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磕头还是春节磕头

春节磕头是一种旧时礼节,是过年拜年的一种形式。

主要是小辈对长辈进行,小辈需要跪在地上两手扶地,头挨地。 每年正月初一至十五之间,青年及成年人要几人一组去邻居和亲戚家中磕头,这段时间,家中正屋挂着家谱牌位的画卷,门前摆放供人磕头的席子。

在过去磕头方位要正确:后背要冲着门,正面对着中堂、牌位、或八仙桌。长辈要坐在两边,无论人在哪里方位一定要正确,磕头不能对着人磕。

现如今规矩已经没有那么讲究了,磕头大多是走个过场,磕完就走,很多老人也阻止孩子磕头,说人到了就是头,但年毕竟是要拜的,老祖宗的东西还是要继续传承下去,这既是一份孝心,也是一种流淌的文化。

春节和除夕的区别

春节和除夕时间不同

简单来说广义的春节包括过年和除夕,过年和大年三十还有除夕都是同一天,除夕特指大年三十的晚上,也就是大年夜,而特定意义的春节是指大年初一,也就是农历新年的第一天。

春节和除夕习俗不同

除夕是我国传统节日中最重大的节日之一,指农历一年最后一天的晚上,即春节前一天晚,因常在夏历腊月三十或二十九,故又称该日为年三十,一年的最后一天叫“岁除”,那天晚上叫“除夕”。除夕人们往往通宵不眠,叫守岁;而春节是一年的开始,严格来说和除夕差一个年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