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上学期物理复习题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30分)

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声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B、声音传播需要介质

C、频率小于20000Hz的声音人们都能听到

D、噪声是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2、李明同学站在游泳池岸边,在地面上出现他的影子和在池水中出现的倒影,这二者的成因是:(?)

A、都是光的折射引起的B、都是光的反射引起的

C、前者是由光的反射引起的,后者是由光的折射引起的D、前者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引起的,后者是由光的反射引起的

3、有关物体成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看到水中的鱼是变浅的实像

B、人眼能看到物体是因为物体在眼睛的视网膜上形成等大、倒立的实像

C、利用凸透镜使物体成放大的像,这个像一定是虚像

D、近视眼镜的镜片是凹透镜

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冬天,冰冻的衣服也会变干是汽化现象

B、用雪堆成的大雪人,即使气温低于0℃,时间长了也会变矮

C、把酒精擦在手背上,酒精蒸发有致冷作用,所以手背特别凉

D、室温为5℃时,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仍为0℃

5、如图1所示电路,把两个金属夹子夹在哪些学习用具的两端,闭合开关后小灯泡能发光的是:(?)

A、塑料尺?B、不锈钢尺?

C、橡皮擦?D、铅笔外壳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街道上的路灯都是串联接法,因为灯同时亮,也同时灭?B、学校教室里的电灯是串联接法,因为灯同时亮,也同时灭

C、家庭电路是并联接法D、以上说法都正确

7、雨后晴朗的夜晚,为了不踩到地上的积水,下面判断正确的是:(?)

A、迎着月光走,地上发亮处是水,背着月光走,地上暗处是水;

B、迎着月光走,地上暗处是水;背着月光走,地上发亮处是水;

C、迎着月光或背着月光走,都是地上发亮处是水;

D、迎着月光或背着月光走,都是地上暗处是水。

8、物体放在凸透镜前某一位置时,在透镜的另一侧离透镜10cm的光屏上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像。当物体移至凸透镜10cm处时,所成的是:(?)

A、倒立缩小的实像;B、倒立放大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虚像;D、正立等大的虚像。

9、彩色电视机画面的每一种颜色都是由三基色混合而成,这三种色光是:(?)

A、品红、黄、青;?B、蓝、靛、紫;

C、红、橙、黄;?D、红、绿、蓝。

10、下列四个现象中,能用光的折射解释的是:(?)

A、放大的字?B、小孔成像

C、手影D、倒影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30分)

11、摄氏温度是这样规定的:把______________的温度规定为0度,把_______________的温度规定为100度。

12、在物质的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凝华几种状态变化中,需要放热的是____________。晶体由固态变成液态时需要________热,但_______保持不变。

13、将一发光点放在放大镜的焦点上,则发光点发出的光经放大镜后变成_______光。如果放大镜的焦距是10厘米,被观察物体到透镜的距离_______10厘米时,通过透镜可以看到物体正立、放大的虚像。

14、一个人向着对面的山崖喊了一声,1.2秒后听到回声,当时的气温是150C,那么人到山崖的距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光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沿直线传播的,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

16、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的_________应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__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____。

17、蝙蝠可以靠超声波发现昆虫,这说明声音可以传递?。外科医生可以利用超声波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这说明声音可以传递。

18、如图2所示,光从空气斜射到

水面时,同时发生和折射

现象,其中入射光线

,折射光线___________。

19、有两个直径相同的凸透镜A、B,它们的焦距分别是3cm和5cm。用平行的入射光线照射后,?凸透镜使光线偏折得更多;若用A作放大镜使用,则物体应放在离透镜?3cm(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0、家庭电路的两条进户线分别叫做?

