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1979》用时代的缩影记录了爸妈的青春

我的父母出生在60年代,那时候的中国不像现在这般繁华,没有WIFI、手机、电脑,甚至连灯泡都还没有普及。那会儿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晚间照明基本都是煤油灯。人民币也不是现在这般模样,买肉、买米、买布都需要用粮票、布票来进行交换。这些往事我也是从长辈们的交谈中得知的。而长辈们所描述的时代景象,我却偶然在一部小说中找到了它的全貌。

《我的1979》是争斤论两花花帽的首部作品, 故事以一个农村男孩的创业轨迹展开,讲述了1979年到2019年以来,首批创业先锋军推动时代发展,使高速发展的时代带动民族崛起的故事。

故事中的农村男孩名叫李和,出生于1961年,若在现实生活中他只比我爸大了3岁。看小说的时候,我会幻想,如果我的父亲也能在那个年代考上大学,那我们家是否也会有所不同?当然,我的父亲给不了我答案,但李和可以。

李和在一个典型的农村家庭长大,家庭成员也比较简单,一个姐姐、一个弟弟、两个妹妹,加上父母,组成的七口之家。李和的父亲不爱劳动还眼高手低,在那个年代是个十足的反面教材;母亲是个典型的农村妇女,温和贤淑、勤劳朴实,认为夫比天高,凡事以丈夫为中心;姐姐和妈妈十分相似,精打细算勤劳俭朴;弟弟深得父亲真传,好在有个长姐鞭策,倒没有他爸那般无赖;两个妹妹年纪尚小,皆是机灵乖巧的孩子。他们姊妹间有个***同的特点,便是对父亲十足的厌烦,但又敢怒不敢言。

李氏家庭的现状,完整的反应了“中国式家庭”的一大定律,父亲永远是家中的支柱,不论他是否能够支撑家庭,他永远被摆放在家庭中的至高点,任谁也不得撼动。

说到父亲这个角色,不由让我想到,前段时间特别火的电视剧《都挺好》里的老父亲“苏大强”,作精父亲搅得兄妹三人皆不太平,但三人面对父亲的无理取闹仍是束手无策,与李和兄妹一样敢怒而不敢言。

当然,《我的1979》与《都挺好》还是有所不同。《都挺好》讲述的是一个家庭两代人的相处方式,而《我的1979》是通过一个家庭的巨变,记录改革开放40年来社会翻天覆地的变化。

1979年是刚刚恢复高考的第三年,李和刚刚进入大学,为减轻家庭负担他开始半工半读。1980年认识小混混苏明之后,开始倒腾二手家电维修。直到国家颁布《关于城镇个体工商业户登记管理若干规定》后,才正式开始二手家电生意。而那个年代的个体工商户历经了许多沉浮,才见证了时代的嬗变。

要知道80年代的卖家需要向买家解释“这是什么?怎么用!”,改革开放40年之后的现在已经开始“定制化”的市场趋势。时代飞速发展的过程对于生活在当下的我们是没有太多感知的,但这样高速的发展对父辈而言是不可言喻的。

曾经父亲要去远方工作需要走很长一段路程才能坐上大巴、再转座绿皮火车,人山人海的火车间一待就是好几天,才能到达目的地。而现在即便是出国也不过短短几个小时,便能漂洋过海。每到年关,阖家团圆的时候,父辈们就会不经意的开始回想他们以前的生活。他们常会感叹:“曾经的年夜饭能有一盘肉就开心的不得了,完全不敢想象现在的生活。”若是看到单身的子女,他们也会苦口婆心的说:“赶紧找个对象,你爸当年追你妈,那可是雄赳赳气昂昂。”然后开始得意洋洋的分享年轻时的浪漫情史,就如小说中,李和追求张婉婷的场景一样:

80年代的爱情总给人一种朦胧的美感,偶尔会显得莽撞,但那又何尝不是一种纯情。那会儿的油菜花田、芦苇地、公园一角都是约会圣地。七夕约会也不像现在电影院、烛光晚餐,只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绕城跑上好几圈,也能开心一整天。

在《我的1979》这本书中,我似乎看到了爸妈的青春,从懵懂的喜欢到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笃定。但文章中的李和却没有我父母这般走运,遇上一人便是一生。李和在文中有两段感情,与张婉婷的热恋让他成长,与何芳的并肩让他成熟。文章李和与张婉婷的爱情像极了两个为糖聚集在一起的孩子,最后却因为一人口味的改变而分开。李和与何芳的爱情里更多的是拼搏,他们更像战友,可以相互鼓励亦可以相互取暖。他们一起经历了太多的关卡,家庭背景的天差地别、创业路上的大起大落、情感世界的错综复杂。作者通过一个初生的小家庭所承受的各种危机,折射出“中国式的家庭危机”给当代人们带来的婚姻焦虑。从“缺失的父亲”到“焦虑的母亲”再到“失控的孩子”,这份危机都建立在双方关系的信任之上,值得庆幸的是李和与何芳,最终还是走过了这危机的时刻破镜重圆。

有多少父母与文中的李和一样,因常年在外创业,而忽视了孩子的成长。之前有个网络热词“穷二代”,因为父母对孩子的愧疚,通过物资对孩子进行补偿,造就了他们不知艰苦,只知享受的性格缺陷。可以说孩子的问题,归根究底还是来自于父母的缺席。

文中的李和因常年在外创业,家庭对他而言沦为旅馆。他的事业让他忙的脚不沾地,完全没有时间与孩子沟通。对于李览而言“父亲”这个角色变的可有可无。也就造就了长大后的李览对父亲的安排显得格外抗拒。好在何芳从中调和,最终才缓和了父子间的矛盾。

面对家庭导向的内容,原著中作者用朴实无华的句子深刻描述了进入21世纪后的家庭困境,通过李和与李览之间矛盾的父子关系,何芳从细节之处的调和,深入浅出的叙述了现代家庭困境的形成与破解之道。

在阅读《我的1979》后部分内容的时候,不得不感叹一个家庭中“母亲”这个角色的重要性。何芳作为妻子对丈夫的信奈可谓是毫无保留,对儿子的教育也十足用心。她默默从细微处调和着整个家庭的氛围,干净整洁的家庭环境、彻夜不灭的灯光,让家变成港湾而不是沦为旅馆,用自身的温度呵护着整个家庭。

网络上对于《我的1979》这本小说各个平台都有着不同的声音,但就个人而言,我从这本书中能看到作者的用心,不难发现原著中囊括了“事业”、“爱情”、“家庭”、“时代”等多种生活的元素。从成长环境、创业历程、人物情感、亲子关系等多个维度,解读了时代变迁对人们生活的真实影响,记录了从朴实无华的青葱岁月到色彩斑斓的现代生活。作者用生活化的语调,讲叙了中国在近40年来各个方面的改革进程,用时代的缩影记录了爸妈们的青春,也反应出时代变化给现代社会带来的重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