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耳猕猴明知自己是假的,为何还敢去见如来?活下来的究竟是谁?
在西游记中,“真假美猴王”乃是至关重要的一个节点,无论是对孙悟空、唐僧二人,还是对整个取经队伍,亦或是后续剧情都具有极大影响。当然了,相信大家在为孙悟空愤愤不平的同时,也被精彩的剧情吸引了,不得不承认,六耳猕猴的确神通广大,他不仅能与孙悟空战至平手,还能让谛听不敢揭开他的身份,尤其到了最后,他甚至敢找如来辨认真假。那么问题来了,六耳猕猴究竟有何底气?最后活下来的那个猴子,究竟是孙悟空,还是他?
从逻辑上分析,其实有不少妖怪都能打赢孙悟空,比如蝎子精、金翅大鹏雕、九灵元圣等,他们不仅大有来头,还能全身而退,被其主人收服之后,就连孙悟空都不敢追责。不过,虽说这些妖怪能打赢孙悟空,但依仗的却是得天得厚的能力,或是悠久的修炼岁月,单凭这一点,孙悟空就讨不到好果子吃。奇怪的是,六耳猕猴却与孙悟空有一模一样的本事,无论是金箍棒、七十二变还是火眼金睛,他都完美复刻了过来,难道他也曾在太上老君的八卦炉中被熏坏了眼睛不成?
为了辨明真假,孙悟空和六耳猕猴曾去地府找了谛听,可是,已经得出答案的谛听却不敢明说,他暗中对地藏说了这么一句话:“怪名虽有,但不可当面说破……妖精神通,与孙大圣无二。”后来,当地藏问他如何是好时,他又说了句“佛法无边”。地藏很快就明白过来了,他转身便让孙悟空和六耳猕猴去西天找如来佛祖,只有他才能解决这个麻烦。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六耳猕猴却几乎与孙悟空同时说了“说的是!说的是!我和你西天佛祖之前折辩去!”由此可见,六耳猕猴非但不怕如来,反而还希望快点去。一般来说,若六耳猕猴属于妖怪之流,别说见如来佛祖了,就连见普通的菩萨都会惧怕不已,一旦被发现并被打回原形,上千年的修行便会前功尽弃。从这一点来看,六耳猕猴非但不怕,反而还十分期待,他显然有绝对的信心,或是有决定胜负的底牌。
不久之后,六耳猕猴和孙悟空一路打到了西天,他们谁也不服谁,都想把对方取而代之。原文写道:“汝等俱是一心,且看二心竞斗而来也。”其实这句话已经很明显了,因为四大菩萨、八大金刚、五百阿罗、三千揭谛等诸天神佛都是一体一心,而此时的猴子,则是一体二心。所以说,如来解释的那些“四猴混世,不入十类”只是骗孙悟空的罢了,当然,此处也可以解释为他已经和孙悟空达成了某种***识:我不点破六耳猕猴的真身,但你要配合我。
其实从始至终,六耳猕猴都是孙悟空的“二心”,他只不过杀了区区几个强盗,就被唐僧念了好几遍紧箍咒,甚至被逐出取经队伍,他心有不甘。于是,“六耳猕猴”才会在这个时刻横空出世,打了唐僧一棒子(若他真想取唐僧性命,唐僧绝对早就没气了)。所以说,六耳猕猴的一棒子,只是孙悟空的泄愤之举,甚至是一种警告:若你再敢随便念紧箍咒,我就不客气了。
最后,六耳猕猴事件过去之后,孙悟空得到了如来的保障:那时功成归极乐,汝亦坐莲台。而唐僧也被提点了一下:一路上魔障未消,须得他保护你,才得到灵山,见佛取经,再休嗔怪。从此以后,孙悟空在取经队伍中的地位大大提升,而唐僧也不敢随便找孙悟空的麻烦了,这一切,都是孙悟空自导自演的好戏。当然了,最终活下来的猴子只能是孙悟空,因为这世上本无六耳猕猴,只是孙悟空的二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