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电影《至爱》的影评,急用,谢谢!
对于艺术,我是个门外汉。没有多少艺术修养,也不了解这方面的理论知识。要说我所具有的,跟艺术沾边的,无外乎是凑凑字数,将就将就弄几首不成格律的古体诗。说起来,也应该算个半拉子诗人。诗人总跟诗意分不开,诗意是一个诗人修养的体现。但有诗意的并不一定是诗人。人若有情,即便不写诗,也是具有无尽的诗意的。看了音乐舞台剧《至爱》,剧中的那个诗人,非但没能让我生起同志之感来,反而使我担忧起来了。暂且不说他,先把至爱的内涵理一理。“至”字,属象形,古字作“鸟首向下”,从一。从古字字形上看,是一只鸟从高空飞向地上。根据八卦图我们知道,“一”字是做“地”解的。所谓地,是从混沌中产生的浊物而成的,具有“至静”的特征。所以我以为,“至”字带有“绝对的”的含义。现代汉语词典中对“至”的解释是“极,最”,但这种解释却并不能将“至”的内涵或者说意蕴表现出来。从普遍用法上来看,最和极都具有“相对的”的含义,比如数学中所使用的“极值”“最值”的概念。这种相对的色彩意味着其所修饰的物要随着变量数目和影响客观感受主体所处情景的变化而变化的。而“至”的绝对性,使得其所修饰之物具有无可替代性,不会随着任何变化而变化的。“爱”字从其古字的结构上看,是与主体的心理有关的,具有很强的灵性。“至”和“爱”的结合,从结构上讲,是以主体的灵性感应为载体的。“至爱”不能简单的说成是最爱,比较准确的解释应该是建立在主体的根本行动原则上,也就是说,主体以何为“本”,在此基础上,这种灵性感应所指之物便是主体至爱之物。因此,作名词解释的“至爱”,所内涵的应该是做作动词解释的“至爱”所指之物。而不是最爱之物。
对“至爱”的这一番解释可能有点偏离了本文的主题,但我以为,如果不对“至爱”做出合理的解释,恐怕一切的感受都将无从谈起了。就算是谈,那也有点不知其宗的随意发表“意见”了。
音乐舞台剧《至爱》反映了80后的生存状况,特别是感情生活的矛盾。交织着展现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爱情与婚姻的矛盾,生活与工作的矛盾,家庭与爱的矛盾。根本的讲,也无外乎是起点与终点的矛盾。这个矛盾是每个时代一切人所都必须面对的,具有普遍性。但就不同的时代,其表现形式却各有特色,具有很强的时代特色,或者说具有特殊性。《至爱》所展现的是这个时代在这个矛盾上所体现的时代特色。
虽说青年人是社会的中流砥柱,是社会的未来,或者美其名曰“正在冉起的太阳”,可社会最漠视的却是青年人。未来是我们的,但当下属于“你们”。唤起我们理想和信念的是“你们”,无情摧残它的也是“你们”。在这个无情的社会中,成功的你们无情的剥削一无所有的我们,为了各种私欲,将我们直逼生存线以下。房价随着改革的趋势直线飙升,当我们因买不起房而嚷嚷着要改革的时候,便不知不觉的发现我们没了买房的资格。呼唤改革的声音是慢慢的消失了,但生存状况一点也没有改变,甚至更加恶劣了。接着菜价又涨了,吃饭都成了难事。国家一天比一天富有,我们却一日比不起一日,我们成了名副其实的改革牺牲品。我们的理想越来越被现实所摧毁,爱情越来越成了奢侈品,玩的起的都是勇士!