵易之以宫⑶室,上栋下宇⑷,以待⑸风雨,盖取诸《大⑹壮⑺》。
译文远古时候人们居住在洞穴中并且是在野外生活,后代帝王改变这种状况用房屋替代,上有栋梁,下有屋檐,用来抵御风雨,这是因为取之于《大壮》卦规模宏大气势雄壮的道理。
注释:⑴“处”居住,生活。《诗经·召南·殷其靁》:“莫敢遑处。”
⑵“圣人”君主时代对帝王的尊称。《礼记·大传》:“圣人南面而治天下,必自人道始矣。”;《韩非子·外储说右下》:“是以圣人不亲细民,明主不躬小事。”
⑶“宫”房屋。《国语·周语上》:“彘之乱,宣王在邵公之宫,国人围之。”
⑷“宇”屋檐。《诗经·豳风·七月》:“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
⑸“待”对付,抵御。《韩非子·外储说左上》:“今城郭不完,兵甲不备,不可以待不虞。”
⑹“大”形容体积、面积、数量、力量、规模、程度等方面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诗经·郑风·遵大路》:“遵彼大路兮。”
⑺“壮”雄壮,强盛。《汉书·东方朔传》:“拔剑割肉,壹何壮也。”(雄壮:强壮,健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