和?,生活中我们常用(工具)来辨别它们。

三.作图题(21、22题每小题4分,23、24题每小题6分,***20分)

21、如图3所示,在平面镜前有一点光源S,试用光线画出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22、在20℃的实验室中研究冰的熔化过程中,记录的数据如下表,请在图4中画出它的熔化曲线。

时间/min?0?5?10?15?20?25?30

冰的温度/℃?-4?-2?0?0?0?0?1

23、根据图5实物连接电路,画出它的电路图

24、在图甲中画出经凸透镜折射后的光线;在图乙方框内填入能矫正视力的透镜;在图丙中画出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四、实验题(20分)

25、根据图甲所示电路图,若开关K闭合后通过电流表A1的电流为0.9A,通过灯L1的电流为0.2A。

(1)将图乙中的各元件按电路图连接起来。

(2)电流表A2的示数应是A。

(3)请在图丙A2的表盘上标出指针位置及所用的接线柱。

26、信息收集题

(1)下面情景反映了什么物理知识?(3分)

小明同学在打锣鼓时发现:如果在鼓面上放一些黄豆,这些黄豆会“翩翩起舞”。

(2)阅读下列文章:(7分)

电?池

电池是日常生活中和实验室里常用的电源。最初的电池是19世纪初意大利物理学家伏特发明的,叫伏特电池。把一块铜片和一块锌片,浸在稀硫酸溶液里,就做成一个伏特电池,它可以向小灯泡供电,使小灯泡发光。在伏特电池里,由于发生了化学变化,在铜片上聚集了正电荷,在锌片上聚集了负电荷。铜片和锌片叫做伏特电池的电极。聚集正电荷的铜片叫正极,聚集负电荷的锌片叫负极。用导线把小灯泡连到电池的两极间时,电流从电池的正极流出,经过导线和小灯泡,流回电池的负极。所以,导线中电流的方向是从电池的正极流向负极。

伏特电池,是利用化学变化来供电的。从能量转化的观点来看,它的作用是把化学能转化成电能。这样的电池又叫做化学电池。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最初的电池是意大利的科学家?发明的

电池。

②伏特电池的正极是,在它上面聚集着大量的电荷;负极是,上面聚集着大量的电荷。

③通过对上述文章第二段的阅读,你还获得了哪些知识。

附加题:(30分)

1、探究方法题(8分)

李丽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直尺的上面,再取两段等长的蜡烛A和B一前一后竖放在直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用眼睛进行观察,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

(1)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物与像关系;

(2)两段等长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物与像关系;

(3)将光屏放到像的位置,光屏上有无像?为什么?

⑷怎样确定像的位置??

⑸在实验中发现,蜡烛的像有两个重叠,试解释产生“重影”现象的原因。

⑹从该实验中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问题解决(12分)

陈红同学为了研究串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在实验中当K闭合时,两个小灯泡都能发光,但L1¬比L2亮。

⑴如何研究串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⑵用什么仪器来测量电流?

⑶这些仪器应如何测量电流?

⑷在实验过程中,测得A、B、C各得的电流如下表:

A点的电流IA?B点的电流IB?C点的电流IC

0.24?0.24?0.24

通过上述表格中的电流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⑸通过陈红同学所做的实验的现象,你还想知道什么?

3、(10分)小笛同学在“凸透镜”成像的探究活动中,发现了以下现象:

把凸透镜靠近书本的文字时,发现书本上的文字被放大了,如果用这凸透镜看远处的物体时,发现了远处的物体是倒立,缩小的。

问题一:请你替小笛同学做做猜想,使凸透镜成不同性质的像的原因是什么?

问题二:就以上猜想,请你替小笛同学制定探究的方案。

①器材:

②实验步骤:

问题三:下列是小笛同学在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请你帮她排忧解难。

①在什么情况下光屏与像的位置重合?此时像距就等于光屏到透镜中心的距离。

②如果实验中发现找不到像的情况,原因主要有:。

问题四:在科学探究过程中,如果一个物理规律与若干个因素有关时,常保持其它因素不变(或固定),单独研究其中一个因素对物理规律的影响,这种方法称之为控制变量法。你认为本实验中有没有应用到控制变量法?如果有,保持那个因素不变,研究了成像规律与什么因素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