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城古建筑群主要建筑物有哪些?
汾城古建筑群,从金朝至清末,规模庞大,约有40余座古建筑,总面积大约2万平方米,是一组历史原貌保存较完整的古建筑群,被誉为“山西十大古建筑群之一”。
汾城古建筑群的主要建筑物有县衙大堂、鼓楼、文庙、关帝庙、学前砖塔、城隍庙、明伦庙、社稷庙、洪济桥和城墙等。
县衙大堂位于古太平县城东南,始建于唐朝,曾经是唐赫赫有名的鄂国公尉迟敬德的帅府。尉迟敬德去世后,帅府改为县衙大堂。
鼓楼位于太平古邑的十字街中心,始建于唐代贞观年间,***分三层:下层为青砖白灰、八卦攒顶结构,上两层为木质结构。
鼓楼底座为十字券洞式拱洞通往四街,分上下两层,下层四周砌女儿墙,中部沿四立柱砌清水墙,鼓楼底层东、西、南、北四门相通,4个门的上方均有石匾,分别是:“东眺塔汾”、“西望姑射”、“南通禹畿”、“北临尧都”。内部以木梯登二层。
第二层南、北两方各悬挂一块木匾,南匾上书“太平古邑”,北匾上书“揽月留云”。楼上置木栏杆,可远眺四方,上下两层均以木斗拱承托出檐和翼角,外观威严而华丽。
文庙位于古太平县城西北,城隍庙的东南,建筑面积为6000平方米,始建于唐初,元代在1269年重建,明清两代屡有修葺。
文庙的主要建筑有影壁、棂星门、泮池、大成门、名宦祠与乡贤祠,东西两庑,月台、大成殿、藏经楼和崇圣祠等组成。
学宫紧邻文庙,二者都是古时培养人才的学校,通称“庙学”。汾城镇的学宫尚留有西厢号房,古时科考就在里边举行。在学宫前,建有八角九层的“学前塔”,又名“学前砖塔”,原名“文峰塔”,其建筑风格为明清砖塔。学前塔塔基周长20米,塔平面八边空心,塔高24米。
关帝庙俗称“武庙”,它与文庙一起是县治之地相骈而存的庙宇,位于古太平县城东南,就是后来的小东门内街北,县衙大堂东南侧,坐东向西。
洪济桥位于古太平县城西南,就是后来的南关石坡下,木石结构,创建于金1184年。清代乾隆年间,清朝将廊桥木柱易为石柱,此后也曾有过修缮。桥身为东西向,石砌单券单孔,券顶雕吐水龙首。
桥面上设面阔五间单檐歇山顶式廊房,用十六根大方石柱支撑着的顶冠形成了一座桥亭。在桥亭的厅堂内,可通过、可歇脚、可避风雨
明伦庙位于文庙的北后方,创建于元代,面积283平方米,是当年太平县中大儒宣讲三纲五常、忠孝节义等封建伦理道德的地方。
明伦庙东侧是碑林,碑林内珍藏有200多通石碑,其中有贵州遗存最完整的512年的北魏造像碑,以及北齐隋唐造像碑碣和书法碑碣等,不仅具有文物考古价值,而且是书法艺术中的珍品。
此外,明伦庙里有两通文征明的摹刻《诗碑》,为书法碑刻中的珍品,《临汾历代碑文选》也收录了该碑,并注明了“清代刻”。
据《太平县志》说,这两通《诗碑》最初是太平知县武成为了自己欣赏,而摹刻于县衙,后移到此处。武城在任太平知县期间“修废举坠,以能吏称”,所以,他后来名列太平县的“名宦祠”,加以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