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民间武术的解放后宁夏回族民间武术发展概述

1949年新中国成立,宁夏回族民间武术开始焕发生机和活力。1951年宁夏人民运动会上武术被列为表演项目。1958年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一些武术人才,如王新武、蒋鸿燕调宁支援文化建设,区体委多次举办各种规模、形式的武术比赛和表演来促进宁夏武术事业的开展,推荐和选拔优秀运动员参加全国比赛。这一时期回族武术家和优秀运动员有马洪、马振武、王新武、蒋鸿燕、杨其生、何金德、杨怀中等。在第一、二、三届全运会武术大赛中蒋鸿燕的七节鞭首获二等奖,以后九节鞭又获全国第二、六名,太极拳获第四名,并且还获全国总项目优秀表演奖。王新武先获太极拳第三名、大刀三等奖,1975年取得了全国太极拳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著名回族老艺人、民间武术家马振武1979年在南宁全国首届传统武术观摩交流大会上表演了“十八罗汉拳”,以精湛的武功绝技首获金牌奖,此后又在第二、四届、五届全国传统武术观摩交流大会上连续获得传统武术优秀奖。1988年马振武在杭州举行的国际武术邀请赛上再获传统武术优秀奖,并且被选入京向党和国家领导人及全国党代会代表表演武术。国家体委也非常重视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宁夏体委已举行过四届全区少数民族运动会,并选拔出于子祥、马振武、马生红、王良、马卉、何建功、马万武等一批优秀回族武术运动员参加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1991年在南宁举行的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上,王良获九节鞭第二名。宁夏泾源县“踏脚”代表队荣获表演一等奖,为宁夏回族穆斯林争得了荣誉。尤其在去年昆明举行的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上, 宁夏回族运动员王良获九节鞭第三名,吴越获扑刀第二名、八极拳第八名。回族女运动员哈瑾、马荣对练获第六名,马荣获九节鞭第七名,宁夏回族青少年运动员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好成绩,显示了宁夏回族武术事业后继有人,欣欣向荣。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老一辈武术家王新武以宁夏武协主席的身份被选为全国武协副主席、武术国家级裁判。蒋鸿燕以宁夏武协副主席和高级教练员的身份入选为全国武协委员。国家级裁判还有宁夏体校的回族教练员黄俊敏。1979年初国家体委发出了《关于挖掘、整理武术遗产的通知》,区体委成立了武术“挖整”小组,历时一年多,对全区民间武术进行了走访调查,普查了152名拳师、16个拳种569个套路、20种练功方法、20多部武术著作、拳谱和史料,对70岁以上的老拳师录相留档。尤其对回族武术的珍稀拳种“回回十八肘”、“鱼尾剑”、“穆斯林八卦太极拳”、“穆林拳”进行了重点挖掘整理。挖整工作在登记和文字记述基础上汇编出《宁夏拳械录》。它对推进宁夏武术尤其是回族民间武术的研究功不可没。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

1.宁夏回族武术主流属于西北民间武术,具有浓郁的西北地方特色,与甘肃、青海等地的民间武术既相区别又有着广泛密切的联系,尤其与甘肃的民间武术有着源流***生关系。解放后,山东、河北、河南等地的拳系又以不同方式传入宁夏,从而丰富了宁夏武术内容,并促进了宁夏回族民间武术的发展。

2.历史实践表明,回族民间武术包括“教门拳”,实际上是回族人民在捍卫民族生存的斗争中总结、发展、创造出具有回族民族特征的武术拳系和流派,是中华武术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套路为主要演练形式是中华武术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特征,“回回十八肘”及其“五种剑法”未能例外。由此可见,回族武术正是华夏武术这棵古老而又繁茂的大树上结出的硕果,与兄弟民族武术水乳交融,互相影响又相互促进,***同创造了中华武术这一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3.宁夏回族具有奉教尚武的优良传统,回族重视武术的实用性和击技性并多有建树。由于回族习武历史悠久,且世代相传也总结积累了许多宝贵的健身经验和功法,有着很高的健身价值。宁夏回族武术家大都长寿,如马洪、于子祥、居奎都曾是年近百岁的长寿老人。著名的回族民间武术家马振武1997年时已是90岁的高龄了,耳不聋、眼不花、头脑清楚、身体硬朗、精神爽烁,仍在习武练功。1990年全区第四次人口普查统计“宁夏百岁老人33位,其中回族百岁老人26位,占78.8%”。这也表明回族长寿除了其它因素以外,与回族勤劳洁净、虔诚奉教、不染烟酒、尚武健身的优良传统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