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巨星八卦
如果时间可以重来一次。
1969年,台湾徐汇高中那帮天天吃醋的男生,说什么也不会骗刘文正去参加台视举办的歌唱比赛。
那时的刘文正才17岁,已是一个乌发大眼的漂亮男孩。
他喜欢唱歌,尤其是猫王和披头士。
他在学校里组了个“正午合唱团”,隔三差五就满校园演出。
一般来说,长得帅的,唱得一般;歌声不一般的,长得比较一般。
但对刘文正,老天爷偏心得厉害。
01刘文正不仅长得帅,唱得好,家里还很有钱。
父亲当过飞行员,有自己的企业。
一个哥哥两个姐,全是人才。
身高一米八,穿什么衣服都顶好看,妥妥高富帅一枚。
学校里的女生迷他迷的不得了。
当时他是众多校草里,最嫩绿鲜美的那一颗。
每次表演,女生们都会山呼海啸。
自然而然,男生嫉妒他。
在他们眼里,刘文正太能装了,天天唱歌耍酷撩妹就了不起了?
不行,得整一整他。
这些人自作聪明地编了一个谎言,他们告诉刘文正,说他被台湾电视公司看上了,台视要捧他当明星,上电视。
当时的台湾还是华视、台视、中视三足鼎立。
一旦上了这“三台”,观众基本就知道你了。
刘文正一想,这多好的机会啊!
第二天就单枪匹马跑到台视去报名参赛。
那些恶作剧的学生们暗自窃喜,他们设想的画面,是这样的:
刘文正自以为是的上台,然后被台下的大腕评委们一通狠批,说你唱的啥也不是,跳得乱七八糟。
把他信心摧毁的同时,让他面子也丢光!
从此对歌唱失去信心,再也不敢开嗓。
简直很坏。
然而,事实却是这样的:
刘文正凭借《寻梦园》和《Place in The sun》勇夺第5名。
刘文正初试啼声,从此,开始走进观众的视野。
?
这下子,撩的可不止是一个学校,而是整个台湾。
那群骗他参赛的男生,多半已经哭晕在厕所。
然而,想要进入歌坛的刘文正,却遭到了父母的反对。
爸妈觉得,家里有这样的条件,做什么不好?
念书,毕业,出国留学......跑去唱什么歌?不行!
另一头,刘文正,不干!
自小被家人宠惯的他,转身就离开了家,准备一个人出去闯荡。
但出了家门才知道,挣钱哪那么容易?
更何况当时他还没什么名气。
已经和台视签约的他,只能偶尔翻唱几首英文歌。
简直狼狈到过不下去。
于是,他“灰溜溜”地回家了。
这一次,他选择听父母的话,踏上服兵役的路。
也正是在当兵的时候,他遇上了一位贵人——刘家昌。
刘文正和刘家昌是在艺工队认识的。
那一年,刘文正刚满20岁。
3年后(1975年),师父刘家昌给刘文正作了一首歌,名叫《诺言》。
我曾为他许下诺言
不知怎么能实现?
想起他小小的心灵
希望只有这么一点点
当刘文正极具辨识度的嗓音,鼻音明显的唱腔,清亮高亢的调调,出现在磁带里时。
一切开始起变化了。
台湾歌坛即将迎来一个符号式的人物。
专辑推出后,反响极其热烈,爆红的多米诺骨牌倒下第一块,接下去的事,已是自然而然。
歌林唱片趁热打铁,帮他推出《门里门外》专辑,趁着爆火的势头,大帅哥站稳脚跟。
歌坛“最亮新星”的称号,已然非他莫属。
同年,他还作为主持人,在台视录制了《锦绣年华》。
短短一年时间,3张专辑+一部电影+一档节目主持。
可想而知当年刘文正的势头有多猛,台视几乎把所有最好的资源都砸到了他身上。
当时的刘文正已经成了街头巷尾无人不晓的偶像。
021978年,他转投东尼。1979年一年,他就发了3张专辑。
第3张最牛,主打歌火遍大街小巷——《兰花草》。
这歌不是刘文正原唱的,它的原唱叫包美圣,大概很多人不知道。
因为当时台湾也好,东南亚也好,流入大陆的磁带也好。几乎都是刘文正的版本。
最终,《兰花草》获得香港电台龙虎榜冠军,专辑在新马创下有史以来最高销量。
刘文正的歌唱生涯,来到一个高峰。
?
