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的历史演变
春节历史悠久,起源于早期人类的原始信仰与自然崇拜,由上古时代岁首祈岁祭祀演变而来。
中国的星象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古人很早开始就探索宇宙的奥秘,并由此演绎出了一套完整深奥的观星文化。北斗七星循环旋转,这斗转星移与时节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北斗七星是北半球(中国位于北半球)的重要星象,斗转星移时北半球黄赤交角其附近相应地域的自然节律亦在渐变,因此成为人们判断时节变化的依据。“斗柄回寅”大地回春,万象更新,新岁开启。在历史发展演变中,由于朝代更迭、历法变动,岁首(新年)在日期上亦不同。
上古时代:岁纪摄提,即干支纪元法。北斗七星的斗柄从正东偏北(后天八卦艮位)为起点,顺时针旋转一圈谓之一岁(摄提)。斗指寅为春正(正月),“建正”之月为寅月,立春为岁首。(星辰历)
夏商周:夏历正月在孟春,商历正月在冬十二月,周历正月在冬十一月。(阴历)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使用秦历(颛顼历),正月在冬十月。(阴历)
汉朝初期沿用秦历(颛顼历)。到了汉武帝太初元年,即公元前104年,天文学家唐都、落下闳、邓平等人制定了《太初历》(又称“八十一分律历”),并吸收了干支历的节气成分作为指导农事的历法补充,将冬季十月一日为岁首改为以春季一月一日为岁首。
汉朝以后,曾有几名皇帝进行过改历改岁首。王莽篡汉后,规定十二月朔日为岁首,是为殷正。魏明帝曹叡也一度改为殷正。武则天称帝后,改国号为“周”,采用周正。此后历代又改用夏正,以一月朔日为岁首。
节期活动
忙年(小年)年尾十二月廿三或廿四开始忙年,又称“小年”。小年并非专指一个日子,由于各地风俗不同,被称为“小年”的日子也不尽相同。
在清朝之前,民间传统的小年祭灶日是十二月廿四,从清朝中后期开始,帝王家就于十二月廿三举行祭天大典,为了“节省开支”,顺便把灶王爷也给拜了,上行下效,北方地区民间百姓争相效仿,多在十二月廿三过小年;南方大部分地区,仍然保持着十二月廿四过小年的传统。小年是整个春节庆祝活动的开始和伏笔,其主要活动有两项:扫尘和祭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