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大人八卦视频

春节已经过去一个多月了,孩子们回到校园也静下心来学习,家长们紧绷的神经也放松了不少。

回想起寒假时的狼狈不堪,想起孩子们在家的表现,家长们还心有余悸,纷纷吐槽起自家的熊孩子来。

一.年轻人在假期里的不良生活习惯让家长极其崩溃

说起孩子们假期的表现,作为家长的同事们炸开了锅,个个像憋足了气的气球,再不向大家述说,简直就会爆炸了。

同事小李说她读初中的女儿,每天睡到自然醒,但这个自然醒,醒来已是正午了。早餐也省了,直接进入午餐,吃午餐还是家长下了班,煮好还得左叫右请她才能起来吃。

老陈说,他儿子读大一,老早就放假在家,没有作业做,整天无所事事,白天睡觉可以睡一整天,到晚上就精神了。家长和周围邻居都睡觉了,他就彻夜通宵上网玩 游戏 。

老陈说起他儿子就一脸惆怅,他说他儿子都这么大了,骂也不是,打也不是,他对他儿子真是的毫无办法,不知道怎样才可以让他儿子改变。

小周说她读大二的女儿很懒,有时小周夫妻俩中午忙,没法赶回家煮饭给女儿吃,打电话给女儿告诉她冰箱有菜,让她自己煮饭菜。她女儿答应的好好的,结果小周夫妻俩傍晚回到家,发现女儿中午根本没煮饭菜,而是上网叫了外卖。

并且她女儿吃到满桌都是汤汁、菜渣也不收拾,连吃完的快餐盒也不扔到垃圾桶里。

其实在孩子刚读初中时,小周有教她煮饭菜的,那时她女儿刚刚学习烹饪,兴趣还很高,很喜欢在厨房捣鼓这捣鼓那。可是那时的兴奋劲过了,现在叫她煮些吃的都不愿意了。

小杨家是个重组家庭,她老公带着两个双胞胎儿子,她自己带着一个女儿,两个不同生活习惯的家庭凑合在一起。

小杨说她老公带来的两个儿子巳经21岁了,也不知道是不是原生家庭的原因,两个儿子性格很内向。

他们的生活作息等都与她和女儿不同,一家五口人从未在一个餐桌上吃过饭,连除夕也没能一起吃个团圆饭。

吃饭要分三桌,第一桌小杨、她老公和女儿三个人,两个儿子要么一个睡觉,因为昨晚通宵玩 游戏 了,要么一个正在电脑前拼博 游戏 ,没空吃饭。

她的两个儿子因为读书时就迷上网络 游戏 ,因此读完中专就没有继续上学,早早就出来工作了。

他们在私企打工,平时私企没多少假期,但一到年底放假都特别的早,加上春节,差不多有一个月的假期。

小杨说,每次两个儿子一放假,她简直要崩溃。

两个儿子玩 游戏 都像工厂一样执行两班倒,一个白班,一个夜班。白天总有一个在睡觉,她和女儿正常的交谈都不敢大声,怕吵到他们睡觉。

比他们稍为大半岁的女儿正在读大三,本来被小杨教得佷勤快的,重组了家庭后,就像三个和尚挑水吃的故事一样,女儿认为凭什么他们两个不做家务,偏要她做?刚开始女儿还肯帮妈妈干点活,到后来也不愿干了。

小杨从孩子们一放假就开始愁眉苦脸的,自己生的可以随时批评、指正,不是自己亲生的说也说不得,她说她最怕过年了。

好好的一个假期,大人们被这些有着不良生活习惯的孩子们,弄得筋疲力竭。

这些孩子为什么都有这些不良习惯,是他们天生就这样吗?其实孩子的坏习惯,主要源于他们的父母。

二.孩子们的不良生活习惯主要源于家长自己本身。

孩子的生活习惯,主要源于家长平时的潜移默化中,家长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到孩子。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出生时就像一张白纸,父母阳光,充满爱,给孩子身上传递的就是充满阳光,灿烂的色彩。

如果父母长期忧郁、悲伤、愤怒,传递到孩子身上的必定是灰暗的色调。

因此,要想要孩子养成一种好的习惯,身为父母首先要制造一个有爱的氛围的环境,让孩子能 健康 成长。

夫妻恩爱和谐的家庭,基本上他们的孩子在行为习惯上不会差到哪里去。

如果父母经常在家里争吵,他们的焦虑会转嫁给自己的孩子。

夫妻俩感情不好,自然就没有心情照顾和教育孩子,任孩子滚地撒泼也放任不管。

特别是年轻的父母,一吵架各自赌气离家出走,孩子留给家中年迈的老人。

老人家本身的生活卫生习惯也不太好,怎能培养出小孩好的生活习惯?

