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沣寨的“风水”与“八卦”
朱家大院只是临沣寨古建筑的一部分。据临沣寨保护办公室主任尹亮亮 介绍,临沣寨不少因年代久远亟待修缮,只有朱氏三兄弟家的宅院保存较好。
“临沣寨之所以被评为历史文化名村,不仅仅是因为它具有极高的建筑史学价值,还因为它具有三大历史信息。按照历史名村的风水、五行、八卦和象形四项评选标准,临沣寨具有其中的三项标准,首先从风水上来说,其两面临河且处于洼地,能聚水聚财,属于风水宝地;从城门设置上来说,完全按照八卦设置;而从象形上来说,它则像一个小船。这些丰富的古代文化信息成为它在评选中胜出的原因。”。
据当地人说,临沣寨的寨墙原是建于明朝末年的土墙。清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朱氏兄弟发家后重修寨墙,取紫云山的红石,将土墙改为石墙。重修后的临沣寨围村占地7万平方米,寨墙里土外石,呈东北-西南走势,像狭长的船形,围长1100米,高6.6米,寨上布设5座哨楼、800个垛口。
临沣寨有三个寨门,按八卦的方位而设。三门之中,数西北门保存最为完好。
寨门上方题有“临沣”二字,两扇大木门上包着铁皮,铁皮上“同治元年”的字样仍然清晰可见,寨门前设有两道防水闸,当年的闸板还立在闸中。寨子的西南门曾遭破坏,寨门没有了,但高大的城楼还在,如碉堡一样,上面留有许多打枪用的射孔。
据《郏县志》记载,1945年6月3日,日军攻打“临沣”,村民曾利用寨墙英勇抵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