高峰之后……是另一波高峰。
1980年,刘文正又发了3张专辑。
第1张叫《阿美!阿美!》,里头有一首《外婆的澎湖湾》和一首《乡间小路》。
就是“晚风轻拂澎湖湾,白浪逐沙滩”和“荷把锄头在肩上,牧童的歌声在荡漾”。
这两首歌什么知名度,已无需多言。
第2张叫《俏姑娘》,里头有一首《恰似你的温柔》。
刘文正的版本有别于蔡琴和邓丽君,有他自己的轻柔。
对了,这歌曲mv的女主,叫林青霞(mv是后来补录的,不在《飞鹰》之前)。
之后,刘文正拿下第15届台湾金钟奖最佳男歌星奖。
能跟他掰手腕的艺人,已经寥寥无几。
031981年,又是一个重要的年份。
到80年代,台湾“男唱刘文正,女唱邓丽君”已经蔚然成风。
刘文正在这一年也没闲着,还是干了很多大事儿。
他发了一张叫做《三月里的小雨》的专辑。它也是刘文正公开承认“最满意”的一张专辑。
专辑同名主题歌,相信没听过的人很少:
三月里的小雨淅沥沥沥沥沥
淅沥沥沥下个不停
山谷里的小溪哗啦啦啦啦啦
哗啦啦啦流不停
小雨陪伴我?小溪听我诉
可知我满怀的寂寞
很快这歌火了,刘文正正式踏入他职业生涯的巅峰。
同年7月,他又发了另一张专辑——《云且留住》。
这张专辑故事不少,它惹得罗大佑和刘文天之间出了嫌隙。
因为专辑里有一首歌——《童年》。没错,就是那首:
池塘边的榕树上
知了在声声叫着夏天
操场边的秋千上
只有蝴蝶停在上面?
这歌原本是罗大佑写给张艾嘉的,写了整整5年才完成。
一切都挺好。
但是在翻唱的沟通上出现了问题。
因为刘文正当时只知会了罗大佑合作的滚石唱片公司,却没有和罗大佑本人打招呼,这使得罗大佑怒不可遏。
因为罗大佑和滚石并没有签“卖身契”,滚石没有权力把他的歌曲随意给人。
这件事发生后,往昔的种种美好,蒙上了一层阴霾。
后来,罗大佑自己发了一张《闪亮的日子》专辑。
重新把当年写给刘文正的《闪亮的日子》《神话》《歌》《旅程》翻唱了一遍。
之后两人再没有合作过。一时间,关于二人不和的消息甚嚣尘上。
但是刘文正始终没有回应。
罗大佑为什么反应这么激烈呢?
按他自己的说法是对版权的维护,毕竟作品都是自己孩子。
但坊间却有一个更加传奇的版本,和那个女人有关——张艾嘉。
04话说当年,张艾嘉就读的国际圣心女中,就在刘文正的徐汇中学附近。
那时,徐汇的男生们经常跑到圣心女中撩妹。
刘文正带着乐队,更是常常到女中演出、开派对。
有一天,坐在公路局配送车上的刘正听到后排有个女子发出悦耳的笑声,一转身便看到张艾嘉。
刘文正形容,那是一种“令人不知所措的愉悦”。
后来张艾嘉邀请他参加园游会,他又回请张艾嘉,一来二去两人成了朋友。
从他在《怀念我那闪亮的日子》?中的这般记叙,可见第一次相约应该是张艾嘉主动。
然而两人后来为什么没有故事呢?
刘文正的解释是:“一来她(指张艾嘉)美得不予人安全感,再来艾嘉是"她"的同学,虽然孩子的感情是缺少责任和保障的游戏,但这一点义气,我非守不可。”?