再加上老一辈的人过分宠溺他们的孙子,任由他们想怎样就怎样,所以不好的习惯一旦养成了,以后再也改正不过来。

还有就是父母的坏情绪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孩子。

如果父母之间经常使用冷暴力或者语言暴力,甚至是动手打人,那么他们的孩子会是这些行为的负面能量的最大影响者。

他们的性格会变得内向、冷漠,他们冷眼旁观着父母的争吵、撕打,虽然他们早已厌倦了这种郁闷压抑的家庭氛围,但又无法挣脱困境。

他们对父母的说教,要么消极反抗,不合作,要么沉默使用冷暴力。

有些孩子在家里得不到父母的关爱与互动,于是在网络里寻找刺激,从网络 游戏 里发泄情绪,从而释放家庭带来的压力。

还有父母平时的一些行为习惯,也会对孩子有着深刻的影响。

有些家长平时当着孩子面抽烟、喝酒、赌博,动不动就秽言污语,孩子看在眼里,也会记在心上。

孩子的模仿能力是最强的,他们就是父母面前的一面镜子,所有家庭成员的好与不好的习惯都会在孩子身上一一呈现出来。

你懒散,你的孩子自然也跟着懒散,你乱扔东西,他也会跟着乱扔。

你每天在麻将桌上忙活,你的孩子将来必会成为赌徒。

还有父母对孩子的否定和不信任,也会对孩子带来极大的伤害。

就像前面提到的小周的女儿,原本小姑娘有烹饪那方面的兴趣,如果家长继续鼓励和赞扬,相信后来也不会变成家长口中的懒孩子。

正是因为,家长对孩子做出的菜肴百般挑剔和否定打击,孩子渐渐地不愿动手干活了。

所以说,糟糕的父母培养不出优秀的子女。家长自己本身不能以身作则,又怎么能要求自己的孩子把事做好,把人做好呢?

三.要想让孩子改变不良习惯,父母就得先改变自己,以下提供10点建议,希望能帮助到惆怅的家长们

1.夫妻俩对孩子的教育问题,应该心平气和的坐下来商量,特别是针对孩子的个别现象进行协商沟通,尽量做到意见统一,而后对孩子进行教育。

2.夫妻间如果没有原则上的大问题,为了孩子,请各自放低姿态,在家里尽量营造些温馨的氛围,父母关系和谐了,孩子能感受到爱,能感到温暖,自然也会有所改变的。

3.父母要勇于发现自己的问题,勇于改变自己,为了孩子,为了家人,首先把自己的不良生活卫生习惯,及不正常的作息规律进行改变,只有自己变好了,你的孩子才会跟着变好。

4.言传不如身教,父母从自己的一言一行开始改变,每天做到早睡早起,每次用完东西立即放回原位,规定各人的房间各自打扫,并且家长必须自己要做到,那么孩子也会看在眼里,慢慢的他们也会跟着去做。

5.夫妻两人不但要相互尊重,还要尊重自己的孩子,不能以家长的权威来压制孩子。只有你尊重孩子了,他自然也会尊重你,也会对别人有礼貌。

6.父母要看到孩子身上的优点,而不是只揪着他的缺点不放,引导孩子利用自己的优点,展现自我,从而恢复自信。

7.做一个温柔,和蔼的父母,当孩子出现反常行为,不要生气,也不要有过激的举动,你可以报以微笑,以和风细雨的情怀暖化你的孩子,告诉他:"爸爸妈妈很爱你,我们陪着你一起改变,一起成长。″

8父母要改变一下自己的人生态度,对生活不抱怨,不悲观,少怨言,把乐观、积极、友善的一面展现在孩子面前,孩子自然会受到好的影响,从而会慢慢改变。

9.从现在开始,父母要提升自己的素质,利用空闲时间,多阅读有益书籍和学习一些新技能,为孩子树立一个好的榜样。

10.如果是重组家庭,就得大家沟通好来,多交流,多组织一些家庭活动,有良好习惯的家庭成员带动习惯不好的成员,慢慢地纠正他们的坏习惯,从而走向和谐、 健康 的生活。

结语

孩子的好与坏的生活习惯,都离不开父母的自身的原因。

没有哪个人一出生,就注定他将来是好还是坏。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成义。"是玉石还是顽石,取决于教他的人。

"子不教,父之过"可见子女出现状况了,父母的问题才是最关键的。

父母是孩子一切问题的根源,不要抱怨孩子有多糟糕,你有多崩溃。

父母平时不经意的一些行为习惯,其实早已在孩子身上潜移默化了。

孩子自小耳濡目染了父母的一举一动,慢慢地将父母的这些习惯变成了自己的习惯。

当父母的要及时纠正孩子身上的不良习惯,不要等这些坏习惯不断恶化时,父母才开始后怕,才想到要改变他,可是当习惯变成自然时,想改变就很难了。

作为父母,希望孩子成为哪一类人,自己首先要成为那一类人,还要向更高的阶段努力进步,你的孩子才会跟着你一同进步。

从现在开始,身为父母的你,从改变自己开始,以身作则,与孩子一起养成良好习惯,携手***建家庭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