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八卦田的故事传说
有一年皇帝带着自己家人和兵将逃到了杭州。他们在西湖住下来,在凤凰山下建宫殿花园,每天吃、喝、玩、乐,的生活。杭州的老百姓纷纷议论。传到皇帝的耳朵进里。他怕老百姓要作乱,心里有点慌,便手下商量。
手下没想不出一个应付的办法。后来,有一个文官出一个主意,他说:“皇上呀,百姓的风言风语,是因为你每天的生活过得太舒服,只要皇上开辟一块田,说是亲自耕种,百姓就会心服口服了。”皇帝立刻开始开辟田地。
过不几天,在玉皇山下,果然开出一块田。因为皇帝在里面耕田种地,平民百姓是不许偷看的。
过了一些日子,田里种着稻、麦、黍、稷、豆...八种庄稼。老百姓看见皇帝也和他们一样耕田种地,议论就慢慢少下去了。
当时,有个种庄稼的老汉,他不相信皇帝真的会亲自耕田种地。这天,他半夜起来,乘着天黑,悄悄爬上玉皇山,等呀,等呀,慢慢地,天亮了,太阳升起来了,老汉朝山下望望,老百姓都下田干活啦,一直等到快下午了,才看见一群人从皇宫里出来,走进田地里去。
老汉一肚子闷气,等到天黑悄悄地摸下山来。第二天,他就把自己看到的说给别人听。一下子全城老百姓都知道了。从那后皇帝就不再去那块田了。但这块整整齐齐的“八卦田”,却一直保留到现在。
扩展资料:
杭州八卦田的功能:
八卦田中有土丘、田塍、水沟排列整齐,面积约90余亩。据说这八卦田是南宋年间开辟的“籍田”,皇帝在此“躬耕”以示“劝农”。每逢春耕,皇帝就率文武百官到此犁田,以示对农事的尊重,并祈祷来年五谷丰登。
也有人认为这是南宋郊坛遗址,是皇帝祭天的地方。我个人的看法应该两者都具备,皇帝在此“躬耕”,不过是象征性的,有上告皇天、下抚黎民的双重意义。在北京也有一个类似的地方,就是现位于宣武区的先农坛,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先农诸神及举行藉田典礼的场所。
众多媒体报道杭州八卦田将复种南宋七种农作物。据考证,当时这里种植的***有九种农作物:大豆、小豆、大麦、小麦、稻、粟(小米)、糯、黍和稷,前七种现在都能找到,可历史上关于黍和稷两种农作物的争论非常多,有的记载称黍和稷是同一品种,有的称稷可能是红高粱,也可能是小米。
目前,八卦田的种植区域主要分为环核心区、中心区和外围区三块(见图示)。核心是八卦中心的阴阳太极图,以保留遗址为主,补种一些植物,如四季桂、石楠和红叶李等。
百度百科-杭州八卦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