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易之道什么意思
不论是“物质和意识关系问题”,还是“变易之道。阴阳变换。虚实象的关系问题。”,都离不开世界的属性,都无法回避世界观。构成世界的因素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这不但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也是传统文化要回答的首要问题。人生活在世界中,必定在不断地认识世界。中华民族的祖先,也是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把自己的认识记录下来,才有了中华文化的开始之作——《易经》。 《易经》,是我国最古老而又深邃的经典,它既是关于预知的规律和理论的书,又是一本具有深奥的本体论和方法论内涵的中国最经典的哲学巨著,是中华古文明的基石。相传《易经》的最早蓝本是伏羲所创的阴爻(--)、阳爻(—)及以此为基础作的八卦,至夏代演变为六十四卦的《连山》;至商代重演为《归藏》;到了周朝,据说文王再次推演六十四卦,演三百八十四爻,形成了后天八卦(文王八卦),是为《周易》。《连山易》与《归藏易》早已失传,唯《周易》流传至今。 《周易》分为《易经》和《易传》两部分。《易经》简称“经”,是一部卦书,以八卦、重卦、卦爻辞为主体,为筮事的记录,包括六十四卦卦象、卦辞和三百八十六爻(包括用九、用六)之爻辞。《易传》即《易大传》,也称《十翼》,是对《易经》的最早注解、说明和发挥。对《经》而言,称“传”。有七种十篇:《彖》上下,《象》上下,《文言》,《系辞》上下,《说卦》,《序卦》,《杂卦》。除《十翼》,历代解释《易经》的著作很多,从广义上讲,凡是解释《易经》者皆称“易传”。 《周易》是中华文明的活水源头,被儒家尊为五经之首。在其神秘的形式中蕴含着深刻的理论思想和朴素的辩证观念,如阴阳的对立统一观,物极必反的对立变化观。它在中国哲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思想影响遍及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军事、天文、地理、工程、医学、养生等各个方面,且垂数千年以至于今。本世纪以来,国内外很多学者都试图从几何学、代数学、数论等阐述《易》的数学规律,更有人把《易》和计算机科学、分子生物学、地震等联系起来,使得世界上掀起了研究《易》的热潮。 《易经》中论述的“变易之道、阴阳变换、虚实象的关系”等,都是在讲物质的变化,是唯物的宇宙观。古人认为宇宙中有不同层次的物质,各层次的物质,可以独立存在,又可以互相转化,也可以彼此渗透。若简单分,可分为有形的“器”的层次与无形的“道”的层次两类,即《易?系辞》说的“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若细分,则有五个层次,即《道德经》中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儒家《易?系辞》中说的是“易有太极(后儒称为无极生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这里的“道”与“易”(或无极)是一个层次;“一”与“太极”是一个层次;“二”与“两仪”(或阴阳)是一个层次;“三”与“四象”是一个层次;“三生万物”与“四象生八卦”是一个层次。 说“以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为哲学的切入点的。这样就会形成唯心与唯物的窠臼。”, 这个观点回避了构成世界的本源问题。这不但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也是传统文化中论述的重要问题。如对“道”论述,认为道这个层次是宇宙的根本。它虽然是无形之物,但古人对它的体用及性质均做了一定描述。儒家对此表述得比较简单,如“寂然不动”(体),“感而遂通”(性),“生生不已”(用)。道家对此论述比较深刻,如《道德经》中说:“道之为物,唯恍、唯惚,惚兮恍兮,其中有像,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庄子》中说:“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老子的这一段描述了道之为物的状态;《庄子》的一段则进一步描述了道的超时间与超空间的状态,把二者结合起来,道的体态则可以了然于心。至于《道德经》说的“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湛兮似或存”,则是道之体性。而“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可以为天下母”,“道生一”,“道者万物之注”……则是道之用。意谓万物皆可由道而生,依道而存。 综言之,道是一种客观的不生不灭的物质,在时间上无始无终,在空间上无涯无际,遍布整个宇宙,可以衍化出“一”这种物质层次,进而发生宇宙万物。它贯穿于宇宙各物质层次。 再说“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往哪儿合?何谓一? 古人通过对人体生命活动及其与大自然关系的长期观察,建立了“天人合一”的理论。分“天人相通”与“天人相类”两部分。 天人相通。何谓天人相通呢?高士宗在《素问?生气通天论》题解中说:“生气通天者,人身阴阳五行之气,生生不已,上通于天。”这里的“天”字是天地的总称。天人相通的理论,早在周秦时就有了专著。《素问?病能论》中说:“上经者,言气之通天也。”可惜该书早佚,而天人相通的观点散在内经中还是很多的。如《素问?生气通天论》中说:“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气九州九窍、五藏、十二节,皆通乎天气。”《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说:“天气通于肺,地气通于嗌,风气通于肝,雷气通于心,谷气通于脾,雨气通于肾……”《灵枢?本藏篇》中说:“五脏者,所以参天地,副阴阳,而连四时,化五节者也。”总之,人的生命活动与天地大自然是互相联系在一起的。 天人相类理论是天人相通之天人本源一气说的进一步发挥。认为天地是一阴阳一太极,人身亦是一阴阳一太极,故董仲舒说:“身犹天也。”亦即后世所说的:“人身乃一小天地。”这一理论在《黄帝内经》中记叙很多,如《素问?金匮真言论》中说:“平旦至日中,天之阳,阳中之阳也;日中至黄昏,天之阳,阳中之阴也;合夜至鸡鸣,天之阴,阴中之阴也;鸡鸣至平旦,天之阴,阴中之阳也……故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背为阳,阳中之阴,肺也;腹为阴,阴中之阴,肾也;腹为阴,阴中之阳,肝也;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此皆阴阳表里,内外雌雄相输应也。故以应天之阴阳也。” 这一理论在后世的典籍中得到了进一步发挥,不仅把四时五行十二辰、周天度数等做为体内标记或术语,而且天地日月星辰等也都成了人体不同部位的代名。 古典生命整体观把人的生命看成是天人合一的、精气神三位一体的、以五脏为核心的有机整体。中医数千年的实践证明这一理论是正确的。应该承认,对天人整体这个大系统,古人只是看到了它的总画面,还不可能揭示其全部内在规律和具体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