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的黄鹤楼是怎么建设的?
1636年,清军入关,建立了清王朝。为了缓和人民群众的矛盾,清朝廷有选择的保留了汉族的文化传统,由于黄鹤楼是闻名遐迩的传统名胜,所以这座楼阁在顺治初年便得到重建。
从1656年到1884年,黄鹤楼屡建屡废,经过了多次的整修,有“国运昌则楼运盛”之说。
其中,最后一座黄鹤楼建于1868年,因黄鹤楼毁于1884年的大火。那次大火,使得黄鹤楼内文物茫然无存,在后来的遗址上只剩下唯一遗留下来的一个黄鹤楼铜铸楼顶。
不过,从清代留下的古籍中,可以看出,总体来说,清代黄鹤楼的一次次重建和修葺,使它建筑规模一次比一次宏大,并使我国的道教文化与建筑,更加紧密的联系起来,使它达到了我国古典园林的极致。
在后来重修的黄鹤楼内,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同治年间黄鹤楼的原型。这座建筑的特点是以三层八面为特征,主要建筑数据应合“八卦五行”之数,以求避凶趋吉。
如平面四方代表“四象”,即东、西、南、北;外出八角寓意“八卦”,明为三层法“天、地、人”三才;暗设六层合卦辞“六”之数;每楼翼角十二含“十二月”、“十二时辰”等概念;檐柱28根表示“二十八星宿”象;中柱4根代表“东、西、南、北”思维;层檐360个斗拱合周天360度;全楼***有72条屋脊表示一年有72候。
楼内天花,一层绘八卦,二层绘太极,合日月经天,明阴阳之象;楼顶攒尖***5个蕴“五行”之意。楼顶紫铜葫芦三层,表示受到“三元”之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