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好汉四义

四 义 抗 金

南宋建立后,以宋高宗为首的统治集团一直坚持妥协投降政策。他们害怕黄河南北人民抗金武装在斗争中壮大起来,危及自己的统治。因此,他们一面偷安岁月,过着寄生生活;一面不断派使者向女真贵族试探投降的可能;一面拒绝留守开封的老将宗泽建议,下旨解散中原义军,竭力破坏义兵的抗金斗争。这就使得女真贵族逐个攻陷黄河南北各个州县,在建炎二年(1128年)底初步建立对北方的统治,并于建炎三年(1129年)年初,继续向南进攻。宋高宗一伙南逃到扬州,金兵逼近,仓皇渡江逃到建康(今南京),再逃至杭州。

建炎四年七月,抗金英雄岳飞奉檄到江北,攻占沿江通泰一线,任通泰镇抚使兼任泰州知州。其时兴化隶属泰州,县级政权已经溃散,岳飞成为兴化实际上的行政主官,岳家军大营便驻扎于通泰镇抚辖区内的兴化缩头湖(今得胜湖)南岸芦洲旗杆荡,并在湖中操练水军。八月,金兵攻楚州。岳飞率军迎于承州,三战皆捷。尤其是三垛一战,斩获甚众,使金兵不敢东顾,而兴化“邑民获安”。九月,岳飞从旗杆荡拔寨,在柴墟口(今高港)掩护泰州士民撤退后,便率部渡江往江阴。自此,江淮东部陷入金人之手。挞懒率军进踞泰州。他派胞弟破辣叔领一支马步军驻扎泰州,命驸马胡卢巴率万余水师扎寨于溱湖,企图一举荡平江淮间的抗金武装。

在当年如火如荼的抗金斗争中,有一支由梁山好汉张荣率领的抗金义军。张荣不但水性极好,而且足智多谋,英勇善战,有万夫不挡之勇,人称“张敌万”。

张荣在梁山联合孟威、贾虎、郑握等将领,发动渔民加入义军。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利用河港湖汊打击不习水性的金兵。南宋君臣南逃后,他们在敌后孤军奋战,遭到金兵全力进剿,损失惨重。为保存有生力量,绍兴元年(1131年)三月,张荣等四将率部辗转进入兴化境内缩头湖(今得胜湖,古名率头湖,又称缩头湖,由于干旱年份湖面水位下降,原来湖面伸出的部分变成陆地而消失,故名),安营扎寨。并在湖中打了数以千计的暗桩,布成水中“八卦阵”,然后“邀敌于溱潼村,佯走入率头湖”,设计将金兵从溱潼引至缩头湖中。由于缩头湖周边地区河港湖汊纵横交错,地形极为复杂,加上湖面芦苇丛生,水中暗桩密布,金兵如同进入迷宫,处处被动挨打。此战杀死、溺死胡芦巴等数千金兵,而且还活捉了破辣叔以及金兵5000多人,缴获大小船只和物资无数,沉重地打击了金兵的嚣张气焰,消灭了挞懒主力,逼迫挞懒率残部溃至淮河以北,从而收复了江淮失地,取得了抗金战争的重大胜利。此战在宋史中称之为“缩头湖之战”,又称“得胜湖大捷”。战后,兴化民众将缩头湖改名为“得胜湖”。张荣也因此被朝廷委任为通泰镇抚使兼泰州知州,并总摄兴化等县事。由此,张荣等义士后来成为施耐庵创作小说《水浒传》中“阮氏三雄”和浪里白条张顺等水上英雄的原型而流芳百世。

据史籍记载,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七月,担任通泰镇抚使的抗金英雄岳飞由楚州(今淮安)奔赴兴化,驻军于得胜湖南岸芦洲旗杆荡,并在湖中操练水军。为此,清代兴化著名诗人王熹儒赋诗赞道:“海滨曾驻鄂王营,至今湖水留其名。”

在当今如火如荼的抗金斗争中,有一支由兴化渔民张荣率领的抗金义军。张荣不但水性极好,而且足智多谋,英勇善战,被称为“张敌万”。

南宋绍兴元年(1131年)三月,张荣与孟威、贾虎、郑握在梁山义军首领宋江遇害后,组织义军余部抗击金兵,并辗转进入兴化境内缩头湖(即得胜湖),安营扎寨,自称“水浒寨”。当他们得知金兵即将从占据的泰州侵犯兴化时,便在湖中打了数以千计的暗桩,布成水中“八卦阵”,然后设计将金兵引入湖中。由于缩头湖地区河港湖汊纵横交错,地形极为复杂,加上湖面芦苇丛生,水中暗桩密布,金兵如同进入迷宫,处处被动挨打。这一仗,张荣不但击退金兵主帅挞赖(完颜昌,金穆宗之子),杀死、溺死附马胡芦巴等数千金兵,而且还活捉了挞赖的胞弟破辣叔等5000多人,缴获大小船只和战略物资无数,沉重地打击了金兵的嚣张气焰,取得了抗金战争的重大胜利,将金兵赶出江淮地区。此战在宋史中称之为“缩头湖之战”,又称“得胜湖大捷”。战后,兴化民众将缩头湖改名为“得胜湖”。张荣也因此被朝廷委任为泰州知州,并总摄兴化等县事。由此,张荣等义士后来成为施耐庵创作小说《水浒传》中“阮氏三雄”和浪里白跳张顺等水上英雄的原型而流芳百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