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僧的慈善路上的“默僧”
2008年4月17日下午两点半,壹基金在北京召开了成立一周年的新闻发布会。三个小时后,李连杰和壹基金的同事一起去吃饭。一天后,八卦网站上出现了“李连杰夜会女明星”的头条。李连杰出现在偷拍照片上的时候,还身穿印着壹基金Logo的T恤。
如果换了别的明星,这事不失为一次炒作的机会。毕竟他刚拿了香港电影金像奖的影帝,又有新片即将上映,趁热打铁地宣传一下没什么不好。不过,一想到发布会的时候李连杰跟记者说的第一句话,荒诞感就来了――他说:“今天大家不是来做娱乐新闻的,我很感激。”
《功夫之王》里头,李连杰演一个默僧,可那天他说了很多话。他苦口婆心地、不厌其烦地、不遗余力地、一次又一次地向所有人讲述他“1+1+1=1”的公益理念。这些东西,用他自己的话说,“三年来说过不下一万次”。他还回答了很多问题,可他遭遇的提问和去年此时没什么不同。去年这个时候,李连杰在讲理念,一年过去了,李连杰仍然在讲理念。
其实,这次发布会本要宣布的重点是“壹基金的全新战略调整”――启动一年之后,它将弱化心灵关怀,“不再仅仅关注具体专项的救助,而是致力于搭建平台,推广公益文化、推动中国公益产业的发展”。不过,第二天,出现在报纸上的标题却是“壹基金一年筹款过千万”。执行主席周惟彦有点着急:“这个点完全错了呀,问题到底出在哪?我们的团队是不是没有沟通好?”
她也明白,这是很无奈的事情:“李连杰在大家心目中就是一个功夫之星,他一走出来,大家就想知道李连杰怎么怎么样了,而不是壹基金怎么怎么样了。”她说自己下一步的任务是要找一个熟悉商业财经媒体的公关经理,“一个专业的公关人才去谈,可能就避免误会了。”
在壹基金创立之初,李连杰曾经做过最坏的打算:“如果我的理念不被人们接受,我就一个人,绕着地球走,每个城市去签名,每个城市去照相。如果玄奘能够用18年的时间去追求他坚信的目标,我也能。”
他想做玄奘――可总有人拿他当唐僧,觉得他唠叨、忽悠、光说不练、动静大但没干什么实事。包括他在北京什刹海体校的武术启蒙老师吴斌也这么认为。慢慢地,李连杰就和唐僧一样,也成了一个被演绎出来的人物了。当他出现在媒体上的时候,有多少是真的他自己?
李连杰对于这些争议有自己的反思。“过去一年我们做的事情,大家可能不满意。我其实不是一个擅长做落地的人。当我想做这个,发现隔壁还有5个,刚想做5个,嗬,隔壁还有60个。我13个人的团队,60个怎么做呀?民政部都做不完的事情,我怎么做得完?我又不是万能的。一定是定位出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