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朋友面前说其他朋友的事合不合适?
肯定不合适啊。
小表弟是个研究狂人,将时间全部花费在拾掇各种瓶瓶罐罐、花花草草上。并且,学习成绩不好。他曾花费5天4夜研究蒜苗,为种子浇水施肥,将蒜苗盆放在温度高的开水房,种出了全班最大最好的蒜苗后,被姥爷嘲笑将来会是个好农民。
他曾用拖把架上海绵做出高空擦玻璃仪,取得少儿发明一等奖,回家却因为54分的语文试卷被批斗了一整天。
在这样的环境下,他看见新发明的时候不再眼神发光了,他的成绩从倒数几位勉强爬到中下游,在排名榜单中间不上不下。那个年少时候看见发明会目光炯炯的他,好像再也没见到了。和影片中的小孩有些相像,开头天真烂漫,看见拉小提琴的艺术家会跟随起舞,语言考试时会照葫芦画瓢,每个感官都在感受真实世界,充满无尽的想象力。
后来在跳舞时被大人拉去上学,在课堂上创作时被老师制止。日复一日地,周围的大人将小朋友变成了适合社会生存的无差别产物,扼杀了作为人本身最宝贵的特性。人只有一辈子,不需要用尽一生成为一个流水线产物,你可以有自己的想法,成为一个你想成为的人。
《月亮与六便士》中,主人公恩特里克兰德,是个在伦敦做事的证券经纪人。他有一个富裕和美满的家庭:妻子漂亮,喜爱虚荣,两个孩子健康快乐。在留下一张内容为“晚饭准备好了”的纸条之后,他抛开自己已经拥有的身份、地位,离开了自己结婚17年的妻子和两个孩子,去了巴黎。就在人们以为他的出走是因为有外遇时,人们发现:原来他只是为了画画。
这时的恩特里克兰德没有任何的绘画基础,也没有任何人教过他这些,他也不打算向任何人学习什么。在外人看来,他简直疯了,他画的画也完全不像个样子,总是在原有的事物上进行破坏。除了有个蹩脚的画家把他当成上帝外,任何人都不会买他的画,事实上他也从不轻易卖画。他拒绝了爱情和家庭,拒绝物质和欲望。
在格式化的社会中,大部分人的人生都在做加法,一个个身份,一个个角色,不停地往身上加,祈求自己活成社会认可的统一模式。而思特里克兰德却在做减法。他甩掉一个一个身份,如同脱去一层又一层的衣服。他没疯,他只是跟着心走,追随自己想要的生活。
他的人生正如小说的名字一样——《月亮与六便士》。六便士是英国价值最低的银币,代表现实与卑微,而月亮则象征着崇高。满地都是六便士,思特里克兰德却抬头看见了月亮,成为了自己想成为的那个人。如果你也有过心中的“月亮”,不想被社会,被体制“杀死”,也请你一直保留它在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