根据这段话可以得出两个结论。
第一个,证实了张艾嘉年轻时确实是个典型的“玩咖”;
第二个是,那会儿刘文正是有女友的,而且正是张艾嘉的同学。
总而言之,刘文正直接或间接地拒绝了张艾嘉,但两人始终是挚交好友。
而且,很多人所不知的是,台湾第一场大型演唱会就是刘文正和张艾嘉合办的。
能容纳5000人的体育馆,售价近千元的票,全场座无虚席。
多年后张艾嘉提及这件事仍旧觉得“很骄傲”。
这些事情,相信罗大佑不会全然不知。
自己的女神,竟和刘文正有如此之多的故事?
他的情绪,似乎可以理解了。
或许正是这层因缘+版权问题的***同作用下。
1981年成了刘文正和罗大佑“分道扬镳”的一年。
1983这一年,刘文正推出了《太阳一样》专辑,同名主打歌《太阳一样》,也是刘文正极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他花哨十足的服饰,肆意摇摆的大动作舞姿,搭配上节奏感十足的旋律,称作一代“唱跳鼻祖”一点问题都没有。
然而,这个时期,他的作品过于前卫花哨的表演风格,也使得一批观众一时难以接受。
同年推出的《都市冒险家》和《爱之旅》两张专辑,都没有之前的影响力。
即使如此,他依旧拿下了第18届台湾金钟奖最佳男歌星奖。
算上15、17、18,他已经连续三年将台湾金钟奖最佳男歌星奖收入囊中。(第16届最佳男歌手从缺)
05时间来到1984年,这一年,和宝丽金唱片的合约到期后,刘文正结束了唱片歌手生涯,逐渐地淡出了娱乐圈。
之后,他开始满世界地旅游,北欧、东欧、西欧、美国、澳洲、新加坡。
当时很多人对他的离开议论纷纷。
有人甚至传言他的嗓子坏了,不能唱了,当时在新加坡的刘文正知道后坦然一笑:
“我再回来唱了,他们就会发现我还是唱得那么好。”
就在外界的议论尚未止息之际,刘文正回来了!
1986年,他成立了飞鹰唱片公司。
之后,“歌手”刘文正退居幕后,成为了“老板”刘文正。
公司开业后,刘文正证明了自己不仅有过人的颜值和不错的唱功,在选人和看人这方面,也是一流。
他一手发掘了铁肺唱将巫启贤。
之后,更是一手带出了“飞鹰三姝”。
即裘海正、方文琳和伊能静。
80年代,刘文正唱秀场已经挣得钵满盆满。
当时他听从家人的建议,在美国投资了大量的房产。
后来,又在东南亚、新加坡等地购置产业。
这些资产的翻倍增值,使得刘文正身家过亿。
或许正是因为如此,他才有底气在1991年8月份,转身离去,彻底地退出娱乐圈。
06刘文正彻底离开的那一年,39岁。
之后,江湖上就只剩下他的传说了。
20年来,人们不停地寻找他,探访他,捕捉属于他的蛛丝马迹。
曾经,二岸三地开出26亿台币的演出费,他也坚持不复出。
有人说他老了,胖了,秃顶了。
但一切都只是流言,从来没有过实实在在的影像资料,让人们得以窥视他的近况。(网络上流传的照片大多数为假)
张艾嘉跑到纽约想见他,他说:“不必了。”
罗大佑在电视上说:“假如有朋友碰到他,就请告诉他,罗大佑想他,请他回个电话。”
依旧杳无回音。
刘文正和张艾嘉
只有曾经接受他的帮助,后来同样急流勇退的费翔透露了一点消息:“他的身材还是保持很好,头上戴顶帽子,穿得休闲,举手投足巨星丰采依旧。”
令人在失望之余,又有了无数的遐想。
刘文正消失了么?
当然没有,他肯定正身处地球上的某个角落,过着属于他自己的生活。
至于他为什么不让人找到他,自有他自己的原因。
如果从没有达到过他曾经达到的高度,那么无论怎么解释,都更像是一种误读。
既然不知他的近况,也说不清他离去的原因,我们唯一能做得,或许只有感慨吧。
有时候,我在想,我们怀念刘文正,真的仅仅只是怀念刘文正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