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扭秧歌的现状是怎样的?
据现有资料证明,秧歌可以追溯至明代初期。据古代家藏族谱《赵氏谱书》中记载:
二世祖赵世袭指挥镇,舞诰封武略将军。明洪熙一年,欣逢五世同堂,上赐“七叶行祥”金额,悬匾谷旦,诸位指挥偕缙绅光临赐贺,乐舞生闻韶率其创练之秧歌,舞唱于庭,其乐融融。
1770年,清代文学家陈英弼编写了一个秧歌剧,名字叫做《陈老喜劝子跑四川》,在剧里面序中所述:
余随胡公廷章供职邛州,甚爱蜀歌之美,仿做'跑四川'。教秧歌班演唱。
由此可见,早在200多年前的清代,秧歌的音乐唱腔就已经在借鉴蜀歌了。另外,秧歌中的“乐大夫”还有“螳螂门”和“八卦门”之分,也就是说秧歌的舞蹈基本动作还吸取了古代武术中的各种拳术套路,秧歌融汇了蜀歌,还借鉴了武术套数,最终形成了各自的风格。
清代秧歌表演内容由三部分组成。出行时排在最前列的是执事部分,其次是乐队,随后是舞队。
舞队有各类角色几十人,秧歌队常用阵式有“二龙吐须”、“八卦斗”、“龙摆尾”、“龙盘尾”、“二龙绞柱”、“三鱼争头”和“众星捧月”等。
它的动作最突出的特点是需要跑扭结合,人们在舞秧歌时,需要在奔跑中扭动,女性扭腰挽扇、上步抖肩,而男性需要颤步晃头、挥臂换肩。
此外,清代秧歌还有六大特点。一是舞队庞大,歌舞单逗;二是结构严谨,礼仪深重;三是舞则纯舞,唱则逗情;四是即兴扭舞,多样统一;五是走阵多变,阵法巧妙;六是鼓乐清纯,快慢适度。
详细来说,秧歌的队伍主要由执事、乐队、舞队三部分组成。秧歌队出行时排在最前列的是执事部分,由三眼铳、彩旗、香盘和大锣等组成。
“乐大夫”是舞队的指挥,这个人一手抱伞。关于他的身份,民间传说不一,有说他手抱雨伞有祈求风调雨顺之意;也有说他是一个过路的士大夫,手执雨伞是为了祛病辟邪。
秧歌中的花鼓一般由16至24个男青年组成,全部都是戏曲中的武生扮相,他们排在队伍前列,为秧歌队开路和打场。他们单手击鼓,左手虽持鼓槌但不击鼓,只是随着节奏相应地做出动作。
秧歌的音乐由锣鼓和歌曲两部分组成,通常以锣鼓伴奏为主。打击乐由大鼓、大锣、大钹、小钹和堂锣等组成。两种主要的锣鼓曲谱慢走阵与快走阵,只是速度不同,而节奏型基本相同,都是三鼓一锣。
歌曲多为民间小调,演唱时,中间有打击乐插入,其代表曲目为《大夫调》和《跑四川》等,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用笛子、笙和二胡等古典乐器伴奏。
秧歌在长期的发展中,逐步形成了两种不同的流派风格。也就是“大架子秧歌”与“小架子秧歌”。大架子秧歌代表了秧歌的基本风格特点。小架子秧歌除了打击乐伴奏外,还配有唢呐、笙、笛等乐器伴奏。
它的舞蹈动作不多,多以跑阵式为主,俗有“跑秧歌”之说。舞蹈步法主要是“三步一隔”,也就是走三步,再踏一步。当秧歌队串街走阵时,主要是以两竖排队相互交叉走“三步一隔”贯串始终的。
秧歌在表演形式上,分大场子和小场子两种,大场子是群舞,锣鼓铿锵、万马奔腾,宛若大河滔滔。小场子多是双人舞和多人舞,人数不会太多的。
在清代,秧歌几乎遍及我国大江南北,在全国不同地方,秧歌的名称各异,表现方式也多种多样。最具特点的是,秧歌受到普通民众的热情欢迎,积极参与。
在很多地方,秧歌早已经成为了传统节日里必不可少的自发表演项目,按照理论家的说法,秧歌还被视为百戏之源。
清朝时期,闯关东的人们又将水稻带入东北。随着这一现象,秧歌的名称正式形成。大约在清朝中期,“秧歌”这一名称得到固定。但是,名称的形成,并不代表秧歌这种娱乐方式的形成。
在清代,我国很多地方,“秧歌”曾经被称为“鸯哥”、“央哥”、“姎哥”、“莺歌”和“阳歌”等很多称呼。这些称呼要比“秧歌”早得多。
因此,“秧歌”名称的获得,与水稻向北方传播有关。某种程度上也许可以说,水稻在北方的传播,统一了原先各自不同的名称,但是“秧歌”舞蹈形式的产生或起源,与水稻的关系并不大。
后来的晚晴时期著名国学大师王国维说过:
我国戏剧,汉魏以来,与百戏合,至唐而分为歌舞戏及滑稽戏二种。宋时滑稽戏尤盛,又渐籍歌舞以缘饰故事。
于是向之歌舞戏,不以歌舞为主,而以故事为主,至元杂剧出而体遂定,南戏出而变化更多,于是我国始有纯粹之戏曲。
清代文献中有很多关于秧歌的文字记载,清代文学家黄濬在他所著的《红山碎叶》中记载:红山灯市有秧歌,秧歌之‘秧’或称‘姎’,谓女子之歌。按古书姎字乃渠帅之称,似有未协。
这段文献的意思是说秧歌是“女子之歌”,这个观点非常值得注意。还有古代书籍中也有写到了秧歌,原文是这样记载的:
新疆缠民妇女,确实娇艳妩媚,遇者魂销。……有某好事者,曾作央哥词。央哥,即缠民妇女之谓。
清代文学家祁韵士所著的《西陲要略》中记载:“新疆呼妇人为鸯哥。”据此,可以肯定地说,姎哥、央哥、羊高、鸯哥都是一个意思,其实就是维吾尔语对女性的一种称谓,而且这女性,主要当指少女,至少是少妇。
其实,新疆的“姎哥偎郎”,既有少男少女以歌舞调情的气氛,又有简单情节的戏剧表演,与汉族的秧歌极为相似。其主要“角色”,均由姎哥,也就是维吾尔族少女扮演的。汉族的“秧歌”之名,也是由此而起的。
“姎哥”也曾经是一种角色名,东北地区有“秧歌角色”的说法。秧歌中化装舞队有“高跷姐”、“拉花姐儿”、“花梆子”、“老杨高”、“伪火神”、“报子”、“花鼓子”、“拉药姐儿”、“花和尚”、“哑巴”和“膀姑”等各种角色。
这与一般的秧歌表演基本相同,而领队的“扬高”,其实就是维吾尔族所讲的“姎哥”,也就是汉族的“秧歌脚”或“秧歌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