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介绍中国武术
介绍中国武术内容如下:
中国武术是中华民族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在国际上被称作“功夫”,通过踢、打、摔、拿、击、刺等构成的攻防格斗技术,按照一定的运动规律分为套路、搏斗和功法三大类。作为中国的四大国粹之一,中国武术具有健身、护体、防敌、制胜等作用。
中国武术起源于原始社会,经过上千年的发展,在明清时期逐渐成形。中国武术主要包括南拳、长拳、内家拳、形意拳、少林拳、八卦掌、太极拳、象形拳等拳法以及短器械(刀、剑、匕首等)、长器械(棍、枪、大刀等)、双器械(双刀、双剑、双钩、双枪、双鞭等)和软器械(三节棍、九节鞭、绳标和流星锤等)四类器械演练。
中国武术开始被列为竞赛项目(称作“武术”),逐步进入全运会、亚运会、青奥会等综合运动会,并成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表演项目。此外,世界武术锦标赛、世界传统武术锦标赛等国际赛事也相继举办。
中国武术历进程:
中国武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原始武术的萌生和发展,与人类的生存和原始战争密不可分。旧石器时代,人们在与野兽的争斗中逐渐学会了徒手或使用木棒和石块等器具打击野兽的方法,于是产生了拳打、脚踢、躲闪、跳跃等格斗技能。原始社会末期,部落战争频繁发生,促进了中国武术的发展。
夏商周时代是中国武术成形的重要时期,一方面,在军队训练中使用“武舞”,提升军队的战斗力;另一方面,周代在“序”等学校中把射、御列为“六艺”学习的内容,武术比赛在这一时期应运而生。
《礼记·王制》有“凡执技论力,适四方,裸股肱,决射御”的记载,描述了当时武术比赛的形式。进入春秋战国以后,诸侯争霸,各国都很重视武术在战场中的运用。齐桓公曾举行春秋两季的“角试”来选拔武术人才,比试中已经很讲究技术技巧,而且内容更加丰富,武术器械使用和战略、战术理论化的兵法随即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